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 作业 第一章 章末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 作业 第一章 章末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30 19:3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1~5题为单项选择题,6~8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B.伽利略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C.牛顿管实验说明没有空气阻力时,铁块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
D.石头下落比树叶快,是因为树叶受到空气阻力,而石头没有受到空气阻力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而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物重无关,通过牛顿管实验证明,无空气阻力时,铁块与羽毛下落快慢相同,在实际中虽然石头下落比树叶下落快,但石头仍受阻力,只不过其阻力相对其重力较小,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B.凡是小的物体,皆可以看作质点
C.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中的“花”是参考系
D.地面上的人看水平飞行的飞机投弹,弹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解析:质点是实际物体的一种高度抽象,实际中并不存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故A正确;并不是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作质点,也不是很大的物体就一定不能被看作质点,关键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是否为次要因素,故B错误;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中是以船为参考系,故C错误;匀速飞行的飞机上落下一物体,物体若只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物体的运动是直线,但物体在水平方向有速度,故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炸弹的运动情况是曲线运动,故D错误.
答案:A
3.对做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
解析:匀减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因为物体一直向前运动,所以位移随时间一直增大,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4.奥迪车有多种车型,如30TFSI、35TFSI、50TFSI(每个车型字母前的数字称为G值),G值用来表现车型的整体加速度感,数字越大,加速越快.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的平均加速度数值(其单位为国际基本单位)再乘以10.如图为某一型号的奥迪尾标,其值为50TFSI,则该型号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的时间约为(  )
A.5.6 s        B.6.2 s
C.8.7 s D.9.5 s
解析:由题意知,该车的加速度为a= m/s2=5 m/s2,v=100 km/h≈27.8 m/s,故加速时间t== s≈5.6 s.
答案:A
5.如图所示,将弹性小球以10 m/s的速度从距地面2 m处的A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反弹经过距地面1.5 m高的B点时,向上的速度为7 m/s,从A到B,小球共用时0.3 s,则此过程中(  )
A.小球发生的位移的大小为0.5 m,方向竖直向上
B.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 m/s,方向竖直向下
C.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为8.5 m/s,方向竖直向下
D.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约为56.7 m/s2,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从题中可以看出,小球的位移大小为0.5 m,方向由A点指向B点,即竖直向下,故A错误;速度的变化量等于末速度减初速度,规定向下为正方向,则Δv=-7 m/s-10 m/s=-17 m/s,负号表示与规定方向相反,即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向上,故B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小球的位移为x=0.5 m,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小球的平均速度== m/s= m/s,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规定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加速度公式a=知a== m/s2≈-56.7 m/s2,负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上,故D正确.
答案:D
6.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是v和7v,经过AB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4v
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
C.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1.5vt
D.前位移所需时间是后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
解析:平均速度===4v,即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B对;中点处的速度===5v,A错;由Δx=a()2和7v=v+at,可以判断C对;由vt=v0+at得5v=v+at1和7v=5v+at2得t1=2t2,D对.
答案:BCD
7.物体甲的x -t图像和物体乙的v -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解析:根据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可知,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一直沿正向运动,位移大小为Δx=2 m-(-2 m)=4 m,故A错误,B正确.速度时间图像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即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先负后正,说明物体乙先沿负向运动,后沿正向运动,即有来回运动,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线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值,下方位移为负值,可知总位移为0,故C正确,D错误.
答案:BC
8.如图所示,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有3 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v -t图像可能是(  )
解析:v -t图线与时间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A、D选项中v -t图像的“面积”不等于20 m,A、D错误;B中v -t图像的“面积”可能等于20 m,B正确;C中v -t图像的“面积”正好等于20 m,C正确.
答案:B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9.(10分)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乙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1)由图乙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乙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乙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小车运动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速度逐渐减小,滴水计时器滴下水滴的间距逐渐变小,因此小车从右向左运动.
(2)滴水的时间间隔T= s≈0.67 s,小车运动到A点位置时的瞬时速度vA== m/s≈0.19 m/s.根据逐差法,共有5组数据,舍去中间的一组数据,则加速度a== m/s2≈-0.037 m/s2,因此加速度的大小为0.037 m/s2.
答案:(1)从右向左 (2)0.19 0.037
10.(12分)汽车的加速、减速性能是衡量汽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辆汽车以5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
(1)若汽车以1.5 m/s2的加速度加速,求8 s后汽车的速度大小.
(2)若汽车以1.5 m/s2的加速度刹车,分别求刹车8 s时和12 s时的速度大小.
解析:初速度v0=54 km/h=15 m/s.
(1)由v=v0+at,得v=(15+1.5×8) m/s=27 m/s.
(2)刹车过程中汽车做匀减速运动,a′=-1.5 m/s2.
减速到停止所用时间t′== s=10 s.
所以刹车8 s时的速度
v′=v0+a′t=(15-1.5×8)m/s=3 m/s.
刹车12 s时的速度为零.
答案:(1)27 m/s (2)3 m/s 0
11.(14分)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匀加速上升2 s,速度达到3 m/s,接着匀速上升10 s,最后再以加速度a2匀减速上升3 s才停下来.求:
(1)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大小a1和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大小a2;
(2)上升的总高度H.
解析:根据题意,升降机运动由3个阶段组成:以a1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t1=2 s;以v=3 m/s的速度匀速上升t2=10 s;以a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t3=3 s,最后停止.
(1)由加速度公式a=
得a1==1.5 m/s2,
a2==-1 m/s2.
(2)匀加速上升的位移
h1=vt1=×3×2 m=3 m,
匀速上升的位移h2=vt2=3×10 m=30 m,
匀减速上升的位移h3=vt3=×3×3 m=4.5 m,
上升的总高度为
H=h1+h2+h3=(3+30+4.5) m=37.5 m.
答案:(1)1.5 m/s2 1 m/s2 (2)37.5 m
12.(16分)哈佳高铁预计十月份开通,在一次试运行中,列车以216 km/h的速度行驶,在某小站进行检测需要临时停车,因此以大小为0.6 m/s2的加速度减速进站,停车检测5 min,然后以0.8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出站,最后恢复原运行速度.求:
(1)列车减速进站与加速驶出过程中位移各是多少?
(2)列车此次因临时停车共耽误多长时间?
解析:(1)根据题意,列车匀减速运动阶段,v01=60 m/s,a1=-0.6 m/s2,vt1=0,
由vt1=v01+a1t1解得列车匀减速运动时间t1=100 s.
运动路程:x1=v01t1+a1t=3 000 m.
匀加速运动阶段,v02=0,a2=0.8 m/s2,vt2=60 m/s.
由vt2=v02+a2t2解得列车匀加速运动时间t2=75 s.
匀加速运动路程:x2=a2t=2 250 m.
(2)停车时间t3=5 min=300 s.
因停车三个阶段的总时间为:t=t1+t2+t3=475 s,
临时停车时行驶的位移:x=x1+x2=5 250 m.
若不停车,列车匀速运动需要时间t′==87.5 s.
此次因临时停车共耽误时间:Δt=t-t′=475 s-87.5 s=387.5 s.
答案:(1)3 000 m 2 250 m (2)387.5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