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时候,正确的是( )
A.一个分力变大,另一个分力一定变小
B.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变大
C.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
D.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大于这个力的2倍
解析:若两分力F1,F2反向,一个分力变大则另一个分力也变大,且有可能同时大于2F合,故A、B、D错;因F合≤F1+F2,故C对.
答案:C
2.将一个竖直向下的8 N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方向水平,大小为6 N,那么另一个分力大小为( )
A.10 N B.8 N
C.6 N D.2 N
解析: 以F=8 N为对角线,以F1=6 N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勾股定理知F2=10 N.故只有A正确.
答案:A
3. 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如图,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
C.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
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
解析: 如图所示,重力G产生的效果是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2,则F1=Gsin θ,F2=Gcos θ.倾角θ减小,F1减小,F2增大,高大的桥造很长的引桥主要目的是减小桥面的坡度,即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可使行车安全,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4.在已知的一个力的分解中,下列情况具有唯一解的是( )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并且不在同一直线上
B.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D.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解析:已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结合选项中的条件,看能否作出一个唯一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如果能,则解唯一,反之,则解不唯一.
答案:AB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以一定初速度v沿粗糙斜面上滑,物体A在上滑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
A.向上的冲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对斜面的正压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D.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解析:冲力没有施力物体是不存在的;“下滑力”是一种错误说法,上滑过程中A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三个力作用,故D正确.
答案:D
6.如图所示,在用轻杆制作的三角形支架的B点悬挂一个重为150 N的重物G.已知:AB∶BC∶AC=5∶4∶3,则横梁BC和斜梁AB所受的力的大小分别为( )
A.200 N 250 N B.150 N 250 N
C.250 N 200 N D.200 N 300 N
解析: 重力产生效果分解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知α=37°,则横梁BC所受力的大小F1==150× N=200 N,斜梁AB所受的力的大小F2== N=250 N,故A正确.
答案:A
7. 如图所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运动员的质量为60 kg,运动员双臂所能承受的拉力不能超过540 N.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53°,则此时行囊的质量不能超过(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10 m/s2,sin 53°=0.8,cos 53°=0.6)( )
A.60 kg B.50 kg
C.40 kg D.30 kg
解析: 运动员和行囊的重力可分解为沿手臂的分力F和沿身体的分力N,如图所示,F=(m1+m2)gcos 53°,其中m1=60 kg,F=540 N,解得m2=30 kg,故D正确.
答案:D
8. 如图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壁AC和木板BC之间,不计摩擦.设球对墙壁的压力大小为F1,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F2,现将木板BC缓慢转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 )
A.F1、F2都减小
B.F1增加、F2减小
C.F1减小、F2增加
D.F1、F2都增大
解析:解法一 球重力可分解为与接触面垂直的两个分力如图,由图甲可得F1=Gcot α,F2=G/sin α,故木板BC转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α增大,F1、F2均减小,A正确.
解法二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作力的平行四边形OF1GF2如图乙所示,当板转动后再以重力为对角线作平行四边形OF1′GF2′,由图示可知F1、F2减小,A正确.
答案:A
9.(选做题)一个已知力F=20 N,把F分解为F1和F2两个分力,已知分力F1与F夹角为30°,则F2的大小不可能是( )
A.小于10 N B.等于10 N
C.大于20 N D.等于20 N
解析: 如图所示,作出力F=20 N的示意图和分力F1的方向,从F的末端作OA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即为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F2min.由几何关系可得F2min=Fsin 30°=10 N,故F2≥10 N,B、C、D可能、A不可能.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0.如图所示,汽车对剪式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4 N,当千斤顶的两臂间夹角为120°时,求两臂受到的压力为多大?
解析:汽车对千斤顶竖直向下的压力产生的效果是:对千斤顶的两臂产生压力,即两个分力沿着两臂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又因表示F1、F2的邻边夹角为120°,所以对角线将菱形分为两个正三角形,故F1=F2=F=1.0×104 N.
答案:1×104 N
11.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100 N的小球被夹在竖直的墙壁和A点之间,已知球心O与A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且θ=37°,所有接触点和面均不计摩擦.试求小球对墙面的压力F1和对A点压力F2的大小. (sin 37°=0.6,cos 37°=0.8,tan 37°=0.75)
解析:如图所示,将重力按其作用效果分解为F1′和F2′
小球对墙面的压力
F1=F1′=mgtan 37°=75 N
小球对A点的压力F2=F2′==125 N
答案:75 N 125 N
12.(选做题)用两根轻绳将一重20 N的鸟笼连接悬挂,两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求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是多少?(要求:画出受力分析图及运算图)
解析:如图,对重力进行正交分解:
T1=Gsin 30°=10 N
T2=Gcos 30°=10 N=17.3 N
答案:10 N 17.3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