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D.托里拆利
解析:由物理学史知道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选项C正确.
答案:C
2.下列运动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是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A正确;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B、C、D错误.
答案:A
3.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使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 )
A.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
D.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
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可知,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说明如果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只要没有加速或减速的原因,这个速度将保持不变.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力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即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4.下列关于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
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果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就运动,没有力作用时它就静止,A对.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他认为水平面上的物体若不受摩擦力,物体会保持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D对.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C错.
答案: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理想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总结出来的,A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理想情况,实际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错误;任何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C、D错误.
答案:A
6.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位同学看见某人在推原来静止的小车,但没有推动.于是他说,这是因为惯性太大的缘故
B.一个物体原来以10 m/s的速度运动,后来变为30 m/s,则其惯性变大了
C.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所以将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其惯性为原来的
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惯性不变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小车未动,除与小车的质量有关之外,还与小车的受力有关,故A错;物体质量不随物体受力、运动状态及所处位置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和所处位置均无关,故B、C错,D正确.
答案:D
7.我国公安部规定各种小型车辆的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防止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带来的危害( )
A.倒车 B.紧急刹车
C.突然启动 D.车速太慢
解析: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下半身的速度随着汽车座椅速度的减小而减小,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其惯性仍以原速度向前运动,乘客向前方倾倒,故乘客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防止因惯性对人体带来的危害,B正确.
答案:B
8. 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上面成水平,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曲线
D.抛物线
解析:由于各面均光滑,故M在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作用下,由静止沿斜面下滑,而m因不受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故其运动为竖直向下的直线运动.
答案:B
9.(选做题) 如图所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有关的实验程序如下:
(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请按程序先后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方框内数字表示上述的号码)
A.→→→
B.→→→
C.→→→
D.→→→
解析:由题目叙述可知(2)为实验事实,再进行忽略摩擦的推论,即(3);然后是使斜面倾角依次减小的推论即(1)和(4),正确选项为C.这种以可靠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重要方法.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0.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原因是什么?
答案:火车和车厢内的人,原来都具有水平方向上的恒定速度,他们(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所受合外力均为零.人竖直向上跳起后,人和火车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都没有发生变化,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水平方向上的人和火车都保持原来的恒定速度.
11.如图所示(俯视图),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光滑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由A向B运动.则由此可判断列车的运动情况是什么?
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向前匀速运动.小球的运动以车为参考系,小球按题中图示轨迹运动.由于小球匀速运动,判断车的运动时以小球为参考系,由图可知,列车相对小球向南运动,同时车厢对小球沿车运动的反方向运动,故知车做减速运动.
答案: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12.(选做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闭的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子怎样运动?
解析:首先确定本题应该用惯性知识来分析,但此题涉及的不仅仅是气泡,应该还有水,由于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而水的质量远大于气泡质量,因此水的惯性远大于气泡的惯性,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水保持向前运动的趋势远大于气泡向前运动的趋势,当水相对于瓶子向前运动时,水将挤压气泡,使气泡相对于瓶子向后运动.
答案:向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