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2019-11-30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日军重兵占据一.七七事变沟桥事变不久,日军调集大量军队,入侵中国。7月底,北 平、天津相继失陷。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国共两党坚决抵抗日军侵略,两党再度携手,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战。勿忘国耻,缅怀先烈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二.第二次国共合作材料研读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的政策。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试分析上述材料的意义表明了___________,
加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战立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
国共合作宣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1937年7月17日 蒋介石发表讲话知识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七七事变的爆发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西北工农红军八路军总 指 挥:朱 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南方八 省红军 游击队新四军军 长 :叶 挺副军长 :项 英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想一想局部抗战全面抗战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所进行的抗战,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 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三.淞沪会战伤亡
4万人一寸山河一寸血70余万兵力30余万兵力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坚持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一个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宝山保卫战四行仓库战斗一寸山河一寸血,万里长城永不倒!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尤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材料研读读上述材料,用史实说明中国军民是如何抗战的。这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影响: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中国军民殊死抵抗,誓死捍卫国土,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止日本步伐,日本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四.血浸南京城1.时间: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2.手段:3.结果:刺杀、活埋、砍杀、焚烧、杀人比赛等屠杀中国人30万人以上侵华日军屠杀中国人后的狰狞面目日军砍杀中国人日军杀害中国人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总重量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则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辛德·贝格在江南水泥厂
难民区举着丹麦的国旗南京有温暖
明妮·魏特琳
保护了1万多难民免遭屠戮的美国人——不能忘记的国际友人 约翰·拉贝,德国商人。1908年,受西门子中国公司之聘,开始在中国经商。
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开始袭击南京时,他在南京的住所南京市广州路小粉桥1号,作为南京安全区收容难民的25个国际安全区之一,保护了600多位难民。
作为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的拉贝和其他国际友人一同,在其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安全区内,拯救了超过25万中国人的生命。日军老兵曾用刺刀杀死了中国战俘
为了赎罪他在卢沟桥下跪认错2010年,本多立太郎因病去世,享年96岁。他临终前留下遗嘱:我死后,请将我的骨灰撒在中国最繁华的路口,任人践踏,以弥补我前半生在那片土地所犯下的过错。面对某些受到日本教科书蒙蔽的普通日本人,你有什么想对他(或者她)说的呢?不妨拿起笔写一写。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大家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习近平北平失陷(1937.7.29天津失陷(1937.7.30)上海八一三事变(1937.8.13)国民党迁都重庆
(1938年夏)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由此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南京大屠杀牢记历史,肩负责任,开创未来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