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电子控制技术 第一节 电子元器件(27张PPT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版电子控制技术 第一节 电子元器件(27张PPT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9-11-30 20:14:18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电子元器件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1)常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的外形特征、电路符号与标称值
(2)常见二极管及电路符号、特征,正负电极的判断
(3)常用的三极管及电路符号,三极管的三个极、电流放大作用及三个工作区
b
b
b
加试
1.导电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电阻器在电路中起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作用。
2.电阻器分为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电位器)、特殊电阻器(热敏、光敏、湿敏)三类。
3.将电阻值、误差、功耗等参数直接印在电阻体上,这就是直标法:用不同颜色的色环在电阻器表面标出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这就是色标法。
4.电容器简称电容,在电路中起隔直流、通交流;充放电作用。常用于耦合电路、振荡电路等电路中。
5.电容器分为普通电容器(如:纸介电容、陶瓷电容)、可变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如:铝电解电容器、钽电解电容器)。
6.电容器的标称方法有直标法、三位数码法、文字符号法等。电容器的额定直流工作电压是指电容器在电路中能够长期可靠地工作而不被击穿的直流电压(又称耐压)。如果电容器是用在交流电路中,应注意所加交流电压的最大值(峰值)不能超过额定直流工作电压。
7.电感器通常称为电感线圈或线圈。电感器像电容器一样也是储能元件,电感器把电能转换成磁场能并储存在磁场中。
8.半导体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二极管由一个半导体PN结、两个电极引线和管壳组成。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9.二极管分为普通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和稳压管。使用二极管时一定不能超过二极管的额定参数(电流、电压、温度等)。
10.半导体三极管又称晶体三极管,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的核心器件之一。三极管最主要的作用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按材料的不同可以把三极管分为硅管和锗管。按P区和N区排列顺序的不同可以把三极管分为NPN型和PNP型。
11.三极管由两个极靠近的PN结和三个电极构成。两个PN结称为集电结和发射结,共用的一个电极为三极管的基极(b),其他两个电极为集电极(c)和发射极(e)。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截止、放大、饱和。
一、常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的外形特征、电路符号与标称值(b)
电阻的分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特殊电阻
类型
定值电阻
可变电阻
特殊电阻
实物外形
符号
说明
阻值不变
阻值可变,一般作为电路的调节部分
常作为电路的输入部分
  电阻的标称:直标法、色标法
1.直标法:将电阻值、误差、功耗等参数直接印在电阻体上。
2.色标法:用不同的色彩表示不同的数值或功能。
颜色





绿







有效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幂指数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2
10-1
精度(%)
±1
±2
±0.5
±0.2
±0.1
+50
-20
±20
±10
±5
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用电容量表示,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用字母F表示,又规定了几种更小的单位,如微法(μF)、皮法(pF)。1 F=1000000 μF,1 μF=1000000 pF。
电容的分类
类型
固定电容器
可变电容器
无极性电容器
有极性电容器
可调电容器
微调电容器
实物图
符号图
电解电容器极性判断方法: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电容量的表示方法
1.直标法:大多数电容的电容量都直接标在电容器的表面上,例如“220 pF 600 V”,表示电容量是220 pF,最大工作电压是600 V。常用的圆片瓷介电容器体积比较小,一般只标出电容量。如0.047、0.01、3 300、22等,在数字后面不标出单位。通常规定,当数值是几十、几百、几千时,单位均为pF,如3 300即3 300 pF,22即22 pF;当数值小于1(即零点几)时,单位即为μF。
2.数码法:在小型瓷介电容器上用三位数表示电容量,前两位表示电容量的有效数字,最后一位表示有效数字后面加多少个零,单位是pF。例如102表示电容量为1000 pF。
电感器的类型
类型
外形特征
电路符号
空心线圈
磁芯线圈
可调磁芯线圈
变压器
【典例1】 小明同学根据电子控制课上所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个门铃控制电路,该电路中,以下元器件未用到的是(  )
解析 A为固定电阻、B为蜂鸣器、C为电解电容器、D是电感线圈,该门铃控制电路中没有用到电感线圈。故选D。
答案 D
【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是某电动玩具的电路图,电路图中R1应选用的类型是(  )
解析 R1是光敏电阻。故选B。
答案 B
【变式训练2】 如图所示是用三极管控制发光二极管的电路,根据V1基极的输入情况控制V2发光或不发光。电路图中电容C应选用的类型是(  )
解析 C为有极性电容器又称为电解电容器。故选D。
答案 D
【变式训练3】 下列关于电子元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热敏电阻可分为PTC和NTC
B.有一色环电阻,色环颜色为棕、黑、红、金,该电阻的阻值大约是1 kΩ
C.常用的圆片瓷介电容器外观标记着331,表示该电容器容量为331 pF
D.电感的品质因数Q用来描述电感的性能,其值越大,性能越好
解析 热敏电阻分为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A正确、B正确。C中电容器标记的“331”,表示电容量为33×10=330 pF,所以C错误。电感的Q值越大,性能越好。故选C。
答案 C
二、常见二极管及电路符号、特征,正负电极的判断(b)
 常见二极管及电路符号
种类
普通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
光敏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
实物图
符号图
接法
正接/反接
正接
反接
反接
 二极管的特征、正负极的判断
1.普通二极管有色环的一端为负极。硅管的正向导通压降为0.7 V左右,锗管的正向导通压降为0.3 V左右。
2.发光二极管长脚为正,短脚为负;大片为正,小片为负。发光二极管导通电压一般在1.6 V以上,为了保护发光二极管,一般要串联一电阻进行分压、限流。
3.光敏二极管工作时需要加反偏电压,可以充当光敏传感器。
【典例2】 以下关于二极管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二极管管壳上有色环的一端是负极
B.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是一样的
C.发光二极管管壳内金属片大的一端为正极
D.发光二极管在电路中一般要串联一个限流电阻
解析 发光二极管管壳内金属片大的一端为负极。故选C。
答案 C
【变式训练4】 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宾馆房间插卡用电、取卡延时断电的电路。将房卡插入图中虚线框所示的V2、V3之间时,V3接收不到来自V2光线,阻值较大,V6、V7导通,继电器吸合,可向房间内用电器供电;取出房卡,V3阻值变小,V6截止,延时后继电器断开,用电器自动断电。
电路图中二极管连接错误的是(  )
A.V1 B.V2 C.V3 D.V4
解析 V1为稳压二极管,V3为光敏二极管,在电路中都应反接。V2为发光二极管,V2、V4都应正接。故选C。
答案 C
三、常用的三极管及电路符号,三极管的三个极、电流放大作用及三个工作区(b)
 常用三极管的电路符号,三极管的三个极
1.常用三极管的符号,三极管的三个电极
2.三极管管脚判断方法:将三极管管脚朝下,切口朝向自己,三个管脚从左到右依次为e、b、c。
电流放大作用及三个工作区
工作状态
放大状态
饱和状态
截止状态
发射结
正偏(加正向电压)
正偏
反偏
集电结
反偏(加反向电压)
正偏
反偏
在电路中的等效作用
电阻(阻值可变)
开关(导通状态)
开关(断开状态)
应用范围
放大器
脉冲与数字电路
脉冲与数字电路
【典例3】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电子控制技术实践课上搭建的电路,经测量V1的Ube=0.7 V,Uce=3 V。下列关于V1工作状态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饱和状态 B.放大状态
B.截止状态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 Ube=0.7 V所以三极管导通,b点电位为0.7 V。Uce=3 V所以c点电位为3 V,则Ub<Uc,集电结反偏,故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故选B。
答案 B
【变式训练5】 如图所示的光控灯电路,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分别为0.5 mA和10 mA,已知三极管V1的电流放大倍数是100。此时V1的工作状态是(  )
A.饱和 B.放大 C.截止 D.无法判断
解析 A1的读数为Ib=0.5 mA,A2的读数为Ic=10 mA,Ic/Ib=20,而V1的电流放大倍数是100,故该三极管不可能处于放大状态。三极管内有电流故不可能是截止。所以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故选A。
答案 A
【变式训练6】 如图是小明在电子控制技术实践课上搭建的电路,经测量V1的基极、集电极与地之间的电压分别为5.3 V和3 V。下列关于V1工作状态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饱和状态 B.放大状态
C.截止状态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 由题意知V1为NPN型的三极管,其基极电位是5.3 V,集电极电位是3 V。发射极连接电源故电位是6 V。所以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故选B。
答案 B
【变式训练7】 为了实现电路的模拟自动路灯功能,适合接入图中虚线框的元件是(  )
解析 虚线框中缺少一个开关,三极管的截止和饱和两种状态相当于开关的关和开。根据路灯的工作原理可知虚线框中应接入一个NPN型的三极管。故选B。
答案 B
1.某电阻出厂时,其电阻值标法采用两位有效数字色标法,色环依次为棕、红、橙、绿,则它的电阻值为(  )
A.12 Ω B.120 Ω C.1.2 kΩ D.12 kΩ
解析 该电阻标称采用四色环标法,第一环和第二环代表有效数字,第三环代表幂指数,第四环代表允许误差。电阻值为12×103 Ω=1.2×104 Ω=12 kΩ,允许误差为±0.5%。故选D。
答案 D
2.以下电子元器件表示微调电位器的是(  )
解析 A三极管、B发光二极管、C微调电位器、D固定电阻。故选C。
答案 C
3.电容的作用不包括(  )
A.隔直流通交流 B.存储电能
C.存储磁能 D.滤波
解析 电容器在电路中起到隔直流、通交流、充放电、存储电能、滤波、耦合等功能。电容器不能存储磁能。故选C。
答案 C
4.硅二极管接在电路中,若测得a、b两端电位如图所示,则二极管工作状态为(  )
A.截止 B.导通
C.击穿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 二极管的b端为阳极,a端为阴极。由图可知该二极管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高0.7 V,所以二极管正向导通。故选B。
答案 B
5.如图所示是一个三极管放大效果的演示实验,将47 kΩ电位器调至最下端,合上开关,灯泡不亮。将电位器慢慢向上调,可看到发光二极管渐渐变亮,灯泡也同时渐渐变亮。下面关于该电路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元器件①是一个可以在0到47 kΩ之间调节电阻的电位器
B.图中的元器件②是一个NPN型三极管
C.调节电位器,可以不断增大三极管b极的电流,不断放大c极的电流,直到灯泡被烧掉,甚至因电流过大造成实验者人身危险
D.不论什么样的三极管,其放大效果也是有限的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三极管的使用。三极管具有放大效果,但是放大到一定程度就会达到一种饱和状态而不能继续放大。故选C。
答案 C
6.检测工作在放大状态的三极管,测得其工作电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三极管是NPN型,①脚是基极,③脚是发射极
B.三极管是NPN型,①脚是发射极,③脚是集电极
C.三极管是PNP型,①脚是基极,③脚是发射极
D.三极管是PNP型,①脚是发射极,③脚是集电极
解析 本题考查三极管放大状态的电流关系及三极管的类型。根据三极管放大的电流关系Ib+Ic=Ie和Ic=βIb,可知三极管的②脚电流为6.0 mA,三极管①脚为基极b,②脚为集电极c,③脚为发射极e.故选C。
答案 C
1.如图所示电路图中R1应选择(  )
解析 该电路图中R1为湿敏电阻。故选C。
答案 C
2.关于下列四种“小个”电子元器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中标有棕黑红金4道色环的电阻表示其阻值为100 kΩ
B.②中标有104的瓷片电容表示其容量为104 pF
C.③图中为可变电容器,改变可动模块的位置可以改变电容量的大小
D.④图为三极管从左至右的三个脚依次为e、b、c
解析 标有104的瓷片电容器的电容量为10×104=105 pF,故选B。
答案 B
3.以下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标注不正确的是(  )
解析 将三极管管脚朝下,切口朝向自己,三个管脚从左到右依次为e、b、c,二极管有色环的一端为负极,电容器长脚为正极;短脚为负极,发光二极管管壳内金属片大的一端为负极,故B不正确。故选B。
答案 B
4.已测基极电流为3 mA,集电极电流为40 mA,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为30,则三极管的工作状态为(  )
A.截止 B.放大 C.饱和 D.无法确定
解析 三极管内有电流故不可能截止。Ic=40 mA,Ib=3 mA,Ic/Ib不等于30,故三极管不可能处于放大状态。故选C。
答案 C
5.如图是一个小夜灯的电路图,Rg为光敏电阻,它的阻值能够随光线的变化而变化。以下的曲线,能够反映光敏电阻的特性的是(  )
解析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照的增强而减小。故选B。
答案 B
6.根据电阻所标色环,以下电阻阻值为27 kΩ的是(  )
解析 电阻器的四色环标法:第一环和第二环代表有效数字,第三环代表幂指数,第四环代表允许误差。故选A。
答案 A
7.如图所示电路中,硅二极管V1,V2,V3的工作状态为(  )
A.V1导通,V2,V3截止
B.V1,V2截止,V3导通
C.V1截止,V2,V3导通
D.V1,V2,V3都导通
解析 二极管V1导通后V1阳极的电位与V2、V3阳极的电位都是0.7 V,故V2、V3都反向截止。故选A。
答案 A
8.如下图所示电路,V1为小功率硅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当开关S打在下端,和打在上端时,直流电压表V的读数分别为(  )
A.3 V 0.6 V B.0.6 V 3 V
C.3 V 3 V D.0.6 V 0.6 V
解析 当开关S打在下端时三极管V1截止,此时V1相当于一个断开的开关,电压表测得的是电源电压。当开关S打在下端时三极管V1饱和,此时电压表测得V1两端电压为三极管V1的饱和压降,小功率硅管的饱和压降为0.6 V左右。故选A。
答案 A
9.NPN型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b=Ic=Ie=0
B.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可以看作一个断开的开关
C.集电结一定加反向电压
D.可能是由于基极电势太低造成的
解析 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集电结也可能加正向电压或者不加电压,故C的说法不正确。故选C。
答案 C
10.要制作如图所示的电路,以下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不合适的是(  )
解析 该电路图的制作不需要湿敏电阻,图中A为电位器、B为二极管、C为湿敏电阻、D为三极管。故选C。
答案 C
11.已知某一电路中三极管(硅)的电流流向如图所示,管脚1电流流入三极管,管脚3流出三极管。当通过电路改变管脚1的电流时,使用直流电表测量管脚1和管脚2的电流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电流大小
测量1
测量2
测量3
测量4
测量5
管脚1
0.01 mA
0.04 mA
0.05 mA
0.1 mA
0.2 mA
管脚2
0.72 mA
2.88 mA
3.6 mA
3.6 mA
3.6 mA
A.该三极管是NPN型,管脚1是基极,管脚2是集电极,管脚3是发射极
B.管脚1逐渐由测量1变化到测量2状态时,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此时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约为72
C.在测量4状态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此时管脚1和管脚2之间的电压约为0.7 V
D.在测量5状态时,使用多用电表电压挡测管脚2和管脚3之间的电压,电压测量值小于0.6 V
解析 由三极管图可知,3脚电流流出三极管,又由表格数据可知引脚2的电流比引脚1的电流大,所以引脚2的电流只能是流进三极管的,则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其中管脚1为基极、管脚2为集电极、管脚3为发射极;基极电流由测量1变化到测量2时,集电极电流变大,说明集电极受基极影响,此时处于放大状态,由β=Ic/Ib可知其放大倍数约为72;测量4状态时,集电极电流已经不受基极影响,则三极管进入饱和状态,此时基极与发射极间的电压为0.7 V左右,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压小于0.6 V在0.3 V左右,C错误,D正确。故选C。
答案 C
12.手机来电闪光贴,轻薄小巧且不带电源。将其贴在手机上,手机来电时会发出闪烁的灯光。在这个过程中,将电磁能转换成电能的电子元件是(  )
解析 能将电磁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子元件是电感线圈,图中A为发光二极管,B为三极管,C为电容器,D为电感线圈。故选D。
答案 D
13.如图为小林设计的光控路灯电路图,下列关于该电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线暗时三极管V1工作在饱和状态,发光二极管D1发光
B.V1是NPN型的三极管在电路中起到开关作用
C.电容器C1在电路起稳压作用
D.要实现光控路灯的功能应把R1和RP的位置交换
解析 光控路灯的工作原理是当光线暗时路灯发光,光线亮时路灯自动熄灭。该电路图设计错误,应把R1和RP的位置交换才能实现光控路灯的功能。故选A。
答案 A
14.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先将S1和接口2连接,再将S1和接口3连接,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色LED灯由暗变亮,绿色LED灯由亮变暗
B.红色LED灯由暗变亮最后变暗,绿色LED灯由亮变暗最后变暗
C.红色LED灯由亮变暗最后变暗,绿色LED灯由暗变亮最后变暗
D.红色LED灯由亮变暗最后变暗,绿色LED灯由暗变亮
解析 当S1和接口2相连时电源通过红色LED灯和R1给电容器C充电,此时电路中有电流流经红色LED灯,红色LED灯发光,随着电容器C被充满,红色LED由亮变暗最后熄灭。当S1与接口3连接红色LED断路,由C、R1和绿色LED灯构成的闭合回路中C开始通过R1和绿色LED放电,绿色LED发光。放电过程中电流逐渐减小,所以绿色LED灯又会逐渐变暗。故选C。
答案 C
15.有关三极管的使用和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一般接高电平(电源端)一侧
B.三极管的集电极一般接负载(如继电器线圈等)
C.PNP型和NPN型三极管内部PN结的组合方式相同
D.PNP型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一般接控制信号
解析 PNP型和NPN型三极管P区和N区的分布位置不相同,PN结的组合方式也不同。故选C。
答案 C
16.如图所示为某小区门口的行人监控电路,R1为光敏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A,B之间接监控装置。当有人通过通道遮蔽光线时,三极管Q1的状态和当人通过以后,AB之间的电压分别是(  )
A.导通 9.8 V B.导通 0.4 V
C.截止 0.4 V D.截止 9.8 V
解析 当有人通过通道遮蔽光线时,光敏电阻R1阻值减少,R2的分压增大,三极管Q1的基极变为高电势,所以Q1导通,三极管导通的饱和压降约为0.4 V左右。故选B。
答案 B
17.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发射结和集电结的状态要求是(  )
A.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B.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
C.发射结反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D.发射结反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
解析 三极管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处于放大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也正偏处于饱和状态;发射结反偏,集电结也反偏处于截止状态。故选A。
答案 A
18.如图所示的三极管为小功率管,β=78,该三极管工作状态是(  )
A.饱和状态 B.截止状态
C.放大状态 D.相当于开关断开
解析 假设该管为放大状态,该管为小功率管,则Vb-Ve=0.7 V,Ve=0,Vb=0.7,则左侧电流等于5.3/30=0.177,Ic=βIb,Ic=17.7,降在R2上电压为15.6 V,Vc-Ve=0.4 V,则可得到Vb>Vc,Vb>Ve,因此不可能处于放大,而该电路发射极为正偏,集电极不可能为反偏,即也为正偏,由此判断三极管工作于饱和状态。故选A。
答案 A
19.某同学为自己家里设计了早上天亮提醒起床的装置,其部分电路如图所示,下面关于该电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三极管型号是NPN型
B.MN之间应该安装一个光敏电阻器,当天亮时光敏电阻器的阻值变小
C.报警时,三极管处在导通状态
D.装置安装完毕后,发现天很亮了蜂鸣器也没有响,可能存在的故障是三极管被击穿
解析 若三极管被击穿,则相当于直接用导线将蜂鸣器接在电源两端,则蜂鸣器会响。故选D。
答案 D
20.下列关于晶体二极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极管是由两个半导体PN结、两个电极引线和管壳组成
B.发光二极管长脚一端是负极,短脚一端是正极
C.普通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在电路中的符号和作用都相同
D.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是指正向导通时电阻较小,反向截止时电阻较大
解析 二极管由一个半导体PN结、两个电极引线和管壳组成,A不正确;发光二极管长脚为正极,短脚为负极,B错误。普通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在电路中的符号和作用都不相同,C错误。故选D。
答案 D
21.如图所示是招财猫摇手电路,当外界光线强时,摆动电机M带动招财猫的手左右摇摆,当光线暗时,电动机停止工作,招财猫的手也停止摆动。关于该电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外界光线强时,三集电极电流等于β倍的基极电流(β为三极管放大倍数)
B.当摆动电机M转动时,三极管V1发射结和集电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
C.外界光线变化,决定了V1基极电位的高低,使三极管V1处于导通和截止两种状态
D.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三极管V1处于截止状态
解析 电路中三极管V1通过外界光线的变化处于饱和和截止两种状态,在电路中起开关作用,控制电机的转动和停止。当光线强时三极管V1基极电势高,三极管导通,J-1被吸合电动机运转,此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发射结和集电结处于正偏状态,集电极电流不受基极电流的控制,故A错误B、C正确。当光线暗时三极管V1电势降低,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故D正确。故选A。
答案 A
22.以下关于电子元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容量可以用色标法,单位是uF
B.电容器用在220 V的交流电路中,其耐压值不能超过220 V
C.电感线圈是用金属裸导线绕制成的
D.电阻的额定功率是指电阻长期连续正常工作时所允许的最大耗散功率
解析 电容器可以用色标法,单位一般是pF,A错误;在220 V的交流电路中电容器的耐压值不能超过交流电的峰值220,B错误;电感线圈是由导线绕制而成,导线彼此互相绝缘,C错误。D正确。故选D。
答案 D
23.小林同学学了《电子控制技术》后,打算用三极管和光敏电阻等设计制作一个光控电路,实现当光线暗时发光二极管点亮。以下能满足他设计要求的电路是(  )
解析 A中光线暗时R1增大,Rp分得的电压降低,NPN型的三极管VT基极电势降低,发射结反偏,三极管截止,发光二极管未点亮,A错误;B中光线暗时,R1增大,三极管VT导通,发光二极管点亮,B正确;C和D采用PNP型的三极管,且发射极都接地,则三极管均截止,所以发光二极管不可能点亮,C、D错误。故选B。
答案 B
课件27张PPT。第一节 电子元器件电阻1.导电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_____,电阻器在电路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2.电阻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位器)、___________(热敏、光敏、湿敏)三类。
3.将_______、_____、_____等参数直接印在电阻体上,这就是_______:用不同颜色的_____在电阻器表面标出_________和_________,这就是色标法。
4.电容器简称电容,在电路中起_______、_______;充放电作用。常用于耦合电路、振荡电路等电路中。分流限流分压偏置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特殊电阻器电阻值误差功耗直标法色环标称阻值允许误差隔直流通交流5.电容器分为普通电容器(如:纸介电容、陶瓷电容)、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如:铝电解电容器、钽电解电容器)。
6.电容器的标称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电容器的_________________是指电容器在电路中能够长期可靠地工作而不被击穿的直流电压(又称耐压)。如果电容器是用在交流电路中,应注意所加交流电压的最大值(峰值)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_____。
7.电感器通常称为__________或______。电感器像电容器一样也是______元件,电感器把______转换成________并储存在磁场中。
8.半导体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二极管由一个___________、两个_________和_____组成。二极管具有___________。可变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直标法三位数码法文字符号法额定直流工作电压额定直流工作电压电感线圈线圈储能电能磁场能半导体PN结电极引线管壳单向导电性9.二极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使用二极管时一定不能超过二极管的__________(电流、电压、温度等)。
10.半导体三极管又称晶体三极管,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的核心器件之一。三极管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按材料的不同可以把三极管分为_____和______。按P区和N区排列顺序的不同可以把三极管分为_____型和_____型。
11.三极管由两个极靠近的PN结和三个电极构成。两个PN结称为集电结和发射结,共用的一个电极为三极管的基极(b),其他两个电极为集电极(c)和发射极(e)。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_____、_____、______。普通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稳压管额定参数电流放大开关作用硅管锗管NPNPNP截止放大饱和一、常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的外形特征、电路符号与标称值(b)电阻的分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特殊电阻  电阻的标称:直标法、色标法
1.直标法:将电阻值、误差、功耗等参数直接印在电阻体上。
2.色标法:用不同的色彩表示不同的数值或功能。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用电容量表示,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用字母F表示,又规定了几种更小的单位,如微法(μF)、皮法(pF)。1 F=1000000 μF,1 μF=1000000 pF。电容的分类电解电容器极性判断方法: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电容量的表示方法
1.直标法:大多数电容的电容量都直接标在电容器的表面上,例如“220 pF 600 V”,表示电容量是220 pF,最大工作电压是600 V。常用的圆片瓷介电容器体积比较小,一般只标出电容量。如0.047、0.01、3 300、22等,在数字后面不标出单位。通常规定,当数值是几十、几百、几千时,单位均为pF,如3 300即3 300 pF,22即22 pF;当数值小于1(即零点几)时,单位即为μF。
2.数码法:在小型瓷介电容器上用三位数表示电容量,前两位表示电容量的有效数字,最后一位表示有效数字后面加多少个零,单位是pF。例如102表示电容量为1000 pF。电感器的类型【典例1】 小明同学根据电子控制课上所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个门铃控制电路,该电路中,以下元器件未用到的是(  )解析 A为固定电阻、B为蜂鸣器、C为电解电容器、D是电感线圈,该门铃控制电路中没有用到电感线圈。故选D。
答案 D【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是某电动玩具的电路图,电路图中R1应选用的类型是(  )解析 R1是光敏电阻。故选B。
答案 B【变式训练2】 如图所示是用三极管控制发光二极管的电路,根据V1基极的输入情况控制V2发光或不发光。电路图中电容C应选用的类型是(  )解析 C为有极性电容器又称为电解电容器。故选D。
答案 D【变式训练3】 下列关于电子元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热敏电阻可分为PTC和NTC
B.有一色环电阻,色环颜色为棕、黑、红、金,该电阻的阻值大约是1 kΩ
C.常用的圆片瓷介电容器外观标记着331,表示该电容器容量为331 pF
D.电感的品质因数Q用来描述电感的性能,其值越大,性能越好
解析 热敏电阻分为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A正确、B正确。C中电容器标记的“331”,表示电容量为33×10=330 pF,所以C错误。电感的Q值越大,性能越好。故选C。
答案 C二、常见二极管及电路符号、特征,正负电极的判断(b)
 常见二极管及电路符号 二极管的特征、正负极的判断
1.普通二极管有色环的一端为负极。硅管的正向导通压降为0.7 V左右,锗管的正向导通压降为0.3 V左右。
2.发光二极管长脚为正,短脚为负;大片为正,小片为负。发光二极管导通电压一般在1.6 V以上,为了保护发光二极管,一般要串联一电阻进行分压、限流。
3.光敏二极管工作时需要加反偏电压,可以充当光敏传感器。【典例2】 以下关于二极管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极管管壳上有色环的一端是负极
B.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是一样的
C.发光二极管管壳内金属片大的一端为正极
D.发光二极管在电路中一般要串联一个限流电阻
解析 发光二极管管壳内金属片大的一端为负极。故选C。
答案 C【变式训练4】 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宾馆房间插卡用电、取卡延时断电的电路。将房卡插入图中虚线框所示的V2、V3之间时,V3接收不到来自V2光线,阻值较大,V6、V7导通,继电器吸合,可向房间内用电器供电;取出房卡,V3阻值变小,V6截止,延时后继电器断开,用电器自动断电。电路图中二极管连接错误的是(  )
A.V1 B.V2 C.V3 D.V4
解析 V1为稳压二极管,V3为光敏二极管,在电路中都应反接。V2为发光二极管,V2、V4都应正接。故选C。
答案 C三、常用的三极管及电路符号,三极管的三个极、电流放大作用及三个工作区(b)
 常用三极管的电路符号,三极管的三个极
1.常用三极管的符号,三极管的三个电极2.三极管管脚判断方法:将三极管管脚朝下,切口朝向自己,三个管脚从左到右依次为e、b、c。电流放大作用及三个工作区【典例3】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电子控制技术实践课上搭建的电路,经测量V1的Ube=0.7 V,Uce=3 V。下列关于V1工作状态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饱和状态 B.放大状态
B.截止状态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 Ube=0.7 V所以三极管导通,b点电位为0.7 V。Uce=3 V所以c点电位为3 V,则Ub<Uc,集电结反偏,故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故选B。
答案 B【变式训练5】 如图所示的光控灯电路,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分别为0.5 mA和10 mA,已知三极管V1的电流放大倍数是100。此时V1的工作状态是(  )A.饱和 B.放大
C.截止 D.无法判断
解析 A1的读数为Ib=0.5 mA,A2的读数为Ic=10 mA,Ic/Ib=20,而V1的电流放大倍数是100,故该三极管不可能处于放大状态。三极管内有电流故不可能是截止。所以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故选A。
答案 A【变式训练6】 如图是小明在电子控制技术实践课上搭建的电路,经测量V1的基极、集电极与地之间的电压分别为5.3 V和3 V。下列关于V1工作状态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饱和状态 B.放大状态
C.截止状态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 由题意知V1为NPN型的三极管,其基极电位是5.3 V,集电极电位是3 V。发射极连接电源故电位是6 V。所以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故选B。
答案 B【变式训练7】 为了实现电路的模拟自动路灯功能,适合接入图中虚线框的元件是(  )解析 虚线框中缺少一个开关,三极管的截止和饱和两种状态相当于开关的关和开。根据路灯的工作原理可知虚线框中应接入一个NPN型的三极管。故选B。
答案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