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敌后战场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发展壮大的?部编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敌后战场是指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的地区。
由于这些地区是在日本占领军所控制的后方,相对于日本军队和国民党政府军队正面交锋的战场而言,叫敌后战场。何为敌后战场? 一、平型关大捷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平型关 1937年9月,向山西进犯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坂垣师团,企图夺取内长城线上的平型关要隘,与自大同南下的日军会合,攻占太原。 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1)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 2、经过: (2)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
当日军1000多人进入伏击圈时,八路军从不同方向全线开火。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平型关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歼灭日军1 000多人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蒋介石在致朱德、彭德怀的贺电中说:“二十五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并115师:“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 相关史事 日军侵入山西后,从代县的阳明堡机场频繁出动飞机,轰炸中国军队的忻口阵地。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先头部队发现这一情况后,于1937年10月19日夜,秘密潜入阳明堡机场并展开猛烈袭击,经过1小时激战,共毁伤飞机24架,歼灭日军100余人。
当地人民颂扬八路军:“万里长城万里长,雁门关下古战场。阳明堡里一把火,日寇飞机一扫光。”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毛泽东《论持久战》 (1)时间: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亡国论”的代表人物是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
卢沟桥事变后,汪精卫在他的各种演说中大肆宣称“战必大败”的“亡国论”,其代表作是题为《最后关头》的讲话。(2)目的: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国亡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①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②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
③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
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
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
④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
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
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2)主要内容: 《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3)意义: 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 (1)建立: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2)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根据地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敌后战场涌现出许多抗日英雄和模范人物。① 军事 —展开人民游击战争: 麻雀战是抗日游击战的一种作战形式。麻雀在觅食飞翔时,从来不成群结队,多半是一二只,三五只,十几只,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目标小,飞速快,行动灵活。仿照麻雀觅食方法而创造的游击战战法叫"麻雀战"。 相关史事 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贵、
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了掩护群众和主
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绝路,在子弹
打光、石头砸光的情形下,宁死不做日军俘虏,纵身跳下
万丈悬崖,三人牺牲,两人身负重伤。狼牙山五壮士用鲜
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显示了中华
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敌后战场涌现出许多抗日英雄和模范人物 相关史事 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热情支持。不少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敌后战场的抗战。加拿大共产党员、医生白求恩和印度医生柯棣华,各自率领医疗队,来到抗日根据地。他们在抗日根据地工作期间,不避危险,不辞辛劳,在医疗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医治了很多伤员,后来都牺牲在抗日前线。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②政治: 实行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③经济: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④总后方: 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4)意义:三 、 百团大战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1、背景: "囚笼政策": 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 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2、目的: 3、概况:1940年下半年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 500多千米,桥梁和随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相关史事: 第一阶段 (1940年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 第二阶段(9月20日至10月上旬),是扩大第一阶段战果,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第二阶段
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
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
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 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转入反“扫荡”作战。 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 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了哪次大规模战役?有何意义?相关史事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八路军挥师东进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将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八路军总指挥部,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政治部副主任。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周昆,正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萧华;第一二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壳,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
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将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的通令。但此后仍沿用八路军番号。
改编后,第一一五师、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第一一五师挺进晋东北,第一二0进至晋西北,第一二九师进入晋北。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八路军三大主力挥师东进,气势如虹。知识拓展1、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瑞金 B.太原 C.延安 D.西柏坡2、借助地图册,说一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 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C 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敌后战场涌现出许多抗日英雄和模范人物。
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1、【2019?四川内江中考6】1937年9月,有一场战役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令八路军威名远扬,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它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A中考真题演练 2、【2019?山东烟台中考11】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始终奋斗在第一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中,八路军向日军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血染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3、【2019?湖南娄底中考38】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史实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长沙会战 D.武汉会战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