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有①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极大地推动了国民革命②“打倒列强,消灭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④ 国民党一大召开并改组国民党(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始于( )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辽沈战役
3.“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反映的历史是 (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4.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战场是( )
A、湖南和江西 B、河南和湖北
C、湖南和湖北 D、江西和福建
5.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 )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南昌起义
6.“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 )
A.南昌 B.井冈山 C.瑞金 D.遵义
7.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 D.八七会议的召开
8.2019年1月8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43周年纪念日。周恩来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创建革命统一战线、创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不朽功勋。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
①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②参加台儿庄战役
③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④领导南昌起义
⑤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B.新三民主义
C.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 D.国民党的新党纲
10.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的标志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说
11.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的新民学会在长沙成立,其创立者是( )
A.毛泽东、蔡和森 B.毛泽东、 何叔衡
C.宋教仁、蔡锷 D.贺龙、彭德怀
12.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遵义会议②强渡大渡河③甘肃会宁会师④巧渡金沙江⑤四渡赤水
A.①⑤②④③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⑤④②③
1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高度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途中红军渡过下列河流的先后顺序是( )
①强渡乌江,攻克遵义②四渡赤水河③巧渡金沙江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①②④③
14.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是(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某中学八年级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整理了如下资料:“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四渡赤水”等。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学习主题是( )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C.近代化的进步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6.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其所属部队赢得了“铁军”称呼的队伍是( )
A.黄埔学生军 B.冯玉祥率领的军队 C.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D.叶挺独立团
17.“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反“围剿” B.第二次反“围剿”
C.第三次反“围剿” D.第五次反“围剿”
18.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百团大战
1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上说:“我们要把革命做成功,便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一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B.五四运动 D.解放战争
21.“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材料中的讲话最早出现在( )
A.武昌起义后 B.南昌起义后
C.秋收起义后 D.井冈山会师后
22.20世纪30年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 )
①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
②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③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A.① ② B.② ③ C.② ④ D.① ④
23.在中共历史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4.1924年,国共两党进行第一次合作,主要任务是( )
A.改革开放 B.合作共同抗日,争取民族解放
C.共商和平建国大业 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实现全国统一
二、简答题
25.红军长征开始的原因是什么?
26.材料1924年,孙中山来到一所学校视察,看到学校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斯门。”孙中山看后非常高兴,称赞说:“好,军人应当如此。”
(1)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何时创办的?校长是谁?
(2)这所学校在当时其了什么作用?
27.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标志是什么?
28.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遵义会议会址图
图二井冈山会师
图三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
请你写出与以上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图一:
图二:
图三:
29.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的第一个成果是建立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建立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共同携手合作的战争有哪些?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5)依据上面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D 6.A 7.B 8.A 9.B 10.A 11.A 12.D 13.A 14.B 15.D 16.D 17.D 18.A 19.B 20.A 21.B 22.B 23.C 24.D
25.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6.(1)黄埔军校 1924年5月 蒋介石
(2)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7.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结束的标志是1927年四一二政变
第二次合作的标志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结束的标志是全面内战爆发(或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8.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如下:图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图二: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图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9.(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2)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3)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4)人民解放战争 刘邓大军千里挺近大别山
(5)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
(6)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得民心者得天下。 (类似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