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1 09:5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复习距今约170万年距今约70万—20万年云南元谋县北京周口店较多猿的特征还保留猿某些特征会制造工具打制石器知道使用火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打制石器,磨光,钻孔懂得人工取火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学习目标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及意义;
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4.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我国南北方主食的原料分别是什么?
“香喷喷的白米饭”
“香甜可口的小米粥”
最早开始于什么时期?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那时,我们的祖先已开始定居生活,会制作精美的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呈现出什么样的特色?中国的早期农业又是怎样发展的? 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有四大特征:磨制、农耕、定居、制陶。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 、 的农作物。
2、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 ,北方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3、目前,世界上 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最早的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聚落 ④磨制石器的发展
5、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4、原始农业由最初的 发展到用 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刀耕火种耒耜6、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1).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2).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地点:
2.时间:
3.房屋建筑:
4.农作物:
5.生产工具: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浙江余姚( 南方 长江流域)距今约七千年左右骨耜水稻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猪、狗、水牛陶器、玉器、乐器、象牙雕刻、天然漆名称:
原因:
干栏式建筑江浙地区地势低,潮湿温热优点:通风防潮,上面
住人,下面养牲畜提示:
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农业工具)手工业三、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
2.地点:
3.房屋建筑:
4.农作物:
5.生产工具:
6.饲养业:
7.手工业:
距今约六千年陕西西安(北方 黄河流域)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猪、狗等家畜陶器-彩陶、装饰品、乐器-陶埙、
骨针、骨锥、纺轮----纺织,制衣粟名称:
原因: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沙,又可以保暖。提示:半坡人已经会简单的纺织、制衣人面鱼纹彩陶盆鱼纹彩盆(汲水器)
尖底陶瓶陶纺轮 半坡 河姆渡 半地穴式 干栏式 判断下面分别是哪个遗址的房屋?为什么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建筑不同因为河姆渡人居住在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潮湿,
干栏式房屋可以防潮,通风,还可以防蛇虫猛兽;
半坡人居住在黄河流域,冬冷夏热,风沙大、干旱寒冷。
半地穴式房屋可以御寒保暖。列表比较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约6000年约7000年半地穴式房屋
干栏式房屋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水稻
生产工具—骨耜(磨制石器)饲养猪和狗以猪、狗、水牛为主彩陶、乐器、饰品、纺织、制衣陶器、玉器、原始乐器、雕刻、天然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