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2数据的波动程度试卷(2课时含部分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2数据的波动程度试卷(2课时含部分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1 20:1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第1课时 方差
一、选择题
1.数据-2,-1,0,1,2的方差是( )
A.0 B. C.2 D.4
2.一次数学测试,某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成绩的方差、平均成绩如下表所示(有两个数据被遮盖),那么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 )




方差
平均成绩
得分
81
79

82

80
A.80,2 B.80, C.78,2 D.78,
3.某市测得一周的PM2.5的日均值(单位:微克/立方米)如下:31、30、34、35、36、34、31.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众数是35 B.中位数是34
C.平均数是35 D.方差是6
4.一组数据-1,0,3,5,x的极差是7,那么x的值可能有( ).
A.1个 B.2个 C.4个 D.6个
5.已知样本数据1,2,4,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3 B.中位数是4 C.极差是4 D.方差是2
二、填空题
6.一组数据100,97,99,103,101中,极差是______,方差是______.
7.数据1,3,2,5和x的平均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
8.一个样本的方差[(x1-3)2+(x2-3)2+…+(xn-3)2],则样本容量是______,样本平均数是______.
三、解答题
9.甲、乙两组数据如下:
甲组:10 9 11 8 12 13 10 7;
乙组:7 8 9 10 11 12 11 12.
分别计算出这两组数据的极差和方差,并说明哪一组数据波动较小.
10.为检测一批橡胶制品的弹性,现抽取15条皮筋的抗拉伸程度的数据(单位:牛):
5 4 4 4 5 7 3 3 5 5 6 6 3 6 6
(1)这批橡胶制品的抗拉伸程度的极差为______牛;
(2)若生产产品的抗拉伸程度的波动方差大于1.3,这家工厂就应对机器进行检修,现在这家工厂是否应检修生产设备?通过计算说明.
11.为迎接“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某市举行优秀学生选拔赛,学校为了迎接比赛,特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比赛训练,把20名学生分成甲、乙两个小组,训练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甲组:76,90,84,86,87,86,81,82,83,85;
乙组:82,84,85,89,79,91,89,80,79,74.
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个小组学生的成绩比较整齐.
12.已知甲、乙两位同学11次测验成绩如图所示(单位:分):
(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他们的测验成绩的方差是多少?
(3)现要从中选出一人参加比赛,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98分以上才能进入决赛,你认为应选谁参加这次比赛,为什么?
(4)分析两名同学的成绩各有何特点?并对两名同学各提一条学习建议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数据-2,-1,0,1,2的平均数是=(-2-1+0+1+2)÷5=0,
∴数据-2,-1,0,1,2的方差是
s2=[(-2)2+(-1)2+02+12+22]=2.故选C.
2.C 解析 由表可知丙的成绩为80×5-(81+79+80+82)=78,
方差s2=[(81-80)2+(79-80)2+(78-80)2+(80-80)2+(82-80)2]=2.
3.B 解析 这组数中,31与34出现的次数最多,都是两次,故众数为31与34;把这7个数由小到大排序后,排在最中间的数是34;故中位数是34,平均数为==33;方差s2=[(31-33)2+(30-33)2+(34-33)2+(35-33)2+(36-33)2+(34-33)2+(31-33)2]= .故选B.
4.B.
5.B.
6.6;4.
7.2.
8.12;3.
9.甲组的极差是6,方差是3.5;乙组的极差是5,方差是3;说明乙组的波动较小.
10.(1)4;(2)方差约是1.5,大于1.3,说明应该对机器进行检修.
11.解:=(76+90+84+86+87+86+81+82+83+85)=84(分),
=(82+84+85+89+79+91+89+80+79+74)=83.2(分),
∴=×[(76-84)2+(90-84)2+…+(85-4)2]=13.2,
=×[(82-83.2)2+(84-83.2)2+…+(74-83.2)2]=26.36.
∵<,
∴甲组学生的成绩比较整齐.
12.分析:对于(1)(2)根据定义及统计图中给出的数据计算即可;对于(3)应选成成绩达到98分以上的次数多的选手参加比赛;
(4)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提出建议即可.
解:(1)=×(99+100+100+95+93+90+98+100+93+90+98)=96,=×(98+99+96+94+95+92+92+98+96+99+97)=96.
即甲的平均成绩是96分,乙的平均成绩是96分.
(2)=[(99-96)2+(100-96)2+…+(98-96)2]≈14.18,
=[(98-96)2+(99-96)2+…+(97-96)2]≈5.82.
即甲的方差是14.18,乙的方差是5.82.
(3)选甲.因为11次测验中甲有4次测验成绩超过98分,而乙只有2次超过98分.
(4)由(2)(3)知乙的成绩稳定,甲的成绩波动较大,但是甲的高分率较高,有潜力.
建议:甲在今后的学习中应使成绩保持稳定,乙在今后的学习中应不断努力,提高高分率.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第2课时 根据方差做决策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下面是甲、乙两人10次射击成绩(环数)的条形统计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的成绩稳定
B.乙比甲的成绩稳定
C.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谁的成绩更稳定
2. 若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学期4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恰好都是85分,方差分别为S甲2=0.80,S乙2=1.31,S丙2=1.72,S丁2=0.42,则成绩最稳定的同学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水稻秧苗是否出苗更整齐,每种秧苗各取10株分别量出每株长度,发现两组秧苗的平均长度一样,甲、乙方差分别是3.9、15.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秧苗出苗更整齐 B.乙秧苗出苗更整齐
C.甲、乙出苗一样整齐 D.无法确定
4.已知一组数据:1,3,5,5,6,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A.16 B.5 C.4 D.3.2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 甲、乙两人各进行10次射击比赛,平均成绩均为8环,方差分别是:S=3,S=1,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 (填“甲”或“乙”).
6.学校射击队计划从甲、乙两人中选拔一人参加运动会射击比赛,在选拔过程中,每人射击10次,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及方差如下表:
请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选一人参加比赛,最适合的人选是 .
7.跳远运动员李刚对训练效果进行测试,6次跳远的成绩如下:7.6,7.8,7.7,7.8,8.0,7.9(单位:m).这六次成绩的平均数为7.8,方差为,如果李刚再跳两次,成绩分别为7.6,8.0,则李刚这次跳远成绩的方差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 .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5环,方差分别是:S甲2=2,S乙2=1.5,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 (填“甲”或“乙“).
三、简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
9. 某厂生产A、B两种产品,其单价随市场变化而做相应调整,营销人员根据前三次单价变化的情况,绘制了如下统计表及不完整的折线图: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产品单价(元/件)
6
5.2
6.5
B产品单价(元/件)
3.5
4
3
并求得了A产品三次单价的平均数和方差:
;SA2=[(6﹣5.9)2+(5.2﹣5.9)2+(6.5﹣5.9)2]=
(1)补全“A、B产品单价变化的折线图”,B产品第三次的单价比上一次的单价降低了百分之多少?
(2)求B产品三次单价的方差,并比较哪种产品的单价波动小;
(3)该厂决定第四次调价,A产品的单价仍为6.5元/件.
则A产品这四次单价的中位数是 元/件.
若A产品这四次单价的中位数是B产品四次单价中位数的2倍少1,则B产品的第四次单价为 元/件.
10.我市某中学七、八年级各选派10名选手参加学校举办的环保知识竞赛,计分采用10分制,选手得分均为整数,成绩达到6分或6分以上为合格,达到9分或10分为优秀,这次竞赛后,七、八年级两支代表队选手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和成绩统计分析表(不完整)如下所示:
队别
平均分
中位数
方差
合格率
优秀率
七年级
m
3.41
90%
20%
八年级
7.1
n
80%
10%
(1)观察条形统计图,可以发现:八年级成绩的标准差 ,七年级成绩的标准差(填“>”、“<”或“=”),表格中m= ,n= ;
(2)计算七年级的平均分;
(3)有人说七年级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八年级,所以七年级队成绩比八年级队好,但也有人说八年级队成绩比七年级队好.请你给出两条支持八年级队成绩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