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3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1 10:0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第16课

壹汉室衰微英雄起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6课 三国鼎立“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1.因何而乱?皇帝大权旁落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农民揭竿(黄巾起义)军阀割据2、乱成如何?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民不聊生 人口锐减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宜奉天子以令不臣,
修耕织,蓄军资,
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毛 玠 曹操 好提议!政治上:取得了主动,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经济:屯田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 将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让流民、士兵开垦耕种,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收成,这样可以解决粮食问题。好提议!你来负责屯田制度实行曹操势力壮大的原因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屯田制度,解决生计和军粮问题人才:善用人才,用人不疑

贰南征北战成与败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6课 三国鼎立四世三公,兵多粮足,实力强大北战—为统一北方而战 材料: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名声小、兵力薄弱)。然操遂能克(战胜)绍,以弱为强者(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6课 三国鼎立 问题:
“操遂能克绍”指的是哪次战役?
曹操是如何“以弱为强”的?水河水濮水济水鸿沟黎阳白马津延津乌巢官渡袁军进攻路线曹军进攻路线曹军偷袭路线袁军追击路线袁军败退路线(中牟东北)袁绍曹操曹操以


多PK官


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拓展延伸:
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
——诸葛亮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经济上: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屯田,实力增强。
善于用人,采纳谋士的计策
战术正确,把握战机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统一天下(jì)(lì)对于曹操,统一天下还将面临哪些阻碍?天下形势示意图南征—为统一天下而战孙刘联军——不足5万曹操——20万(号称80万)参战方兵力赤


战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VS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曹操VS袁绍赤壁以少胜多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材料一: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战术失误材料二:亮(诸葛亮)曰:“……曹操之众,远来疲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三国志》 北方官兵,不习水战,水土不服材料三: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张作耀《曹操传》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叁霸业未成空遗憾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6课 三国鼎立公元220年,病逝于洛阳,享年66岁,谥号“武王”“曹操死,三国始。”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形成于:229年魏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屯田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吴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
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吴国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地区和内地的联系。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蜀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畅销三国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呢?是否有利于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
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判断标准材料: 多 少 东汉末年 三国时期
1.群雄并起 三大军事集团
政权林立 魏蜀吴政权
2.经济衰微 经济恢复发展
3.人口锐减 人口增多乱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而且三国都注重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肆浪花淘尽论英雄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6课 三国鼎立真假曹操思维拓展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宁教我负天下人,
勿叫天下人负我。京剧《击鼓骂曹》:
如今出了个奸曹操,
上欺天子下压群僚。 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西晋·陈寿《三国志》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他是拨乱世的英雄!
——当代史学家·范文澜★ 你 眼中的曹操?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9年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魏国
建立蜀国
建立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课堂小结吴国
建立时间轴线中国历史进程中,要么统一,要么走向统一。
中国历史长河中,分裂是插曲,统一是主流。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第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