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光和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光和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1 19:07:3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光和影》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影子产生的条件:光、遮挡物和屏;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有关;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2、过程与方法:
按教科书要求有目的、有步骤地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进行记录。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探究影子的变化和光源、遮挡物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
手电筒、白板(屏)、木块、长方体(长方形和正方形侧面)、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1、出示一张影子图片,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生:预设(太阳、影子、树......影子是如何产生的?)
想一想:影子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引导:观察图片,生总结)
生:(光......)板书:光源、遮挡物、屏
认识光源
下列哪些物体是光源?说明理由。
生:预设(太阳、亮着的灯.....)
重点解疑:星星(恒星、卫星、行星)、月亮、镜子(反射光)
引导学生自己定义“光源”: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板书:光源)
除了刚介绍的这些光源,你还知道有哪些光源呢?(生:发光电灯、点燃的火柴......)
探究影子变化的特点
有了光源,有了遮挡物,有了屏,影子就产生了。
(现场制造不同物体的影子和同一物体的影子),引导再次质疑:影子会有变化吗?
你如何设计“影子变化”实验研究计划?请小组讨论,写好实验计划。
提示:利用对比实验,观察影子变化;明确其中不变条件和改变的条件。
学生汇报实验计划,其他小组补充评价,师适时点拨。
生:改变光源位置、物体和光源的距离可以改变影子的变化......
光源位置
影子方向
影子长短
左边(低)
上边(高)
右边(低)
我们的发现
小组实验,并依此填写表1、表2。
表2
物体离光源的距离
影子大小


我们的发现
5、选取两小组组员进行实验汇报,其余组补充,说出自己的发现。
6、总结影子变化的规律: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认识投影
先观察长方体实物各侧面形状(含正方形和长方形侧面),师拿出手电筒分别照射在长方体实物的各个侧面,观察影子的变化。
质疑:同学们,这样得来的影子有什么不同?是通过什么方法使影子有这样的变化呢?
生:预设(大小、形状......照射角度、照射侧面......)
小结:影子的形状变化与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有关;
引出“投影”概念。师: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影子叫投影。说说生活中投影的应用。
介绍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说说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地方运用到了影子?
播放影子舞《中国符号》,谈谈自己对影子的新认识。
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教学反思:
1、对于认识光源这样含糊的概念要多举例强调,可以通过教师先列举的某些光源,触类旁通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还发现哪些物体也是光源。
2、对于光源认识存在难点,就是星星是否是光源,对于此类问题,要分类情况判断:星星包括恒星(太阳)、卫星、行星。
3、懂得学会倾听学生的回答,相机给予指导和评价,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