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教学目标:
1、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过程、掌握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2、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曹操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学生响亮齐答:《三国鼎立》。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下面请大家猜想一下,好吗?(生答:曹操、诸葛亮、刘备…)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第18课,就可以找到答案。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通过下列表格,你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战争名称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能简要叙述两次战争的故事。
3、说出本课涉及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4、三国鼎立形势表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蜀
吴
三国时期,各国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国时哪一政权和台湾有往来?有何意义?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㈠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3分钟)
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分析其原因。
要联系前面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胜的原因: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的政治地位;②经济上,采取了恢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些措施;③曹操善于用人,战略战术正确。
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①曹军不习水战,曹操骄傲自满;②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③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2、读三国鼎立形势图,思考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联系并思考:有人说曹操是:“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曹操呢?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共同形成答案。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评价历史人物要抓住其事迹一分为二的去进行,既要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依你之见呢?
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B:“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
C: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D: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师:从刚才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很全面,对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这里,老师仍然要提醒大家的是: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树立科学的评价方法,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利用板书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五、知识点训练:
1、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 统一天下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称帝 D. 建立魏国[
2、杜甫的“功盖分三国,各成八阵图。”的诗句主要赞颂的是
A.曹操 B.刘备 C.周瑜 D.诸葛亮
3、 下列事件与台湾有关的是
A.丝织业兴 B.修建水利 C.船队到达夷洲 D.大兴屯田
4、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5、下列历史人物中,与成语“三顾茅庐”有关的是
A.袁绍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6、 近来,曹操高陵1号墓考古发掘受到各方关注。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其中的原因是
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 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
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 ④曹操军不习水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运用
8、阅读材料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笔谈中。”
—《三国演义》
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古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1)三国时期,英雄倍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请你用图示表示出这三国的地理方位,并标明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3)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
(4)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5)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6)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提纲答案:
官渡之战:200年、袁绍与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孙刘联军、奠定三国局面的形成。
略3、成语故事: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4、魏220年曹丕、洛阳;蜀221年刘备、成都;吴222年孙权、建业
5、重视发展生产。魏国修建水利工程、蜀国丝织业兴旺、吴国造船业发达。
6、吴国船队到达夷州,加强了内地和台湾的联系。
六、教后记:
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曹操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
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并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张骞身上所具备的品质。
了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对于本课的重点知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学生看书后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明确答案,并给予学生3分钟的记忆巩固时间。
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赤壁之战后,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打败不了谁,但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