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四月份考试试卷问卷(理科)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太阳大气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当时不少高纬度地方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据此回答1-2题。
1、在下列纬度位置上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是 ( )
A.40°S B.30 °N C.70°N D.0°
2、关于这次太阳活动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能使某些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B.这次爆发的耀斑出现在光球层上
C.导致全球各地的降水量异常增多 D.对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没有影响
3、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20时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位于纽约(西五区)的华侨收看直播节目的当地时间为 ( )
A.10月11日20时 B.10月12日7时 C.10月13日7时 D.10月12日8时
4、关于岩石圈的范围,正确的判断是 ( )
A.指整个地壳 B.包括地壳和地幔
C.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D.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5.含有化石,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岩石是 ( )
A.岩浆岩 B.玄武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6、图1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是 ( )
7.下列有关喀斯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越不容易发育
B.喀斯特地貌可以分成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C.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岩石主要是花岗岩
D.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风力作用关系密切
8.关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水分条件也有重要影响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D.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越来越差,形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9.“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各类自然资源 ( )
A.数量的有限性 B.相互间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C.分布的规律性 D.分布的区域差异性
10、2004年1月美国“机遇号”抵达了火星表面,表明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经能够离开(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11、图1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8日11∶50,当地时间8∶50,南亚次大陆发生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克什米尔地区(北纬34.4°,东经73.6°),震级7.8级。据此回答3-4题。
12、地震发生时,伦敦(0时区)时间为( )
A.8日11∶50 B. 8日19∶50 C.7日19∶50 D. 8日3∶50
13、南亚克什米尔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是( )
A.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因此地壳不稳定
B.该地受冰川侵蚀明显,因此地壳不稳定
C.该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因此地壳不稳定
D.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因此地壳不稳定
14、 图2是“某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则甲洋流是( )
A.北半球的暖流 B.北半球的寒流
C.南半球的暖流 D.南半球的寒流
2006年1月4日,南京阴有雨,气温下降6-10℃。据此回答6-7题。
15、造成南京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 B.冷锋 C.静止锋 D.反气旋
16、此季节扬州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低温干燥
17、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地热? ??B.水能? ???C.清洁汽油?? ??D.原始森林
2002年,全球海域又一次发生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现象。据此回答9-10题。
18、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旦前后,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降温
B.圣诞节前后,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
C.海洋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D.使非洲东部发生洪涝灾害
19、“厄尔尼诺”现象最有可能导致秘鲁( )
A.火山喷发 B.干旱 C.渔业受损 D.多森林火灾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1~2题。
20.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 日珥
21.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大气层之外
22.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
A.地质钻探 B.研究地震波 C.地层和化石 D.理论建模
2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B.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D.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
24.中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不同 B.大气环流不同 C.地面状况不同 D.人类活动差异
25.黄河下游地区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A.互相补给 B.河水补给潜水 C.潜水补给河水 D.互不补给
二、综合题
26.图3中斜线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间题:(10分)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中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_________.
(3)从昼夜半球看弧NMS叫__________线。
(4)已知A点地方时为12点,则M点地方时_________
点。
(5)物体从A点向正北方向作水平运动,实际的运动方向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A地气温比B、C两地_________,气压比B,C两地________。D、E、F中属于高压区的是__________.3分
(2)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以形成完整的热力环流。2分
(3)图中M、N两地实际风向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分
(4)热力环流是指由于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___________形式。
(5)从以上可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
28.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4),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4分)
(2)写出图中各处的地质构造类型:
甲 ,乙 ,丁 (3分)
(3)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______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_________地找到地下水。(2分)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2分)
29.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18分)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月。图中A处的气压名称为 ,气候类型是 。
(2)图中B处盛行 季风,图中C处盛行 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和 。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
宁乡十中高二地理四月份考试试卷答卷(理科)
姓名: 班次: 分数: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综合题
26.每问2分(1)画在题中图上。(2) 。
(3) 。
(4) 。
(5) 。
27.每空1分(1) , , 。
(2)画在题中图上。(3) , 。(4) ,
。(5)
28.(1) , 4分
(2) , , 。3分
(3) , 。2分
(4)
。2分
29.(1) , , 。
(2) , 。
(3) , , 。
(4) 。每空2分
高二四月份考试地理(理科)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B
C
C
A
B
B
B
A
A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D
C
B
C
B
A
B
B
B
B
综合题(共50分)
26(5分)
(1)略 (2)A>B>C (3)晨线 (4)6点 (5)东北
27.(5分)
(1)高 低 E(2)略 (3)西南风 东北风 (4)冷热不均 最简单
(5)地区间的受热不均 水平气压梯度力
28.共10分
(1)地壳运动产生水平挤压力(1分) 沉积(或外力)(1分)
(2)背斜(1分) 向斜(1分) 断层(1分) (3)甲(1分) 乙(1分)
(4)不合适。(1分) 因为丁处位于断层附近,修建水库易漏水,地层不稳定,易滑坡,工程难度大。(2分)
29.(5分)
(1)7 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 热带季风气候
(2)东南 西南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4)因东亚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其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季风环流最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