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上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性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九上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性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01 11:0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
1、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元素和原子结构知识后,第一次系统学习一种具体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二氧化碳》的知识体系既能够联系到碳单质,又学习到了碳酸和碳酸钙等化合物知识,为今后学习《酸、碱、盐》起到铺垫作用
2、学情分析
本课时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不会很难。又由于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对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弱,还没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我采用组成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来形成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理解其化学性质,初步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
2.过程和方法: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及分组探究,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演示法、归纳法等。
6、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 题 导 入 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份之一,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二氧化碳,之前已经学习过氧气的性质,类比学习氧气的性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二氧化碳,一起来研究它的性质。请每位同学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全班同学分组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在上课前完成。 1、回顾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 氧 化 碳 的 物 理 性 质 每个学生认真观察,并用适当的方法闻一闻,作好记录,准备回答。 培养学生观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溶解性实验 利用刚才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请同学们参照书上的图,自己动手做一做。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溶于水。
讨论问题:假如老师给你二氧化碳气体和一定量的水,你能自己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二氧化碳的确溶于水吗? 向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盖上玻璃片充分振荡,用手试试玻璃片是否容易拿开?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1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也不支持燃烧)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然后学着做实验。 动手做一做。 操作:点燃“阶梯形”铁皮架上的两支小蜡烛,将铁皮架放入烧杯中;从烧杯的一侧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不能也不支持燃烧。
二 氧 化 碳 的 化 学 性 质 2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石灰水反应)仔细回忆我们是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并请同学们做一做实验。实验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实验现象,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原因是: 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碳酸钙沉淀。 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性质(与水反应)。做一组关于花的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或结论醋酸喷花 小花变红 酸能使石蕊变红 清水浇花 小花不变色 水不能使石蕊变红 气吞小花 小花不变色CO2不能使石蕊变红水气润花 小花变红 CO2与水反应生成的酸能使石蕊变红热风吹红花 红花又变紫CO2与水反应生成的酸不稳定
七、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
一、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无色 无味 气态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1、不支持燃烧,不燃烧
2.与水发生反应
CO2 + H2O = H2CO3
H2CO3 = CO2↑ + H2O
3.与石灰水发生反应
CO2 + Ca(OH)2=CaCO3↓+ H2O
八、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倡导学生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乐学”,当仁不让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由于本课时的内容较紧凑,实验较多,部分后进生思维可能会跟不上,所以,我将通过课后辅导来加深这些同学对知识的消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