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短绳》教学案例
王美琴
一、教学目标
学习并掌握连续并脚跳短绳的方法要领。
发展学生跳跃能力。
完成过河游戏。
激发学生锻炼兴趣,丰富学生快乐生活。二、教学重点
并脚连续跳短绳的方法、要领。三、教学难点
并脚跳方法的运用。四、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跳绳基础,但规范性差,严重妨碍连续跳的发展。但低年级学生有极强的模仿力,并充满求知欲和自我展示,因此应注重跳绳方法的细致传授与规范,防止以目前连续跳多少为评判心理,引导学生正确跳的方法、要领。
五、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练习测评、小结。六、课前准备
教师:教案、教具短跳绳 40 条。学生:服装整洁。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7 分钟)
列队师生问好、检查服装。
模仿走:蟹行,单人四脚(双手、脚)侧移;马前行(双人搭肩同侧脚前移)。
宣布课任务,初步学习标准连续并脚跳绳。
(二)基本部分(25 分钟)
连续并脚跳。
小组整队成回字形,组长分发短绳。
教学动作方法要领及示范。(无弹回动作)两手握绳的两端,由后向前摇转绳子,当绳子即将落地前的一瞬间双脚随即跳起,绳从两脚下轮转过去,连续做数次。(有弹回动作时在地上垫一下)
要求:摇绳的速度与起跳的时机配合协调;落地时脚尖先着地缓冲。
练习。
单数组试跳(每人一次失败为止),双数组对应计数观摩;对换;组内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友情分组,展示成果。
思考,用跳绳我们还能做什么练习?(如简易圆规、运输机、收割机、牵引等) 游戏:过河。
锻炼目标:增强腿部弹性,发展跳跃能力,让学生对自己的跳跃能力获得认知。需要器材:小圆圈 8 个,标志桶 4 个。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内容:将学生平均分成人数相等六组,纵队保持好相互间距,每队隔 6~8 米外设立一个标志桶为终点,每队排头手持两个圆圈等待出发,教师哨音响起,每队第一名出发,将手中的一个圆圈向前方扔出随后跃入,再扔另一个圆圈,再跃入,随后转身捡起第一个圆圈继续向前扔出,以此类推循序渐进,直至到达终点,然后快速捡起两个圆圈原路跑回传递给下一个人,直至所有人轮完。规则要求:跳跃时必须双脚跃进圆圈, 不得出圈,如果出圈则违规需要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身体所有部位必须全部超过标志物方才视为抵达终点。为了更快速度的完成比赛,要根据自身跳跃能力及身高臂展合理安排圆圈扔出距离位置。
(三)结束部分(8 分钟)
创意游戏,收麦田(两人持绳俯身距地面 5 厘米,从两列纵队收过,被收学生模仿一种动物表情动作表演。
整队整理教具。
小结本课:注意并脚连续跳动作要领要求,区别于单脚交换跳,落地应缓冲,以免震动及省力。游戏中让学生对自己的跳跃能力获得认知。
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