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数感。
3.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出概念
1.出示情境问题,引发探究
我校篮球队准备招收一名新队员,体育老师记录了3名备选同学的投篮情况。
李军
张华
王兵
投中次数
16
13
18
投篮次数
25
20
30
你准备选哪位同学?
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来比较出哪一场投得准一些?
先独立计算出每个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再比―比。
指名报计算结果,教师完成统计表。
2.通过比较,引入百分数
提问: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一眼看出哪一场投得准一些吗?你准备怎么做?
学生发现不能一眼看出,引起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使用通分的方式。
指名口答改写的结果,教师板演。
在生活中我们为了便于比较,常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说明: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百分数。(出示课题)
3.学会读写百分数
自学:
①自学教材85页百分数的读写要求。
②同桌两人互相交流百分数的读写方法。
③把例1中的三个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百分数形式,并读一读。说明: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例如:64/100写作64%,读作百分之六十四。
教师指导书写64%。
要求:像上面一样改写65/100和60/100,再读一读(指名板演,并集体读数)
4.教学“试一试”
引导: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百分数,知道它所表示的含义。那你现在能独立完成这几道填空题吗?
交流:第(1)题: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如果把女生人数看作100份,那么男生人数相当于这样的多少份?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第(2)题:根据“已经完成了75%”,如果把货物总量看作100份,那么已经装船的货物相当于这样的多少份?已经装船的货物与货物总量的比是几比几?
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近视率的含义。
通过上面的填空,你对百分数有怎样新的认识?(百分数又叫百分比和百分率)
二、分层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下面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1”,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各占“1”的百分之几?
学生看题,理解题意,独立做一做。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
2.练习十四第1题。
交流:谁来说说这里的百分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指出: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的数。
3.练习十四第2题。
让学生先读一读,再按要求写出横线上的百分数。(同时指名板演)
检查交流写出的百分数,并让学生说说对我国西部地区有什么感受。
4.交流生活中的百分数
(1)课前我们收集的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例子,说说每个百分数表示的含义。
(2)根据提供的信息,你会如何选择,说说理由
①羊毛:100% 羊毛:90%
价钱:200元 价钱:200元
②
5.练习十四第3题
出示题目,这里的每句话中都有几个分母是100的分数,它们都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吗?
让学生试着判断,并说明理由。
明确: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在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时,分数后面可以带单位名称。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不用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后面不带单位名称。
趣味数学
(1)成语中的百分数(2)名人名言中的百分数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李军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64/100 64% 百分之六十四
张华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65/100 65%
王兵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60/100 60%
表示把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又叫百分比和百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