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位置与方向(二)》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位置与方向(二)》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2 12:1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位置与方向(二)》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给出的路线,自己画出简单的路线图。
2.通过描述和画简单的路线图,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二、教学重点:
在描述路线过程中,会正确选择参照点,会根据参照点正确说出另一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
三、教学难点:
根据描述的路线,自己画出路线图。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PPT课件、直尺、量角器等画图工具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说一说,你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是怎样的?
2.同学们,要描述地图上两个城市的位置关系,需要知道哪些信息?(确定以哪个城市为参照点、确定相对于另一个城市的方向、确定两个城市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22页例3情境图。(去掉图中的角度和距离)
1.组织学生观察“台风移动路线图”,说说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你能简单地描述台风移动的路线吗?(从图中能知道台风移动的方向,但是不能具体地描述台风移动的路线,需要补充角度和距离这两个条件)
2.利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台风移动的路线。(将路线图补充完整)
(1)分段描述。
师:结合方向和距离说一说台风生成以后,先向哪个方向移动了?移动了多少千米?(学生交流后汇报: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了540 km)
师:然后台风又是怎样移动的?移动了多少千米?到达了什么地方?(台风改变方向,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 km,到达A市)
师:你能说出台风是怎么到达B市的吗?(台风又改变方向,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了200 km,到达B市)
师:台风离开B市后又是怎样移动的?(台风向正西方向移动了100 km,离开B市)
(2)总结描述方法。
师:通过上面的探究,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
生1:我发现随着台风的移动,参照点也在不断变化。
生2:我发现可以以参照点为中心,画出一个十字方向标。
生3:我发现在描述路线图时要做到“四看”:一看起点,二看方向,三看距离,四看到达哪里。
(3)整体描述。
师:谁能将这几段路线连起来说一说?(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合作,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3.总结:在运动路线图中,参照点是不断变化的,要根据观测点的变化重新建立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经历掌握知识的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应用反馈
1.完成教材22页“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课堂活动卡的内容进行操作。
(2)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
2.根据所给路线图填空。
从起点出发,先向(  )偏(  )(  )方向走(  )km到1号点,再向(  )偏(  )(  )方向走(  )km到2号点,最后向(  )偏(  )(  )方向走(  )km到达终点。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在画图时要注意什么?
⊙布置作业
教材26页9题。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