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3张PPT。◆戴资星//娄底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邮箱:ld13973889188@163.com
电话:6791098(办)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命题的价值取向 ——兼谈2010年地理学业考试复习备考策略 传统试题的优缺点:
◆优点:重视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突出主干知识;充分利用地图语言体现地理的区域性与综合性,考查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凸显地理学科的特点……
◆缺点:如过份强调试题的知识性要求,机械记忆的东西过多;生活性、人文性、开放性、趣味性淡薄,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的检测近乎空白……
一、考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帮助学生感悟地理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命题时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世界,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真正体现地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学好地理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典例赏析[案例]读图,根据娄底市12月18日—19日两天的天气预报信息,判断家住娄底的小亮19日上学必须做的准备是
①携带雨伞 ②比18日多穿衣服 ③比18日少穿衣服 ④防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案例]借助网络可以查找有用的资料,交流学习经验。下图是四位同学的上网聊天记录窗口,请根据他们对各自家乡的描述,判断他们家乡分别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
卓玛家位于 ,
买卖提家位于 ,
小强家位于 ,
小明家位于 。
(本题有一个
小问题!)评析:这些案例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身边的天气与生活、网络聊天情景)切入,案例1要求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得出结论;案例2尝试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交流学习体会和成果,同时根据网络聊天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获取正确结论。[案例] (09年娄底)
暑假小亮到“湄尼风景区”当了一次见习导游。“湄尼风景区”主要的旅游景点有“秀峰日出、尼湖风光、银河飞瀑、漂流探险、古寺览幽”等等。小亮遇到了一些麻烦,他只知道这些景点分布于下图数码所表示的各地点,但不知道每个地点具体的景点是什么……(1)请你帮忙在图上找出数码所代表的旅游景点名称。(5分)
① ,② ,③ ,
④ ,⑤ 。
(2)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甲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山涧小河时,果断决定沿着这条小河前进,以走出丛林脱险。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或者你有走出丛林脱险的更好方法,请说出来)。(2分)
(本题从学生感兴趣的旅游生活情境切入,灵活考查学生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和读图能力,并教给学生在野外丛林迷失时自救的技巧和方法,训练提高学生生存能力。情景生动,立意合理,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2010年学业考试指导书创新题)
[案例] “全国中学生地理夏令营”开营了,同学们正在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根据下列四个同学的叙述,判断谁不是湖南省派出的代表(09年12题)
A.小畅:我的家乡有国家地质公园——崀山
B.小悦:我的家乡有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
C.妙可:我的家乡有著名的历史古迹——秦陵兵马俑
D.妮可:我的家乡有著名的革命纪念地——伟人毛泽东的故居
[案例]放假了,在广州上大学的小悦准备回老家西安,他想给父母带些南方的特产水果,下列在超市看到的水果中他应该选择
A.芒果 B.苹果 C.雪梨 D.蜜桃
[案例]某电视台播出的一档节目,有“是真是假”的竟猜游戏,请根据四个“真假”采购员的叙述,判断谁是假的采购员。(09年15题)
A.甲:我到内蒙古采购羊毛 B.乙:我到湖南采购稻米
C.丙:我到山东采购小麦 D.丁:我到黑龙江采购棉花 ★09年娄底市试题的体现
试题高度关注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尝试从生活中和学习中发现简单的地理问题,使试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或体验有机融合。如选择题的1、2、5、7、10、12、19题,综合题的31题等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或体验结合得非常紧密。7.某电视台播出的“民族大家庭”的节目,有“是真是假”的竞猜游戏,请根据四个“真假”少数民族同胞的叙述,判断谁是真的。
A.朝鲜族同胞说:“我们在那达慕大会上表演赛马。”
B.壮族同胞说:“月色下,草原上,我们弹起了马头琴,跳起了孔雀舞。”
C.维吾尔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D.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来客。”11.去过超市购物的同学们发现,以前免费使用的塑料袋现在要收费了,并且大家更多的是使用环保袋购物……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
B.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C.减少对森林的采伐
D.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命制“生活化”试题的几种形式:
1.感知现象,探究发现。
◇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引导学生观察、感知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从中去发现简单的地理问题,以及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解释这些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 [案例]家住娄底的小悦与纽约的姨妈互通电话:小悦:姨妈,晚上好!姨妈:小悦,早上好!小悦:姨妈,你那儿现在是什么时间?姨妈:嗯……4月30日晚上8点。
同一时刻,小悦和姨妈打电话互致问候,为什么会有问候语中的差异?(2006年娄底市20题)
A.因地球自转产生 B.两地气候不同
C.因地球公转产生 D.两地季节不同
[案例]玲玲每天中午12∶00下课,发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有些奇怪,暑假前后最短,寒假前后最长。其原因是(2006年长沙市2题)
A.玲玲的身高在变化
B.玲玲观察的位置不同
C.由于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位置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化
D.玲玲观察可能有误◆评析: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是重点、难点内容。试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去发现和探究这些地理问题,使深奥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有趣、浅显易懂。对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感兴趣,又可以依托生活经验对疑难问题进行“形象化”的思考,再灵活迁移运用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来理解,就容易得多。2.联系生活,探究应用。
◆试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尝试迁移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强调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星期天,小雪的爸爸到学校来看他。但小雪正在公园玩。请你告诉小雪的爸爸公园在哪里(2006年娄底市11题)
A.公园在学校的西北方
B.公园在学校的东南方
C.公园在学校的西方
D.公园在学校的东方[案例]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小畅在图中甲地遇上了泥石流(图中虚线表示泥石流路线),他机智地逃离了危险,小畅选择的逃生路线最有可能是(2006年株洲市2题)
A.① B.② C.③ D.④◆评析:地图上的方向、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是初中地理重要的基础知识,在生活中非常有用,同时又是难点内容。所举题例的设计避免了让学生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就知识考查知识的弊端,巧妙地从生活的角度切入,使试题充满生活气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灵活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真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地理知识非常有用。3.设置情境,探究开放。
◆根据考试内容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实例,设置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并且问题是开放的,学生可充分展示各自的魅力。[案例]学以致用---活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2006年娄底市33题)
(1)识别聚落:①聚落周围有农田、果树、池塘等,居民主要从事耕作。该类聚落叫 。
(2)认识家乡的聚落:小雪说他的家乡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而发展成一个人口密集的聚落。你知道自己家乡所在地的聚落(村庄、乡镇或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吗?
(3)建设新聚落:小雪的家乡要安置三峡库区的一批移民,拟在如图所示地区修建一个新的居民点,有②、③、④三种选址方案……假如你是设计建造该居民点的工程专家,你会如何选址来修建这个居民点?请说出你的理由。◆评析:本题的设计非常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提问题都是富有生活情趣的实际问题。前面二个小题在题干上作了充分的提示,引导学生在理解聚落的概念、形成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生活体验正确答题,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后面一小题从生活中寻找命题素材,设置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可贵的是其答案是开放的,不论选择哪种方案,都有其作为阐述依据的地理知识,关键是看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如:选择②地,这里河水更洁净,靠近山区,便于开发山区资源;选择③地,这里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对外联系也可能便利些;选择④地,这里水可能更清、山可能更绿,风景可能更美,又不侵占大量耕地……给学生思考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 二、重视以“乡土地理”为载体考查有关知识,让学生感悟地理知识的真实性。
◆试题的切入点紧密联系当地乡土地理的实际,体现地方特色 ,增强试题的区域适应性和亲和力。
★★典例赏析[案例]读娄底市某日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3~4题。
3.你发现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子夜 B.黎明前
C.正午 D.午后2时左右
4.该日所处的季节,下列有关当地人们生产活动的描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收割金灿灿的水稻
B.采摘黄橙橙的桔子
C.采摘嫩绿绿的春茶
D.收获红彤彤的苹果
◆评析:本题从家乡的气温日变化特点切入,考查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让学生感觉受地理的真实性。
[案例]下图是“某国人口分布图”。涟源钢铁公司常从该国进口某种矿产。回答1——3题。(09年学业考试指导书创新题,09年娄底卷25—26题。)
1.据图反映的信息判断,该国人口集中分布在
A.东南部 B.西部 C.中部 D.北部
2.涟源钢铁公司进口的这种矿产,该国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这种矿产是
A.铁矿 B.石油 C.煤炭 D.锑矿
3.对该国景观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大分水岭雄伟壮丽,绵亘于东部
B.草原上常见成群的袋鼠、鸸鹋等野生古老动物在奔跑
C.大陆西部山峦叠嶂、森林茂密,景色迷人
D.悉尼歌剧院建筑风格很有特色,象贝壳一样
◆评析:世界区域地理,空间离我们遥远。本题巧妙地从家乡企业生产情况切入,让学生感觉地理就在身边,消除“距离感”。[案例]水府庙水库是娄底和湘乡交界处的一座大型水库,水库容量大,水质优良,可用来饮用、灌溉。因此,水府庙水库的修建能解决周边地区水资源的某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决周边地区水资源(2010年学业考试指导书创新题)
A.总量少的问题
B.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C.污染严重的问题
D.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09年娄底市试题的体现
试题注意了从家乡典型的自然地理特点、独特的风俗民情、秀美的山水、丰富的资源、著名的物产、经济发展的特色等方面寻找命题素材,切入试题情境,使试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如选择题5、12、25题考查了娄底地理的有关内容,综合题29题主要考湖南地理。◆三、重视 “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地理学业考试越来越重视命制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开放性试题的设计往往与实际问题(如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等)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提出问题或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考有价值的地理。答题时只要求学生能够有自己的观点、选择和设计,并有合理的阐述和解释就是正确的。◆典例赏析[案例]出谋划策(娄底市07年26题)
◆材料 我的家乡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山村,隶属“湄水镇”。那里林木茂密,山青水秀,风景宜人。村庄座落在山坡下,背北向南而建,村前是清澈见底的湄水河,总是不知疲倦地流淌着。村前河中一片沙洲,是我和儿时伙伴经常嬉戏的地方。
◆根据材料和“湄水镇地区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地形名称:A是______、B是______。
(2)作者文中描绘的村庄最有可能是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村庄中的 ,
(3)湄水镇有哪些自然资源?(任意说出两种可) 。
(4)如何使湄水镇进一步发展,大家纷纷向镇政府进言献策。
◆①引进人才,发展教育和科技;②多修公路,发展交通;③进一步发展旅游业;④发展煤化工工业;⑤扩大果树种植面积……
◆假如你是湄水镇的镇长,你将把哪一条建议放在第一位?为什么?(或许你另有新的举措,请说出来,并陈述简要的理由。)
◆评析:本例设置的情境非常亲切、富有感染力。寻找作者文中描绘的村庄就好象是一个小小的地理之谜;了解村庄所在地区的地理事物就是和作者一起回忆美丽、可爱的家乡,“湄江镇经济发展的策略”等问题,属开放性创意题,不论什么样的答案,只要说理合乎情理,都可认为是正确的。[案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0年学业考试指导书创新题)
◆材料:行进在横断山区的深山峡谷之中,但见满眼的大山高耸云天,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波涛。在这崎岖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傈族同胞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傈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为了在大地上立稳脚跟,具有坚忍不拔性格的傈傈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1)“千只脚落地”的建筑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地形 。
(2)说说你家乡的民居有什么特点?主要受什么自然条件的影响? 略 。
(3)阅读了这段文字,你是否产生了疑惑不解的地理问题?请写出两个。
①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的地形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②傈傈族人在极其险恶的地理环境中是怎样生存和发展的? ★★★09年娄底市试题的体现
试题28题第4小题、29题第4小题、30题第5小题等都有较强的开放性,或结论开放、或条件开放、或结论和条件都开放。整卷开放性试题为12分。 28.阅读地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0分)(1)读甲图,①国文物古迹的分布有什么特征?(2分)
(2)读乙图,②国地形是怎样分布的?(2分)
(3)②国境内修筑P、Q两条铁路,哪一条修筑难度大?为什么?(2分)
(4)假如你有机会去①、②两国之一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国家?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 )◆四、重视阅读“材料和地图”的能力考查。
◆目前学业考试命题越来越多地利用鲜活的材料或直观的图像设计试题情境。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或地理图像,从中提取、分析、整合有用信息,获得正确结论。这对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典例赏析[案例]下面是关于美国某汽车制造车间的描述:“许多零部件是由韩国提供的,钢材是用巴西的铁矿石炼制的,制造轮胎的橡胶来自泰国,部分工人来自墨西哥”,这说明了:
A.美国缺乏铁矿石
B.美国缺乏独立生产汽车的能力
C.墨西哥工人技术水平高
D.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评析:分析材料提供的信息,就可以正确选择,不必要死记硬背。[案例]读湖南水系及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探究学习小组开展以“保护洞庭湖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活动,他们在湘江上游放置了一些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漂流瓶(如上图),试问此漂流瓶可能会漂经哪几个省辖城市,然后进入洞庭湖?
(2)读图①、图②可以看出,20世纪中期洞庭湖的面积比17世纪中期 _____(大、小),请根据图②信息,从人为因素解释其原因。
◆评析:只需读图获取信息答题即可。[案例] 1月16日,某旅游团乘飞机从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飞往巴西首都巴西利亚(①→②)。据此回答1—2题。(2010年学业考试指导书创新题)
1.下列地形区中,飞机沿途没有飞越的是
A.安第斯山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拉普拉塔平原
2.临近巴西利亚时,飞机降低飞行度,机上乘客俯瞰大地风景,可能观赏到
A.稀树高草,遍地葱绿
B.草原枯黄,一片凋零
C.千里戈壁,黄沙广布
D.水田遍布,稻谷飘香[案例]中央电视台2008年摄制的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主要记录了湄公河沿岸国家人民的生活情景……回答1——2题。 。(10年学业考试指导书创新题)
1.湄公河号称“亚洲的多瑙河”,获此称号主要针对湄公河的什么特点而言
A.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B.是亚洲最长的河流
C.是亚洲流量最丰富的河流 D.是亚洲航运最发达的河流
2.湄公河和其它许多河流,奔流在中南半岛的群山峡谷之中,向南流入海洋,构成了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的壮丽景观,这种景观具有的特征是
A.高原辽阔,雪峰连绵 B.平原壮美,一望无际
C.丘陵广布,溪水北流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案例]一位美国人,他耕种的地比我们这里1000个人耕种的地还多。一天,他来到中国旅游,并看望他的中国朋友,他的朋友非常羡慕他:“你种了那么多的地,还有时间出来玩,真是太厉害了……”你认为美国农民朋友“厉害”的原因是什么 (2010年学业考试指导书创新题)
A.耕牛很多
B.雇用了大量的外籍农民工
C.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可自然
D.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案例]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略图,回答1——2题。(2010年学业考试指导书创新题)
1.对如图所示四地的景观描述,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是
A.甲地:森林茂密,浓荫蔽日
B.乙地:草原嫩绿,牛羊成群
C.丙地:耕地广布,麦穗飘香
D.丁地:山青水秀,游人如织
2.该省级行政区风光绮丽,旅游业发达,可供游人欣赏的旅游景观是:①草原风光 ②竹楼村寨 ③沙漠探险 ④沙滩椰林 ⑤马头琴演奏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09年娄底市试题的体现
试题设计了较多的情境,包括文字的、图像的或文图结合的情境等。一方面,有趣的情境,可以很好地扣击学生的心弦,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促使学生从情境材料中提取、分析、整合有用信息,获得正确结论,重视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如选择题1、2、7、12、15等小题,综合题27、28、29、30、31等小题引用的情境材料非常新颖、设计的情境非常合理,使学生耳目一新,倍感有趣。30.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我国将在天津建设“长征5号”系列重型运载火箭生产基地(这种新型火箭体积十分庞大,无法用汽车、火车运输),在海南省文昌(如图)建设航天发射基地。天津制造的“长征5号”重型运载火箭将来直接运往海南文昌发射。
◆(1)将“长征5号”重型运载火箭从天津运抵海南文昌,选用哪种运输方式最合适?(2分)
(2)如图,与台湾省隔台湾海峡相望的省级行政区是 。(2分
(3)从天津乘船到海南省海口市,依次经过的海和海峡有哪些?(2分)
(4)说出图示数码所代表的铁路干线的名称:(至少一个)
。(2分)
(5)青岛承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部分水上比赛项目。奥运会期间,某外国运动员在青岛参加完比赛后,想去上海、南京、济南等地旅游观光,最后到达北京游览并和本国其他运动员汇合。请你为他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线路,并对你设计的线路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可乘坐轮船、火车、飞机等,不走重复路线)。(4分) 31.阅读材料和地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某旅行团3月初从雅加达开始旅游,然后北行,依次经过曼谷、香港、北京、哈尔滨,到达雅库茨克。历时半月结束行程。(如左图)(1)旅行中游客的着装会有何变化?(2分)
(2)在雅加达旅游时,“雨具”是游客每天都必须随身携带的东西,这是为什么?(2分)
(3)某游客在此次旅行过程中拍摄了一些照片,下面两张照片(长城和天坛)拍摄于同一个城市,你认为拍摄地可能是:
。(2分)
(4)抵达曼谷,游客们发现餐桌上每天的主食是当地人很喜欢食用的 。(2分)
(5)3月7日旅行团抵达香港。请简要分析此时的天气对旅游活动的影响。(2分)◆五、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典例赏析
[案例]挑战自我---了解事件,体悟生活中精彩的地理。(2006年娄底市31题)
◆材料:据报道,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袭击泰国普吉岛时,来自英国的10岁小女孩蒂莉·史密斯正和自己的母亲在海滩上游玩。此前不久,蒂莉正好在地理课上学习了有关海啸的知识,因此当第一波很小的海啸波浪抵达海岸的时候,蒂莉意识到更大的海啸波浪既将来到,会将海滩和低地上的建筑物彻底淹没。于是她跑到母亲跟前,告诉母亲她们即将面临的危险。母亲听后,立即向海滩上的100多名游客发出了警告,游客们纷纷离开海滩,撤退到了高地上。当他们刚刚抵达高地时,只见惊天海啸奔涌而来,一瞬间眼前海滩就成了一片汪洋,将那些逃生的游客惊得目瞪口呆。
(1)对“英国10岁小女孩救出100多名游客”这一事件,你能感悟些什么?
(2)结合你的亲身体验,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生活或生产中是多么的有用!(最好列举亲身体验的生活实例)
(3)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丰富多彩,如俗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生动地描述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夏季昼夜温差大的特征。请你写出一、二句类似的俗语或诗句。◆评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典型题例。 以“英国10岁小女孩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救了100多名旅游者”的生动事例为切入口,紧密联系学生的真实感受、亲身体验和生活实际,要求学生“谈感悟”、“举应用地理知识的实例”、“写生活中的地理诗歌”等等,让学生感受地理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到地理知识是多么的有用,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案例]31.角色体验(6分)(07年娄底卷)
动物法庭第一案
◇“动物法庭”成立后收到的第一份起诉书——全体动物状告人类。原因——人类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肆意捕杀动物,使动物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
◇“庭审”开始了……原告方动物代表老虎对着扩音器大吼一声率先发言:“我代表我们老虎及所有的走兽指控人类乱砍滥伐、破坏山林,使我们无家可归,更有甚者,还肆意捕杀我们,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存。”
◇鱼接着发言道:“人类为了自己的方便,竟将污水直接随意排放,污染了江湖海,使我们鱼类和各种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我们忍无可忍,为此提出强烈抗议。”老鹰随后也说:“现在的空气污染太严重了,我每次出门,飞过城市上空,向下一看,地面总是一片朦胧,而且呼吸也感到不畅。”
◇鹰说完后,乌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人类啊,你们该醒醒了,看看现在的环境——我们共同的环境,都成什么样子了!昔日的青山,现在变成了荒岭;昔日的清流,现在是多么的浑浊;还有那土地的沙漠化,遍布城乡的‘白色污染’……这一切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多么可怕!
◇听完了动物们的慷慨陈述,被告席上的人类代表全都低下了头……(1)假如你是动物法庭的审判长,你会怎样判决这件案子?
(2)分析思考各动物代表发言所提到的环境问题,说出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主要表现为 ;在众多的城市里主要表现为 。
(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请问你平常可采取哪些行动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珍爱自己的家园。
◆评析:本题材料反映的事实是发人深省的,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关爱身边的环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同时,本题答案是开放的,学生答题有自由想像、思考的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大有裨益。30 .学以致用(7分)(08年娄底卷)
★材料:电视剧《桔子红了》拍摄的场景:我国某地一个山青水秀的村庄,一条清清的小河蜿蜒流过,小河边的山包上长着漫山的桔子树,红橙橙的桔子压满了枝头,桔子红了、熟了……山脚桔园的小屋外面,两个人仰望着满山丰收的桔子树,快乐地谈论着:
人物甲:“桔子又大又甜,看来这里很适合它们的生长。”
人物乙:“是啊!只是果园的品种太单一了。”
人物甲:“我们可以在附近多买几座山,栽种一些苹果树啊!”
人物乙:“真是个好主意!”
(1)请判断电视剧里的“村庄”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2分)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人物的对话里有一处明显的科学错误,请找出这处错误,并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加以解释说明。(3分)
(3)影视工作者拍摄的电视剧《桔子红了》,出现了地理科学知识方面的错误,对这件事情你有何评价?有哪些感悟?(2分) [案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0年学业考试指导书创新题)
◆材料: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全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耗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1)假如你是国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行政官员,针对我国每年大量消耗森林资源,生产和出口一次性筷子这一事实,你会提出制定什么应对的策略?
(2)日本进口一次性筷子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悟?
(3)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请问你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哪些有益的行动? ★★★09年娄底市试题的体现
◆首先,试题的“人文性”大大增强,突出以人为本,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具体表现:
(1)题干语言亲切友好,温馨励志,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摒弃命令和苛求。
(2)试题语言生动活泼、审美性、文学性强,富有亲和力;情境材料行文流畅,表达地理事物的思路简捷、条理性强,环环紧扣,具有逻辑美感。
(3)地理图表简洁、清晰、美观,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4)选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突出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高尚人文精神的培育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5)重视试题“情境”的设计,以“境”载情、引情、激情、育情,感染学生,激发兴趣。
(6)从内容上看,试题生活化、个性化、地方特色明显,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从表现形式看,试题图文并茂,题型灵活多样,命题切入角度新颖,有利于吸引学生求知的眼光。◆其次,试题加强或渗透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和教育。表现为:
(1)在试题内容中渗透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使考查知识和情感有机融合。如29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当地农业,渗透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
(2)直接考查学生的情感或态度或价值观取向。此类题一般以对生活中某一蕴含丰富情感因素的地理事例谈感悟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人生,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六、试题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赋予试题浓厚的时代气息,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剖析时政热点问题,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学业考试命题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关注全球各地自然与社会层出不穷的热点问题
◆巧用这些时政热点材料,与教材相关重要内容融合到试题中,让学生学以致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典例赏析◆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甘肃酒泉(北纬39°44′,东经98°31′)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回答1-2题。(2010年学业考试指导书创新题)
13.酒泉位于五带中的
A.热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南寒带
14.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大约是上图中的
A.夏至点附近
B.冬至点附近
C.春分点附近
D.秋分点附近
★★09年娄底市试题的体现
◆试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对“科学发展观、北京奥运会、奥运圣火传递、甲型H1N1流感”等热点问题,都巧妙地融合到试题中,让学生学以致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2009年3月,甲型H1N1流感首先在北美洲的墨西哥暴发疫情,然后迅速蔓延到全球各地。截至6月3日止,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共计出现1741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回答21—22题。
21.下列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德国 B.法国 C.巴西 D.日本
22.根据世界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判断全球最难以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大洲是
A.南美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南极洲★学生答题典型错例分析 ★复习备考策略1、从培养地理兴趣入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其一,巧妙联系,使地理与生活互相融合。
其二,进行“生活化”题例的训练。 [案例]
材料:小悦家住娄底市,就读于娄底市某中学。小悦爱好锻炼,每日清晨坚持晨跑……回答1—2题。
1.小悦坚持每日大致“天亮”时分即晨起锻炼,那么下列四天中,小悦起得最早的一天是
A.3月22日 B.6月22日
C.9月22日 D.12月22日
2. 如果遇上下雨天,小悦只能在室内锻炼。仅考虑“下雨”因素对小悦晨炼的影响,下列四个月份中小悦可能在室内锻炼的天数最多的是
A.6月 B.8月
C.10月 D.12月2、落实“双基”,“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重点!)
3、注重读图分析能力和从图表、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训练。
(1)要教会学生读图;(读图答题)
(2)教会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材料答题)
◆ 4、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地理课堂要求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或生活体验,设置探索地理科学知识的“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究,鼓励学生多想、敢想,养成求新、求异的思维习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相反,切忌教得过死,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走,严重约束学生思维,囿于固定的答案,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质。5、关注热点,强调应用。
◆关注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补充有关内容,并与教材主要知识合理地建立联系。(重点观注①②③④……!)
注意:
◇确定热点:①与乡土地理和学生生活相关的热点;②多年的热点、长期的热点;③国家科学发展、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④国际上与地理有关的重大时政事件。
◆太前沿、太大的(如国际政治问题)、和现实生活联系不太密切的可不考虑。
◆千万不要离开教材相关知识去过度地追求热点,也没有必要占用太多的时间,因为试题只是借助“热点问题”提供一个较新的情境资料,所要考查的知识点还是在课本上。6、加强乡土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让学生在熟悉的乡土地理环境中,迁移运用已学的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等解决具体问题。乡土地理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会让学生感到地理非常亲切、真实,增加学好地理的兴趣。7、其它技巧
(1)适当进行地理试题答题方法、技巧的训练。
首先,是读题、审题训练,关键是认真、细致。其次,是有效地获取答题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重组应用,并联系相关知识组织答案。再次,答题语言要简洁、规范,正确地使用地理述语等。
(2)认真用好娄底市《2010年地理复习指导书》。
(3)对近两年娄底市的初中地理学业考试题进行适当的分析。
(4)<中地参>2009年1——5期//
“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学业考试创新题设计”
45.阅读材料和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某旅行团3月初从爪哇岛(雅加达、日惹等地)开始旅游,然后依次北行,经过曼谷、香港、北京、哈尔滨,到达雅库茨克。历时半月结束行程。(如右图)
(1)旅行中游客的着装会有何变化?
(2)抵达曼谷,游客们发现每天餐桌上的主食是当地人很喜欢食用的 。
(3)3月7日旅行团抵达香港。请简要分析此时的天气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4)某游客在此次旅行过程中拍摄了一些照片,选出几张和我们分享。请你分别找出这几张照片可能的拍摄地。42.举世瞩目的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结合材料和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2008年北京奥运会选择天津、秦皇岛、上海和沈阳作为奥运足球比赛的分赛场,青岛将承办部分水上项目的比赛,马术比赛则全部放在香港进行。(1)为了保证有一个“晴朗奥运”,气象部门制定了人工消雨方案。读北京气温和降水量图,说明采取这种措施的原因。
(2)青岛某化妆品厂专为黑种人生产了防护霜,该产品会受到来自下列哪一国家参赛队员的欢迎? 。
A.埃及 B.尼日利亚 C.法国 D.韩国
(3)小悦在沈阳看完足球赛后,若乘火车赶往上海观看另一场比赛,依次经过的铁路线是 。
(4)某外国运动员在青岛参加完比赛后,想去济南、上海、南京等地旅游观光,最后到达北京游览并和本国其他运动员汇合。请你为他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线路,并对你设计的线路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可乘坐轮船、火车、飞机等,不走重复路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