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
教学目标:
1.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
2.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3.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4.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
难点: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笔记本、纸、笔、学案(有老师发给学生)。
2.教学器材:试管(长18cm(Ф1.8cm)10支、酒精灯2盏、温度计(0~100℃)2支、托盘天平(带纸、带砝码盒)、火柴、药匙1~2把、手纸、烧杯(250mL) 2个、量筒(100mL、50mL、10mL)各1只、石棉网2块、玻璃棒2根、平底烧瓶(50mL)1个、铁三脚架2个、乳胶管1根、带导管的单孔胶塞1个、抽气筒1个。
蒸馏水、硝酸钾固体、食盐固体、蔗糖固体、碘单质、无水酒精(密度0.7893g/cm3)。
教学设计图示:
教学设计过程:
新课导入:假如一种物质能溶解在水中,你可能会问:“它能溶多少?”。我们能不能定量的表示物质的这种溶解能力呢?
演示实验:室温下(20℃左右)用两只250mL的烧杯,各取100g蒸馏水,分别加入10g氯酸钾和10g食盐(10g氯酸钾和10g食盐是事先称好的),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氯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食盐溶液中的溶质全部溶解。
结论:氯酸钾和食盐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的溶解能力比氯酸钾强(或氯酸钾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差)。
教师:由此可以引出一个概念—溶解度(板书:溶解度)。它可以定量的表示(或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指导学生阅读: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P32看第三自然段(给1分钟).
教师:在溶解度的概念中,有四个要素,请同学们说说有哪四个要素?
学生:在一定的温度下,在100克溶剂中。
学生:达到饱和状态时。
学生: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教师:(板书: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的四个要素)“100克溶剂”,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时,一般指的是水。“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因质量的单位是克、千克、吨,在这里特指“克”。因此,固体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或者说:“…达到饱和状态时最多溶解溶质的克数”。
指导学生阅读:请看课本P32第五自然段并回答书上的问题,做在书上。(给1分钟)
教师: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大小呢?那么,我们就要看看固体溶解度中的四个要素,哪些量可以改变,哪些量不能改变。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到这所用的时间大约为5~6分钟)
提出问题: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建立假说:根据已有的经验,我们猜测:
猜测1:固体溶解度可能与温度有关。
猜测2:固体溶解度可能与溶剂的不同有关。
猜测3:固体溶解度可能与溶质的不同有关。
猜测4:固体溶解度可能与压强有关。
…
设计实验方案并讨论实验方案:
将你列出的变量和班里同学列出的变量进行比较,加入你未列出的。
从你们列出的变量中选出一个做实验(以组为单位)。
根据你们的选择,决定怎样实验?
如果选择不同的温度,你可以在20℃、30℃、40℃、50℃、60℃实验,取水10毫升,取硝酸钾10克。注意是水浴加热。主要比较溶质未溶解的量的多少。
如果选择不同的溶剂,注意溶剂的量和温度要相同。溶剂水取10毫升,取无水酒精12.6毫升(质量约为10克)。溶质取碘和其他别的物质0.2克。比较溶质谁溶解的多谁溶解的少。
③如果选择不同的溶质,注意取水10 毫升,温度要相同(一般取室温),溶质均取4 克。比较溶质谁溶解的多谁溶解的少。(这是溶质本身性质的不同,即内因不同的缘故)
④如果选择压强,取水20毫升,溶质8克于平底烧瓶中,振荡溶解后,盖上带导管的单孔胶塞,用乳胶管连接抽气筒。记录时,应当按抽气次数来记。看溶质的量是否有所变化。
(4)无论你们选择哪个变量,至少安排三次平行实验,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到这用约10~13分钟)
4.进行实验检验。每组必须先完成一个变量改变实验。只是定性说明,不具体称量。实验时,应当注意安全。
写出实验的简单步骤。(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并做好分工)
填写数据记录表:(组里有专人负责填写)
控制的变量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结论
(5)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看看与你们的猜想是否符合。(到这用约17~19分钟)
4.与同学进行交流,补充和完善实验设计和结论。(到这用约7分钟)
你们发现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_____)
教师: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内因(物质本身),也有外因(溶剂、温度、压强)。通过今天的探究活动,同学们会对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更深的了解,对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有进一步的体验。
教师点评:
本节课的安排是直接切入正题。教师在实验方案的讨论和实施过程中能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不可操作性,使实验的目的性更强。但又不把学生限制的太死,给学生一定的灵活度和较为宽松的实验环境。小组里的同学应当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这对学生来说,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步骤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本节课在这两点上的讨论是较为充分的。本节课对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等又是有一次很好的锻炼和培养。本节课的不足是时间太紧,使有些问题的讨论还是欠充分。学生在组里的表现不可能是随心所欲,因同一组的学生想要做的实验内容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但这一点不能满足学生,必须要少数服从多数。因此,这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