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技能 观察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科学观察包括明确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观察和形成结果四个基本步骤。
2.掌握科学观察的简单步骤和一般方法,并能运用到对身边的小动物的观察活动中。
3.在观察活动中,培养有目的、有计划、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4.初步意识到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观察能让观察活动更加有效。
教学重点
对观察方法的学习,掌握科学观察方法的一般程序是由明确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观察、形成结果等四个基本步骤组成的。
教学难点
在实施观察时能做到按照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秩序地实施观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再现:
琪琪和波波到公园游玩。他们被水池里的鲫鱼吸引住了。琪琪发现鲫鱼在游动的时候,身上的鱼鳍总是在摆动。波波也对鱼鳍产生了兴趣。
鲫鱼身上有多少鱼鳍?
我们要知道鲫鱼身上有多少鱼鳍?我们应该对鲫鱼进行细致的观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探究技能 观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
出示:探究技能 观察
思考,回答。
通过情景再现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观察?
观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技能,是搜集科学事实、了解科学现象的基本途径,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二、方法学习
以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为例,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
(一)明确问题
例如,以观察麻雀为例,麻雀身体有哪几部分,每一部分有什么特征?
我们采用观察的方法,麻雀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头上有眼睛和喙,躯干上外披羽毛、1对翅膀和1对足、尾。
(二)制订计划
在制定计划时,要确定观察的目的、对象、方法、手段、步骤以及使用的工具和记录方式等。
以观察麻雀为例。
观察目的:了解麻雀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征。
观察对象:麻雀
观察方法:眼看、手摸等
观察工具:放大镜
观察步骤:先整体观察麻雀的身体外形,再从头部往尾部进行局部观察。
记录方式:简单文字描述,并结合简图。
(三)实施观察
按照计划实施观察。
我们可以参照以下步骤进行观察,观察必须真实和准确,要把观察到的事实仔细地记录下来。
(1)让动物在自然状态下自由活动;
(2)观察动物身体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3)观察动物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4)按照从前往后、自上而下的顺序观察动物身体每个部分的特征。
注意:观察过程中,要爱护小动物!
(四)形成结果
观察结果
记录:XX
通过观察,我发现麻雀有以下外形特征:
1.麻雀的嘴短粗而强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
2.全身披羽毛,用喙捕食、1对翅膀、1对足。
3.麻雀的上体呈棕、黑色的斑杂状。
4.身体分为头、躯干、尾。
5.头上有眼睛和喙。
6.麻雀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家燕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
(五)分享与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
和同学分享你的研究问题、观察计划,互相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技能训练
在校园寻找一种小动物,运用学会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在观察时,可以借助放大镜了解细节。
学生分小组活动。
思考、实验、讨论、总结。
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了解观察的方法。
通过活动了解根据计划,实施观察。
课堂练习
一、判断
1.在观察时,细小的部分不容易用肉眼看到,可以用放大镜。( )
2.记录观察的结果可以用简单文字描述,并结合简图。( )。
二、选择
鲫鱼的尾部有( )个鳍。
A.1 B.2 C.3
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练习习惯,不断巩固所学。
作业布置
课后到野外、家中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做好记录。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观察的方法,知道了科学观察包括明确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观察、形成结果等步骤。在观察的过程中要爱护小动物,要真实地记录科学事实。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总结课堂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
板书
探究技能 观察
明确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观察→形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