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课 插插接接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课 插插接接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01 16:5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戴河区实验小学 三 年级上册 美术 学科教学设计
设计者:学校 实验小学 教师 耿惠
教 学 内 容
单元主题:手工 课题:插插接接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基本的纸片插接技巧,利用纸的特性设计不同的基本形进行纸片插接,制作出有创意的立体造型作品。
2.学生将通过观察、分析和插接,研究纸片插接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3.增强创意与纸工制作能力,领会美术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基本的纸片插接技巧,设计制作出不同形式的立体造型作品。
有创意的进行纸片插接,插接的牢固程度及设计意图的表达。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范作,剪刀,各种卡纸等。
学生:剪刀,各种卡纸等。
课 时
1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二度设计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
学习《插插接接》这节
课,请三组的同学先来 和同学们来分享下你们在课下了解到的相关知识——
出示雕塑图片
提问:这座雕塑是什么造型插接在一起的?
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解
(展示“百宝箱”、雪花插片玩具、多媒体图片)
生---a这是我们上节课做的“美术百宝箱”,盒子里面的隔板就是用的插接的方法,我给大家演示下;
b这是我们玩过的玩
具“雪花插片”,每片
片花片是都有几个插
口,把它们相互插到一
起,就可以做出各种各
样 的造型,这是我做
的小蜗牛,大家看,像
不像?
c我给大家带来了一
组幻灯片:榫(sun)卯(mao)结构,是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lin)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榫卯技术在宋代达到巅峰,一整栋大型宫殿成千上万的构件,不靠一枚钉就能紧紧扣在一起,非常了不起。每当榫卯构件受到更大的压力时,就会变得越牢固。 古老的木构建筑可以经历多次 地震之后依然安然无恙。
木构件中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简单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榫卯结构就属于插接法。
榫卯结构广泛用于建筑,同时也广泛用于家具。榫卯家具接合强度高、稳定性好,经久耐用,且外表美观。
学生回答


组织学生课前预习、积极准备,课堂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掌握知识。
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路
新授
出示范例作品“好多鱼”
提问:“好多鱼”是怎样插接到一起的?
(教师示范讲解)
教师总结:我们在制作时, 根据作品的需要在造型卡片上剪一个或几个插口,注意不要剪得太深!两个插口垂直插到头,这样才能让纸片连接的更牢固
提问:它能稳稳的立在这 里,为什么?
教师总结:几条“大鱼”首尾插接到一起,放在下面作为稳固的基座;剩下的鱼再按照从大到小,从低到高的顺序插接到一起。(出示分步制作图片)
总结: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
师---还有一个稳固的原因,谁想到了?
生---用卡纸制作
师---对!老师选择了有厚 度、硬度的材料:卡纸或纸板。
材料:卡纸 纸板
板书: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
卡纸 纸板
师---还可以制作这种插接造型的:(出示图片:单独一个造型的,如鸟、长颈鹿等;带底座的:井字形底座、三角形底座、折线形底座等)
师---同学们也来创作一件插接作品好不好?
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的作品:
(出示学生作品图片)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制作一件插接作品,做之前商量下:你们要做什么造型,组长给每个组员都分好工。
学生观察、分析并回答
学生回答
生动直观地展示范例,能让学生更加直接的掌握创作的技巧.
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创作欲望。
明确创作目的,做到全员参与,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实践探究,创作体验
制作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彩 色卡纸,设计剪出不同的造形,运用插接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立体造型。
可以给作品取一个 好听或有趣的名字。
制作时注意安全,小心使用剪刀。
教师辅导
学生按要求创作
对创作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更出色的作品。
作品展评
师生从造型、制作方法等方面做出点评,提出建议。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增强他们的创作表现力。
板书
设计




插插接接
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
卡纸 纸板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插接这种纸艺形式,并对插接艺术产生兴趣,了解插接的结构及基本的变化手段,尝试着设计并制作一组插接的纸艺作品。通过设计和做活动,培养学生感受、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插接的形式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但如何利用这种形式创作出生动的作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开始,学生在课下搜集的关于“插接”的材料在课上进行了展示,孩子们尽管有些紧张,但展示的积极性很高,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座的同学们听得也很认真。制成幻灯片的榫卯知识的讲解,对学生拓展思路、开阔眼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榫卯知识并不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但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学生应该有所了解。再讲这一课的话,榫卯知识由我来详细讲解,从榫卯历史的发展、辉煌,到它神奇得精巧性和强大的抗压能力,都要展示给学生。榫卯——这一中国木结构的伟大创举,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够喜爱、发扬,乃至传承。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我出示了一组插接风格的城市雕塑图片,让学生分析组合插接的造型是什么,一方面起到了开阔视野的作用,另一方面引出教师范例的展示。本来按教案的设定,从这个环节开始,要引导学生分析“好多鱼”的插法,然后总结、示范讲解插接方法,再引导学生观察“好多鱼”稳固的原因,然后总结插接形式:上小下大、上轻下重,还有材料的选择;再出示图片,讲解其他几种类型的插接。结果从出示范例开始,由于紧张就遗忘了后面的环节!只好讲了一个插接的方法衔接下去,这时却突然记起:忘写课题了!断电的那一刻,更是雪上加霜!后来的环节完全是临场发挥。教学环节的缺失,知识点的遗漏,导致的后果就是多数学生在创作时没能准确地掌握插接的方法,插接的类型单一。令人欣慰的是,三组和七组的作品:《手拉手》,《动物园》,造型既美观又有新意,尤其是《动物园》,每只动物身上的各个部位都运用了插接的方法,在制作时还注意了大型动物与小型动物身体比例的差异,造型生动、形象,而且同学们还创设了动物园的情境,让几种动物置身其中,趣味十足!(这个方法本该在我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讲解的,可是我忘了!孩子们仅通过欣赏图片就创作出了这样的作品!你们太聪明了!老师很惭愧啊!)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感到学生张扬个性的方式充分自由地表达情感、情绪于创造之中,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和表现的动力。
本次课堂上的失误,纠其原因不外是近几年展示公开课次数较少,临场心理素质较差,仅适应了小课堂教学。今后要多多锻炼自己,多积累!多沉淀!
备注:每单元必须有一课时的同课异构,校本作业要求写清楚来源(课本或练习册)、页码、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