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04 12:0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一.选择题
1.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 ( )
A.表示该地区不出生婴儿
B.表示该地区出生率等于零
C.表示该地区死亡率等于零
D.表示该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2.目前,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
A.亚洲 B.南美洲 C.非洲 D.欧洲
3.某地区人口数为280万,土地面积为560平方千米,则该地区的人口密度为 ( )
A.0.5人/平方米 B.2人/平方米
C.5000人/平方千米 D.0.002人/平方千米
4.世界上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一般分布在 ( )
A.气候湿热的平原地区
B.温带湿润的平原地区
C.气候凉爽的高原山区
D.世界著名的平原地区,如亚马孙平原
5.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是 ( )
A.寒带气候分布的地区
B.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
C.温带海洋气候分布的地区
D.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6.图1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与死亡状况,你认为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分别是 ( )

①④ B ③② C ②① D ④③
7.图2是在印度拍摄的照片,其反映的主题是 ( )

人口和粮食问题 B.人口和住房问题
C.人口和交通问题 D.交通和住房问题
8. 2015年10月,中圉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国家实施这一政策是为了积极应对 ( )
A.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B.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C.我国人口过少的问题
D.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9.世界人种是依据以下哪些方面特征来划分的? ( )
A.肤色、眼色特征 B.毛发、头型特征
C.脸型、头型特征 D.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10.下列四个地区中,以白色人种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地区是 ( )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东南亚
C.东亚 D.欧洲西部
11.丽丽同学到某地旅游,她发现当地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呈波状、色浅,鼻梁高,嘴唇薄。丽丽同学旅游的地方可能是 ( )
A.非洲南部 B.欧洲西部
C.亚洲东部 D.亚洲西部
1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选用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是每一个爱美之人必须考虑的,因此化妆品生产厂家需要预测市场而配穷生产。”据此回答:某跨国化妆品公司研制一种适合黑种人使用的化妆品,在下列国家中可以找到销售市场的是 ( )
A.埃及 B.日本 C.南非 D.英国
13.因纽特人属于 (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人种
14.有关人种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深
B.非洲黑人头发卷曲与非洲的气候无关
C.北欧人鼻梁细高,利于夏季散热
D.黑种人肤色黝黑与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有关
15.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连接正确的是 ( )
A.黑色人种—非洲北部
B.白色人种—欧洲
C.黄色人种—非洲中部
D.混血人种—亚洲中部
二.读图题
1.读图4“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问题。

(1)亚洲人口最多的是____人种,欧洲分布最广的是____人种。
(2)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人属于____人种,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北部分布的是____人种。
(3)生活在北回归线附近的人主要是____人种和____人种。
(4)在人类发展早期,黑种人主要分布在____洲,白种人主要分布在____洲,而黄种人则多分布在____洲。目前,世界人种的分布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____所致。
2.读人口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图3为1998-2014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变化趋势图。

(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大致从____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是____。人口老龄化会给我国带来____、____、____ 一等问题。

答案:
一.1.D 2.C 3.C 4.B 5.A 6.C 7.C 8.A 9.D 10.D
11.B 12.C 13.B 14.D 15.B
二.1.(1)黄色 白色 (2)白色 黑色 (3)白色 黄色(4)非 欧 亚 人口迁移
二.(1)计划生育(2)2 000 老龄化逐渐升高 劳动力短缺 国防兵源不足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