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周长》教案
西上庄小学 张亚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测量图形周长。
教学重点: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并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多媒体课件、树叶、线、直尺、皮尺、草稿本、彩笔、课本。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问: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周长吗?你是怎样理解周长这两个字的?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测量图形周长。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
用彩笔描出树叶和数学书的边线。
(一)师:你能一笔画出树叶和数学书的边线吗?
生:当然能了。
师:那我们就画画看。边画边想,你能用什么办法量出这片树叶边线的长度?
学生们马上动手,很快就画出树叶的边线。画完之后,孩子们有的用直尺,有的用软尺,有的用线,有的用绳等工具进行测量,或者自己完成,或者和同学合作完成。
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组织汇报,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方法。然后教师总结,一片树叶边线的总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让孩子们在动感中初步体会周长的含义。
(二)对比辨析,深化理解
1、请孩子们用彩笔描画出各种图形的边线(教材45页第1题,再另外选几幅图,如五角星等)。让孩子们边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描画的过程中提出,这些图形边线的总长度就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2、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桌面的边线并算出桌面的周长;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并算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
师:通过刚才的实践活动,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吗?
师总结:对,我们把一个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3、巩固对周长的认识。
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平面图形?(学生说一个,电脑出示一个)请你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量一量、算一算这些图形的周长,然后同桌或小组内互相检查。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周长,可是“笑笑”却很不服气,想向大家挑战,你们接受挑战吗?(电脑出示数学书45页第3题)
师:在小组里说一说。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
你能得到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
议一议
1.可能有哪些测量方法?你们准备用哪种?
2.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3.小组内如何分工合作?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统一意见
做一做 实际进行测量。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说一说
1.使用了什么测量方法?
2.选择的测量工具有哪些?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测量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展示测量结果。
生:用直尺测量。
生:用绳子量出树叶的边线,再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
生:可以用软尺。
五、当堂训练(书上45页第三题)
六、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七、板书
什么是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