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6 页
2019秋人教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同步选编练习含答案
**八上历史第4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选择题
1、我们纪念新文化运动,是因为它大力提倡( )
A.自强、求富 B.自由、平等 C.民主、科学 D.民族、民权
2、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解放了人们思想
C.维护了民族尊严 D.挽救了民族危亡
3、(2019·湖南)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辛亥革命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方面,成就较为显著的人物是( )
A.李大钊 B.胡适 C.鲁迅 D.陈独秀
5、“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熄了,我应在院中歌唱。”这是溥仪在十七岁时写的一首新诗。这种新诗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主张分不开( )
A.大力提倡白话文 B.恢复帝制,尊孔读经
C.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6、(2019·广西)
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当时中国社会的积弊是( )
A.专制与愚昧 B.封闭与自大
C.落后与野蛮 D.迷信与盲从
7、(2019·浙江)如图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下列对这两次事件看法正确的是( )
A.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图1事件将图2事件推向了高潮
C.图2事件加速了图1事件的步伐
D.都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8、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庶民的胜利》
B.《文学革命论》
C.《狂人日记》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9、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种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写作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0、(2019·湖北)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味,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 )
A.原因 B.性质 C.内容 D.影响
11、从图片或文字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观察下列材料,提取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D.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12、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3、《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如此评论:“……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的观点是( )
A.新文化运动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B.新文化运动促使了民众的觉醒
C.新文化运动反对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D.新文化运动反对大量引入西方文化
14、(2019·山东)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新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狂人日记》 D.《劳动界》
15、《中共党史资料选编》: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这说明(?? )
A.俄国十月革命是五四运动的起因
B.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
C.知识分子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
D.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16、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领导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选举中央局书记
17、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指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该言论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C.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8、中共二大确定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 )
A.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建设共产主义
C.打倒军阀 D.推翻帝国主义
二、非选择题
1、(判断题)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兴起新文化运动。( )
2、(2019·河南中考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但是,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却梦想恢复帝制。他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还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奋起反击,力图“根本之救亡”。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认为新文化运动全方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解除了思想禁锢的知识分子们,开始投身更多的政治活动,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知识分子在此运动中所宣扬的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中国共产党统治的根基。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哪一内容最能反映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回首望去,一个世纪,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近代中国在思想文化上向西方学习的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此举的根本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我国的台湾省现在仍沿用民国纪年,请问今年(2019年)是民国多少年?
参考答案
1---5、C B A A A 6---10、A B D D C
11---15、C B B A B 16---18、A D B
非选择题
1、错误
2、(1)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领域专制思想逆流。
(2)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3)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
3、(1)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新文化运动。
(2)“师夷长技”;维护清朝统治。
(3)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1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