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8 条形统计图(二)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8 条形统计图(二)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2 13:4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条形统计图(二)
【教学目标】
1.学会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2.难点:在“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中,出现单数时,用半格表示1个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吃早餐没有呀,吃的什么?那你最喜欢吃什么呢?
张阿姨准备在校门口开一家早餐店,特意在四(1)班做了一个调查,(出示调查结果)请看她的调查结果,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那么这个调查结果,你还能用其他的图表示出来吗?什么图?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看看今天学习的条形统计图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呢?来看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小声读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最喜欢的早餐
牛奶
豆浆

人数
6
12
24
1.探究一:(理解“以一当二”:1格表示2个单位)
你能将统计结果分别用2个不同的条形图表示出来吗?(独立完成)
对比2个条形图,你发现了什么?(对学)
2.探究二:(理解出现单数时,用半格表示1个单位)
独学——群学——汇报(质疑)。
图1的每格代表( )人,图2的每格代表( )人。
参加调查的一共有( )人,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
讨论:
1)你认为用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
2)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图2中怎样表示呢?
三、展示质疑,点拨提炼。
小组展示讨论交流的结果,其余生质疑提问。
教师点拨:
在条形统计图中,有的时候数据偏大,为了画图方便可以用“以一当二”甚至更多来表示数据。
在“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中,出现单数时,用半格表示1个单位。
四、总结反思,内化提升。
说说本节课你都有些什么收获呢?
【作业布置】
1.观察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
(1)1格代表多少公顷?
(2)2003年造林面积是2002年的多少倍?
(3)你知道植树造林有什么好处吗?
2.观察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
(1)1格代表多少万辆?
(2)我国汽车的产量呈什么趋势?这说明了什么?
(3)你还获得了什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