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案(10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案(10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1 19:4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1.10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第75面及练习十六第1-4题。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教学挂图或课件。



1.口答: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99加1是多少?
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

1.出示主题图。
(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2.教学例1。
(1)数一数。
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2)动动脑。
每组快速数出100个小方块,应怎样数呢?
小组讨论,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3)师:请你从一百往后数,数到一千,你行吗?你们觉得数到什么时候呢?有没有更好的快速的方法呢?
根据学生所说,大家一齐数,教师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算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个或一、十、百)
(4)师:通过刚才数数,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
(5)完成第75页的“做一做”。
提问小结:通过今天的数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1.想一想,填一填。
(1) 二百二百地数,数到一千。
二百、(  )百、(  )百、(  )百、(  )百。
(2)五百五百地数,数到一千。
五百、(  )。
(3) 三百三百地数。
三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
(4)四百四百地数。
四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
2.练习十六第1、2题。学生分组数一数。
3.练习十六第3题。学生用记数器拨一拨。
4.练习十六第4题。分组估一估,数一数。

我们今天学习了千以内数的认识,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呢?




第二课时 千以内数的读写



教材第76面及练习十六第5-9题。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学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不上。
2.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1.中间有“0”的千以内数的读写。
2.发展学生的数感估算的意识。

计数器



1.数数:从387-403,全班一齐数。
2.引导学生读一读 75 86 90 100 51
3.出示第76面例2图,学生数一数,说说是怎样数的。

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
2.教师拨出235。
师:这是多少?请你读出来。
师:这是几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是哪位?
师:怎样读这个数?学生读,师板书:读作:二百三十五。
3.教师拨出304。让学生讨论该怎么读?怎么写?小组合作学习。
① 请1人表演,看有什么发现?
② 把这个数的读写出来。
③ 师:这里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表示什么?
4.教师拨出580。
① 请全班学生在练习上下班写出这个数的读法。
② 请学生核对。说一说这个5表示什么,8又表示什么。同桌互相拨数、认读。
引导小结:像304这样中间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零几;像580这样末尾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几十,末尾的0 都不读。
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出这个数。请一学生读。及时校正。
806  480  521  600
这些数该怎么写?计数器上十位和个位没有珠子该怎么写?组织小组汇报。引导学生小结写数的方法。
6.师生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该怎样读写千以内的数?

1.完成第77面的“做一做”第1、2两题。
2.说一说:806和480的“0”能不能不写?为什么?在读数时这两个零有什么不同?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5-9题,集体评议。

我们今天学习了千以内数的读写,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呢?



第三课时 千以内数的组成



教材第77、78面及练习十六第10-15题。

1.使学生了解千以内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2.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课件、算盘。



出示例3图。
学生猜一猜,这里一共大约有多少个小彩点?

1.现在我们来验证,你会用什么办法?学生讨论如何来数一数?
2.汇报:
(1) 10个10个地数。
(2)100个100个地数。
3.学生就按照大家说的方法一起来数一数。(课件演示:10个10个数一数,100个100个地数,学生跟着一起数)
4.通过刚才的数数,讨论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5.用计数器数数。
(1)认识算盘。
(2)教师在算盘上选择不同的档做个位示范拨563。
(3)学生完成第78面做一做。

1.按照数的组成填一填。
643=(  )+(  )+(  )
960=(  )+(  )
777=(  )+(  )+(  )
2.练习十六第10题。分组读一读,拨一拨。
3.练习十六第11、12题。学生独立试连,集体订正。
4.练习十六第13题。学生独立试做,集体评议,说说你是怎么找出来的。
5.练习十六第14题。学生独立试做,集体评议。
6.练习十六第15题。交流发现的规律,然后试做,集体评议。

我们今天学习了千以内数的组成,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呢?(板书课题)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第82-84面。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挂图:计数器,一个数位顺序表格。(空的)



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学生汇报调查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数据,板书。
1.说一说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
补充说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2.认读公路桥、铁路桥的长度。
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

1.出示例5。
(1)观察例5中的立方体。
数一数: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
(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的)
(2)一个大立方体中有1000个小立方体,这儿有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立方体呢?
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一千一千地数)
(3)小结并板书。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
① 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万位。
② 教师拨一千,学生数一千,直到拨10个一千,学生数一万。
③第三季度83面做一做。
2.出示例6。
(1)学生观察讨论:怎样数最快。
(2)汇报: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有关这个数你还知道什么?
(多请几名学生说,学生可能说出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1.课本第84面的题。
2.用计数器数数,一个一个地数。
①从994-1000;②从9995-10000。(男、女生分组数数,每组数一题)
3.数位顺序表。
(1)说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已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
(2)你通从左往左分别说出它们的顺序吗?
(3)出示数位顺序表格:有谁会填出这张表?
(请一名学生填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
(4)同桌互说记这个表格。

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万以内数的读写



教材第85、86面。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
2.让学生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末尾,中间有0)

计数器、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资料。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情况。记在黑板上。
2.观察这些数据,复习数的组成。
选用一个数据,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这些数同学们都知道它的组成,那你们知道这些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数中有0)这些数怎么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出示例7。
1.先在下面试读这些数。然后交流读法: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末尾的0都不读。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读一个0。
2.读出黑板上的数。
3.完成正比85面做一做。
出示例8。
5.在计数器上拔一拔黑板上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试着写一写。
6.交流怎样写数的。小结:我们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7.完成第86面的做一做。

1.教师报数,学生写数。
7504 8007 9500 3207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二十 五千零四 七千零六十 八千零五十四
(1)写出这些数。
(2)集体评议。
3.同桌拨数,读写。
一同学拨数,一同学在本子上写出这个数的读法和写法,然后再换过来。

本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万以内数认识练习



教材练习十七。

1.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读、写、组成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练习。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知识进行回忆与综合练习。

课件:7张洗衣机价格×3套、幸运52四张题目卡片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几张小卡片



一、回顾整理
师:同学们,“万以内数的认识” 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了哪些知识吗?(让学生回顾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老师板书:读法、写法、组成)
二、系统复习
1.万以内数的写法:
制定一个数位顺序表。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说说数位顺序表有什么作用?
出示洗衣机图片
老师想买一台洗衣机,星期天去家电商场看了看,看中了几款洗衣机。你们想知道这几款洗衣机的价格吗?根据老师报出洗衣机的价格,学生记录在卡片上。
4288 5900 1999 1080 4009 10000 5899
集体订正,把收写正确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万以内数的组成:
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的知识进行介绍洗衣机的价格。
3.万以内数的读法
能不能把刚才写的这七款洗衣机的价格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分分类呢?
学生各自将七张卡片进行分类。
请分法有代表性的同学上台分类。
(①按位数分 ②按数中间是否有0来分 ③其他特殊分法)后进行反馈。
师:现在看来,我们小朋友不仅写数写得好,而且读数也读得非常正确,那么你们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有什么好的诀窍,能读、写得又快又好呢?
小结: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十七
四、全课总结,拓展提高
今天我们对“万以内的数的读写法、组成进行了整理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1.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计数器、教学挂图。



出示例9挂图。
聪聪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电器,聪聪和妈妈看中了四款电视机。任选两种比一比它们的价格。
板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提示:想一想我们千以内不同数位大小数比较的方法。
2.自主探究四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两种电视价格1350和940比较大小,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
小组汇报结果:1350大于940。因为1350是四位数,而940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也就是不同数位的数比较,数位多的数就大。
3.探究四位数与四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两种电视价格1350和1899比较大小,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小组进行讨论:怎样比较1899和1350 的大小?
汇报得出:先比较千位一样大,所以比较百位,1899的百位是8比1350的百位3大,所以1899大于1350。
总结: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4.同学们分组找两种电视价格,然后比较大小。
5.第90面做一做。独立比较,集体订正。

1.练习十八第1、2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2.找规律,填一填。
(1)596、597、(  ) (  )(  )
(2)1720、1730、(  )(  )(  )
(3)5000、5100、(  )(  )(  )
(4)1360、2360、(  )(  )5360、(  )
(5)9999、8888、(  )(  )5555、(  )
3.练习十八第3题。学生分组组数比一比。
4.练习十八第4题。先引导学生理解多得多,少一些的意思,再填表。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 近似数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挂图,练习十八第8题转盘,算盘。



1. 接着数数。
1998、(  )(  )(  )
9997、(  )(  ) (  )
497、(  ) (  )(  )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 996 1008
(  ) > (  ) > (  )
205 306 402
(  ) < (  ) < (  )
3.出示例10的主题图。
图中参加运动会的到底是9985人,还是10000人呢?为什么?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将近100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
小结:我们把9985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0000这个和9985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说说边板书)
2.出示例10主题图比较一下10000和9985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整百、整千、整万数。
3.请你说说身边的近似数,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数。按照教师的要求,先独立想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4.第91面做一做。

1.练习十八5、6、7、9题,学生独立试做集体订正。
2.练习十八第10题。讨论交流可以填哪些数。
3.练习十八第11题。理解多得多和少一些后再填表。
4.练习十八第8题。学生分组转一转,记录下来并比一比。
5.练习十八第12题。学生分组拨一拨,写一写,比一比。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外游戏。组织数学游戏——猜价格
电视节目“幸运52”猜商品价格的游戏大家看过吗?
游戏规则:给你一个提示,比如这个数几千几百的数,然后就开始猜,提示手中的数比你猜的数大还是小。再根据这个提示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第一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一)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 通过熟悉的买电器的生活情景,提出加减法问题,探索口算整百、整千的 加减的方法, 经历交算法的过程。
2.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发展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算法的多样和优化。

教学挂图。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看图。
爷爷去商场买电器,买了一台大电视机,和一台冰箱。
2.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自由说一说
问: (1)爷爷一共花了多少钱?
(2)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
(3)电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钱?
想一想: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1.根据上面的情况,选择一个你想解决的问题写在课堂练习本上,根据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一共花多少钱?各自进行并汇报
板书算式:2000+1000=(  )
那么,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买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
先自己独立想一想,再进行小组交流,讲明白你的想法,听懂他人的想法,选择你想计算的算式。板书算式是:2000-1000=(  )
想一想:(  )个百加(  )个百是(  )个百,也就是(  );(  )个千减(  )个千是(  )个千,也就是(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2.组织活动编题口算活动
用这些整百、整千数来进行一次编题口算的活动 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整百、整千的数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2人一组,从整百和整千数中任意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算式,将算式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3.出示:第95面做一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出示900+600= 9000+6000= 1500-600= 1500-600=
小组活动,解决问题 集体校正
5.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
认真看图,说说图意,自主解决问题。

1.练习十九第2、3题。学生分组提问解答。
2.里填上“>”“<”或“=”。
20+8040+60        5800-8003600-3000
130+70200+20 700-90700-80
1200-2001000+200 500-50400+50
90+50200-60 90-60100-70
3.练习十九第4题。分男女生比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本领?



第二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二)



估算

1.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课本第96面例13主题图



1.口答。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2.观察这两组数字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1000、2000、3000、4000、5000。
第二组100、200、300、400、1500。
3.出示例13情境图。学生看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1.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讨论500元够吗如何解答。
2.学生汇报解法。引358+218=这个算式我们没学过,再次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白:要解决“500元够吗”的问题,不需要准确计算,只进行估算就可以了。
3.学生讨论探究估算的方法。
4.汇报板书:
(1)358+218>500
(2)500-358<200<218
(3)500-218<300<358
所以买这两件商品,500元不够。
5.想一想:700元够吗?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1.练习十九第5题。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九第6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再集体交流。
3.练习十九第7题。学习独立思考完成,再集体交流。
4.练习十九第8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再集体交流。
5.写出两个数之间的整千数 。
1005>(  )>998  2889<(  )<3060  7010>(  )>6997
6.说生活中的估算现象。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要用到估算?在你的生活中,你用到过估算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本领?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