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0 燃烧的秘密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0 燃烧的秘密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2 11:4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燃烧的秘密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在探究活动中,能够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⒈培养学生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兴趣。
⒉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结论。
科学知识目标:
⒈能说出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
⒉能通过实验发现燃烧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燃烧的实验,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指导学生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三、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方法,并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直观生动的语言、图片、影音资料等,把静态的课本材料转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 ??? 在学法的选择上,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创设情境,利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现了“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的教育理念。
四、教学准备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打火机、棉花等演示材料,并为学生准备了打火机、蜡烛、烧杯、石灰水、纸片、木片、布片、镊子等分组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入题。(用时3分钟)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深入探究的动力源于对问题的兴趣。因此课一开始,我先请一名学生与我合作一个小实验:当我把棉花慢慢点燃,这一直观的感受立即把学生引入了问题情境,求知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棉花在燃烧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学生在回味实验后,会从颜色、气味、灰烬等方面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燃烧现象的热情,引出本课课题——燃烧的秘密。这既考察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又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用时20分钟)
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是学生亲历猜想、合作实验、观察现象和共同交流的过程。对此我设计了“两步走策略”。
认识燃烧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
在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活后,我并没有立刻进行实验探究,而是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见到过的物体燃烧时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猜想燃烧时发生的种种变化,最后组织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纸片、布片、木片等材料分组进行实验验证,并做好记录,完成记录表。为保证实验安全有序进行,我向学生出示实验提示,并在实验中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排查各种不安全因素。
物体
火焰颜色
气味
其它现象
纸片
布片
?
木片
?
?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讨论:这些物体在燃烧时发生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为后面进一步探究燃烧的秘密奠定基础。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地予以评价和鼓励。这样师生共同讨论得出:这些物体在燃烧时都产生了热量,都变形了,但是都变不回原来的样子,也就是说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板书不可逆)。从而使学生顺利完成对燃烧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的认识。
2、认识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首先引导学生对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的问题进行猜想,要求学生说出猜想的简单依据,使学生懂得猜想是建立在一定依据之上的,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不论学生猜想正确与否,教师都要予以鼓励,以培养学生大胆思考的发散思维能力。之后指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体现了科学教学的开放性和层次性。为保证实验安全顺利地进行,我向学生出示实验提示,请学生根据提示认真操作和观察。大部分学生都能观察到干烧杯壁上有水珠,对于石灰水的变化要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二氧化碳和水、蜡油等物质,也就是说物体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板书生成新物质)
(三)实践拓展,加深认识(用时15分钟)
首先请学生说一说“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燃烧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能会列举一些例子,为了加深认识,我再出示一些图片来说明燃烧的用途。
接着我用一段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燃烧又会带来哪些危害?”
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燃烧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给我们带来了危害,造成了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预防火灾,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认识了燃烧的利与弊。
最后引领学生以游戏“猜猜看”的方式认识一些安全标识的图片,同时进行安全用火教育,增强学生安全用火意识。
(四)巩固应用,课外延伸(用时2分钟)
首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加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之后请学生用评价表进行个人评价,并要求学生课外继续搜集资料,探索燃烧的秘密。新课标要求“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所以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后续活动,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培养学生浓厚的科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
20. 燃烧的秘密
不可逆
生成新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