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 上册数学教案-4 小数的加减法 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 上册数学教案-4 小数的加减法 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2 14:1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⒈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⒉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算理,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理解知识的本质,发展运算、分析、推理能力,渗透数形结合、化归的数学思想,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⒊体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应用,感受数学魅力和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
自制PPT课件、提供验证材料、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问
⒈微信抢红包情境引入。
创设微信抢红包的情境,男、女分别派代表拆微信红包。
⒉学生口头列竖式计算123+26,复习整数竖式计算方法。
⒊尝试列竖式计算,学生出现不同计算方法。
(1)提数学问题
学生提数学问题。
预设:1.两个微信红包一共多少钱?2.两个微信红包相差多少钱?
(2)估算1.23+2.6。
(3)尝试列竖式计算,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创设微信抢红包的情境把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捕捉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唤起旧知的同时引出新知。通过与整数加法对比,引起认知冲突,提出将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明理握法
(一)探索数位不同的小数加法
1.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学生选择一种方法进行验证。
⑴联系生活,给小数添上单位“元”或“米”进行验证。
⑵数形结合,结合小数的意义,给方格图涂色进行验证。
⑶借助工具,运用计数器结合小数的意义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给学生提供计数器、方格图等三种材料,引导学生验证两种算法哪种正确,在思索、讨论中渗透数形结合、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数学工具等研究问题的多种策略,从本质上理解算理。把算理做透、做厚的同时,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分析、推理能力。】
2.小结提炼。
⑴引导学生小结:验证方法虽然不相同,但都说明计算小数加法时应做到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快速对齐的秘密武器——小数点对齐。
⑵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相同数位对齐的最终目的是让相同的计数单位直接相加。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验证方法,发现只要小数点对齐对齐了相同数位就能快速对齐。】
3.比较整数加法与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比较,发现异同。
【设计意图:沟通整数、小数加法运算的内在联系,发现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算法和算理相同,帮助理解知识的本质,形成更高层次的知识结构。】
(二)探索一位小数与两小数的退位减法
1.两个微信红包相差多少钱?
2.学生尝试计算2.6-1.23。
3.比较中发现添0的道理。
4.验算。
通过验算得出:为了体现数学的简洁美,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得数是小数且末尾有0时可以化简,感悟数学简洁美。
【设计意图:通过对在小数末尾补0的情况展开讨论,完成知识迁移;通过验算方法的呈现,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得数是小数且末尾有0时可以化简,感悟数学简洁美。】
三、内化知识,拓展运用
主题1:微信购物
1.估一估购买两件文具的价格在10-15元之间,可能是哪两件?
2.如果付款时只付一张人民币,应该找回多少元?
主题2:微们游戏。
小卡车,请你来喊停!
主题3:微信留言
微信留言: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提炼算法: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借一当十。
【设计意图:为更好的巩固,创设智慧大转盘游戏,将3组有层次、有趣味的练习融入智慧游戏中。主题1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同时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主题2在培养口算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主题3则通过整理归纳,抽象出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将研发的认知提升为理性的知识。】
四、反思回顾,归纳感悟
师生共同回顾,畅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在回顾知识上收获的同时感悟学习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且让学生“会学”。】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
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
相同数位要对齐
1.23+2.6=3.83 2.6-1.23=1.37
1.23 2.60 1.37
+2.6 -1.23 +1.23
3.83 1.37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