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 土壤中有什么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 土壤中有什么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2 11:53:0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4、土壤中有什么
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么》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的第4课,前面有三课:1.地球表面的地形、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3.岩石会改变模样吗。通过本课的教学,为后面5.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6.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7.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8.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等铺垫基础。
本课相关知识有:
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2.根据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3.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们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4.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5.生物和土壤之间的关系:
(1)土壤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
来源。
(2)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
(3)动物以及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土壤形成的原因。
2. 知道土壤中含有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沙粉、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腐殖质、水和空气以及许多小生物等。
3.知道土壤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土壤的组成成分。
2. 能用沉降的方法分出土壤中大小不同的颗粒。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土壤的组成成分。
教学难点:腐殖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三脚架、酒精灯、铁片、玻璃片、试管夹、滴管、课件等。
学生分组准备:土壤(湿润和干燥两种)、塑料袋、纸巾、放大镜、小汤勺、小棍、塑料盒、烧杯、水、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本课探究问题
1.师谈话:孩子们,我们都生活在农村,到处都是土壤,谁都见过土壤。课前老师布置你们去采集一些土壤。那么,在采集土壤的过程中,你们对土壤了解了多少?(交流:土壤中有水,土壤的颜色有好多种,不同地方的土壤颜色不同,如黄色,红色,白色,黑色等;植物可以在土壤上生长;土壤可以种花种草;土壤里有草根树叶等杂物;土壤里住着许多动物,如老鼠,蚂蚁,蚯蚓等;……)
2.师启发:看来,同学们在采集土壤时就对土壤有了这么多的了解。那么,关于土壤你们想研究什么?(交流)(生:土壤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土壤有什么作用?动物为什么能在土壤里生存?我们为什么能在土壤上种花种草?土壤和动植物有什么关系?不同地方的土壤为什么颜色不同?土壤里有什么?)
3.聚焦问题并板书课题。
师过渡:你们想研究的问题真多。今天,就让我们当一回土壤研究员,亲近土壤,来专题研究土壤中有什么。(课件出示课题)(板书:土壤中有什么)
二、实验探究,寻找土壤的成分
谈话:土壤中到底有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土壤的成分。那么,要研究土壤,首先从观察开始,其观察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纸巾包土壤,会发生什么?
1、用纸巾包土壤,.我们观察纸会发生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记录员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师:请小组内的两位同学取出一些土壤用纸巾包一包,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清纸巾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请记录员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填写在记录单上。组内同学要做好分工与合作。)
2.学生操作实验
3.学生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土壤用纸包后,纸变湿了,说明了土壤中含有水。(板书:水)
(二)、观察土壤,你找到什么?
1、肉眼观察
谈话: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其中一袋土壤,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土壤中有小石子,沙粒,草根,落叶,小虫子……)
2、放大镜观察
为了看清土壤中的细小物质,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进一步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大小不同的颗粒)
3、用手捻一捻土壤,从中你又发现了什么?(其中有粗细不同的颗粒,比较大的小石子,粗细不一样的沙粒等) 请你们取出一些土壤,再把它捻碎按颗粒大小分类,能把它分成几类?【师根据学生的分类板书:小石子,沙(粗、细)、黏土】(师补充说:黏土)
4.我们的同学有不少的奇思妙想,谁能想出有效办法将土壤中粗细不同的颗粒分开?(生说:用筛子、用水冲、放入水中……)
师给予肯定,这里我们一起来进行土壤的沉降实验。那么,要如何做沉降实验呢?(课件出示:将土块放入装有水的容器里,让学生观察讨论,观察到了什么?)
(1)先看老师的示范,接着同学们动手做:将杯子里的土块一次性放入水中,(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新的发现,说明了什么?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2)小结:会冒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板书:空气)
(3)再用小棒在水中充分搅拌,然后将杯子静置在桌上,(问:静置是什么意思?)认真观察一会儿,看看土壤在水中沉降后会有什么现象产生?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及时填好实验记录单,交流)
(4)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沉降实验的样本,让学生观察)孩子们,你们能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奇特的分层秩序?(土壤按颗粒大小先后沉积下来,最上一层是黏土,用竹签挑一点在手上涂抹,会感到是黏滑的、细腻的。其次是沙粒。越是底下,颗粒越来越粗。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的残体。分层产生的原因是因为颗粒大小的比重不同,重的先下沉,在下面,轻的则后沉,在上面。
5.认识腐殖质和盐分。
(1)(过渡语:孩子们,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土壤里有枯枝败叶,有动物的残体,而这些东西在土壤中受到微生物的作用会腐烂分解,变成了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它又是土壤的什么成分呢?)
请注意观察老师给你们做的一个实验:
(2)燃烧土壤。用酒精灯燃烧土壤时,闻到了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什么东西发出臭味?土壤中含有可以燃烧的东西是什么?
(3)讲解:腐殖质。(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板书:腐殖质)(因为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腐殖质,所以燃烧时,会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冒出。)
(4)那么,除了腐殖质,还有没有我们未能发现的其它物质吗?现在老师给你们演示另一个实验:土壤浸泡液蒸发实验。取少量液体滴在玻璃片上,用夹子夹着放在酒精灯焰火上燃烧(要注意来回晃动,让受热均匀),待水分蒸发后出现什么现象——玻璃片上留有白斑。这就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也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我们把这些物质统称它为“盐分”(板书:盐分)
(5)师生总结: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知道了土壤中含有腐殖质和盐分这两种物质,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
(6)课件出示:课本54页方框里的文字,学生阅读加深理解。
6.总结:
(1)谈话:在一步步的实验观察中,我们发现了土壤里有很多物质,现在谁来把我们的发现汇总起来说说土壤中有什么。
(2)指名说说。
(3)总结:(课件出示:学生齐读)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水、空气、腐殖质和盐分等物质的混合物。(板书:混合物)
三、观察探讨土壤和生命的关系
1.(课件出示:土壤为生物生存提供了什么?生物又给土壤提供了什么?)请同学们结合P54插图,说说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交流。
2.各小组相互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土壤为生物生存提供了什么?生物又为土壤奉献了什么?
4. 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汇报【(1)生:土壤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水分、养分、空气;提供了栖身的场所。(2)生物又为土壤提供了什么?生:有些动物的粪便为土壤提供养分;还有动植物的残体会为土壤提供腐殖质的养分;师:所以说土壤和生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板书:土壤 生物(3)那么,土壤和人类的关系呢?课件出示:土壤和人类之间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师:能举例说说吗?生联系具体事例回答。】
5.小结:
师: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出示)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理解它
的意思吗?赞同这种说法吗?那么,实验完了,桌上的这些土壤和杯子里的水该怎么收拾?(生答)(师:对了,能按你们说的去做,你们就是爱护土壤,热爱大自然的小朋友。)
四、总结引申,深化认识
1.谈话:是啊,土壤的作用的确很大。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土壤的成分真丰富。关于土壤还有许多奇妙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实践,将会有更多更有趣的发现,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板书设计:
4、土壤中有什么
水 、空气、动物 、植物残体
土壤的成分 小石子、沙、黏土 混合物
腐殖质、盐分 ……
土壤——生物——人类
寻找土壤的成分实验记录表(一)
第 小组
方法
观察到的事实或现象
说明什么
用纸包
肉眼
放大镜
捻一捻
寻找土壤的成分实验记录表(二)
第 小组
方法
观察到的事实或现象
说明什么
放入水中
搅拌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