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弯曲》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抵抗弯曲》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起始课。本单元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形状的研究,包括条形和弧形;第二部分研究框架结构;第三部分是对前面形状与结构的综合应用。本课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横梁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既是下一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又为形状与结构的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本课先通过房屋与桥梁图片的比较,让学生知道“横梁比柱子更容易弯曲和断裂”,理解研究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必要性与学习价值,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再通过合理推测与实验验证,让学生发现横梁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第三部分讨论:“横梁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引导学生运用实验的结论分析横梁立放的原因,进行解释与应用,并用塑料尺做横梁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解释。
二、学情分析:
在认知特征与思维水平方面:六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面:学生已经有了横梁的材料、长度、宽度和厚度对抗弯曲能力影响的生活经验,这为本课中“影响抗弯曲能力的因素”的推测、研究问题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在已有的实验方法与技能方面:学生从五年级绿豆种子发芽实验开始,就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对比实验的方法,知道并理解对比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因此在本课的对比实验中,只要学生能识别变量,找到控制变量的方法,就能顺利开展实验。
在科学情感态度方面:他们在以前的科学实验中多次进行猜测、验证猜测的活动,我也曾给他们讲过著名的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他们已经理解了科学推测必须经过实验验证的道理,这为情感目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达成打下了基础。
在个体差异方面:由于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轮流担任实验操作员,所以他们在实验操作能力上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小组合作的情况下,基本能完成实验操作任务;在数据分析、科学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方面,差异却较为明显。
三、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科学知识
(1) 知道“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2) 理解“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的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 识别和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2) 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是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探究中既能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2) 发展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决定以探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为教学重点,学生对横梁立着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为本课教学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实验研究横梁宽度与厚度对抗弯曲能力的影响。因为这是本课的主要活动,实验的结论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识别与控制变量。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与要求,但是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变量,本课实验的变量还较多,学生较难找出本课的所有变量。
教法分析:
从教的方面来说,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因素融为一体。
综合本课特点,我主要采用实验观察法,既能使学生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充分利用各小组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有更多更好的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学法分析:
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在此基础上我只作适当的点拨,着重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小结,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
学生准备:一把塑料直尺。
五:教学过程设计:
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情境引入——科学探究——解释应用——拓展延伸。
(一)、情境引入:
首先课件出示房屋与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寻找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之处,进而认识柱子与横梁。然后通过思考“在相同条件下,横梁与柱子受到压力谁更容易弯曲”,体会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抵抗弯曲”。
(二)科学探究: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我指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安排了四个步骤:合理推测、自主选题——合作交流、制定方案——分工合作、探究验证——整理小结、体验成功。
1、合理推测——自主选题:
我设计了以下问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抗弯曲能力和这些因素有什么关系?这个推测有什么依据和理由吗?” 既让他们推测出影响抗弯曲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又让他们关注科学推测的合理性。
接着通过问题“在本课你最想验证哪些推测?在课堂上适合验证哪些推测”引导学生自主确定研究的主题。
2、合作交流——制定方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实验方案。具体设计是:
(1)分组讨论——初定方案。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与合作交流,能确定要改变的条件、部分不改变的条件和实验方法,得出初步方案。
(2)交流汇报——完善方案。利用小组间的交流汇报互相启发,各小组的方案能更加完善。
(3)教师指导——确定方案。
识别变量是本课的难点。不改变的条件有材料、长度、厚度、放垫圈的位置、横梁悬空的距离、悬空的高度(也就是横梁弯曲程度),后三个变量学生经过分组讨论也较难发现,需要教师的指导。难点的突破我预设了这样的方法:进行实验基本方法的直观演示,利用实物观察启发学生发现变量;如果没有成功,则在接下来的直观演示中,通过故意多改变条件的方法,让他们找出所有变量。
关于变量的控制,学生在分组讨论时就能找到不改变材料、厚度、长度、悬空高度的方法;指导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后,他们也能发现用不改变两叠科学书的距离来控制悬空的距离,用每次都将垫圈放在横梁正中间来控制放垫圈的位置。这时我借助纸横梁上画的线段与圆圈,教给他们更准确的方法。
3、分工合作——探究验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宽度与抗弯曲实验后,由各小组独立完成厚度与抗弯曲实验,巩固对第二个目标的掌握。
(1)宽度的分组实验:由组长进行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操作与数据采集。
实验指导:先预测和实测1倍宽纸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接着在1倍宽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预测2倍宽和4倍宽的抗弯曲能力,并相互说说预测的理由,然后再进行实测。实验过程中要轻放垫圈,避免重放垫圈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
在1倍宽实测数据基础上预测2倍和4倍宽,预测才不会成为学生碰运气的乱猜,预测才有了依据和价值;让学生说出预测的理由,能让他们关注横梁宽度变化与抗弯曲能力变化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发现与概括实验结论,进一步培养他们合理推测的意识与能力。
(2)分析数据、概括结论: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在有了自己的观点后,进行组内交流,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根据数据,得出这一结论的?由组长安排轮流发言(思维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先发言),并选出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
这样安排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数据分析与结论概括,教学面向了全体学生;组内的交流不会成为个别优生的一言堂,讨论能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了尊重;数据分析与科学思维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3)厚度的分组实验。
由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各小组独立完成方案制定、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结论概括。
应变措施:变量识别与控制是本课的关键与难点,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但如果学生在这个环节用时过多,本课教学时间就会不够,这时就安排4个小组进行第一个实验,其余小组进行另一个,两个实验同时进行。这样虽然每个小组只能进行其中一个,但可以通过实验数据与结论的交流实现共享,并且两个实验的方法与过程相同,学生任做其一也能达成本课制定的四个目标。
4、整理小结——体验成功:由学生总结在本课自己有什么“科研成果”,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发现增加厚度能更有效地提高抗弯曲能力。
(三)、解释应用:横梁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
在学生应用实验结论进行正确解释后,又引导思考:“我们教室里的横梁是怎样放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本课所学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存在与价值,培养他们用科学探究眼光关注身边事物的意识和能力。
(四)、拓展延伸:
设置问题:关于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如果学生提出材料和长度是怎样影响抗弯曲能力的,则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实验;如果学生能提出本课结论还有什么用处,则正好是下一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学习内容,可借机鼓励他们课后观察、查阅资料、通过预习寻找答案。这样不仅将科学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与能力。
六、板书设计
本课的教学重点决定了两个实验的结论应该板书给学生;而本课的难点——变量的识别与控制,要求板书出六个变量的名称,以便于学生根据变量制定方案实施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