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新课落实 实效课堂 助推您的教学,让课堂出彩!
新知预习预习新知 梳理要点
一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__其他物质__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例如:水变成水蒸气、胆矾的研碎等。
二 化学变化
生成__其他物质__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又叫作化学反应。如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
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伴随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改变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表现为颜色改变、__放出气体__、__产生沉淀__等。另外还伴随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__发光__等
区别(判
断方法)
在变化中是否有__其他__物质生成
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__会__(填“会”或“不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类型一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例1 南充中考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图1-1-1
[解析] D 植物的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燃放烟花是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电灯通电发光由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方法点拨] 化学变化是本质性的变化,一般根据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来判断。物理变化只是物理属性的变化,如状态、形状改变等。
类型二 化学反应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B.物质通过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C.物质从液态变为该物质的气态一定是物理变化
D.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解析] C 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不一定生成新物质;水加热变为水蒸气是物理变化,碳酸钙加热生成两种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所以不能以变化是否需要加热来进行判断;发光放热是一种现象,不应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依据,如电灯发光放热时并不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选项明确了物质从液态变为该物质的气态,所以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方法点拨] 有些概括性的描述,如爆炸、变色、产生气体等,反映的既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如果只是状态、形状或某些能量的改变,一般是物理变化。
知识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发光发热 B.有颜色的变化
C.有其他物质生成 D.有气体、沉淀产生
[答案] C
2.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燃烧 B.刀生锈
C.菜腐烂 D.水蒸发
[解析] D 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刀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的复杂的反应,菜腐烂变质,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以上三种变化都有其他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反应;水蒸发只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图1-1-2
[答案] C
4.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树根“变”根雕
B.葡萄“变”美酒
C.玉石“变”印章
D.玩具机器人“变”形
[解析] B 葡萄和美酒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葡萄变美酒是化学变化。
知识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
5. 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你认为下列能量主要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解析] D 燃烧是化学变化。
6.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对于教材中本课题实验的现象所做的记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1-1(1)中,水沸腾,生成水蒸气,在玻璃片上凝成水珠
B.实验1-1(2)中,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C.实验1-1(3)中,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实验1-1(4)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C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是蓝色沉淀。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解析] A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2.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古城遗址时,发现的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在甲骨上刻字 B.用泥土筑城墙
C.磨制玉石饰品 D.铸造青铜器皿
[解析] D 青铜器需要通过矿石冶炼,它的获取要发生化学变化。
3.重庆中考自然界的下列过程或现象中,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
A.南极冰川融化
B.江河沙石迁移
C.地下石油形成
D.天上云雨转换
[答案] C
4.厨房中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玻璃杯:我被摔碎了
B.煤气:我燃烧了
C.菜刀:我生锈了
D.食物:我腐烂了
[解析] A 玻璃杯的破碎只是形状上的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5.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炸、蒸发 B.燃烧、腐烂
C.熔化、发酵 D.发热、沸腾
[解析] C 解答此题时不仅要分辨清楚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还要注意它们的先后顺序。燃烧、腐烂、发酵均产生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蒸发、熔化、沸腾均不产生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注意物质发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爆炸也不一定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如气球因压力过大而爆炸为物理变化。
6.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请你判断图1-1-3中哪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 )
图1-1-3
[解析] B 火药爆炸、纸张燃烧、粮食酿酒都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而衣服晾干是水分的挥发,是物理变化。
7.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玉为堂金作马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 C 以古诗词的形式描述的这些变化体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要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来判断这样的题目,有其他物质生成即为化学变化。草被烧显然是化学变化,灰烬作为养分使种子发芽、生长也是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
8.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燃料燃烧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均为物理变化
[解析] B 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通过燃烧产物又变成燃料也要经过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
9.“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常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根据你对本节课实验的观察,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主要实验现象
(1)颗粒状石灰石加入稀盐酸中
(2)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答案] (1)有气泡产生,石灰石不断溶解
(2)有蓝色沉淀产生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安徽中考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安庆石油化工 B.亳州古井酿酒
C.铜陵有色冶金 D.六安水力发电
[解析] D 水力发电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无化学变化。
2.益阳中考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 )
A.水沸腾 B.瓷碗摔碎
C.石蜡熔化 D.动植物呼吸
[解析] D 水沸腾、瓷碗摔碎、石蜡熔化都是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物理变化,动植物呼吸是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跟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