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复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上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复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02 20:2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重点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
1.活动与探究: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P51的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白磷燃烧,冒白烟,气球先胀大,最后缩进瓶内。
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实验二: P51的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
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讨论:
①实验一中玻璃棒的作用:引燃
②实验一成功的关键:瓶塞要塞紧,保证气密性良好。
③实验一中要注意的操作:待锥形瓶冷却后再称量,以免烫坏托盘。
④实验二中用砂纸打磨铁钉的目的是: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三:P90蜡烛燃烧前后的测定
蜡烛逐渐变短。
反应后质量变小。
实验四: 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发出耀眼强光,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反应后质量变大。
分析:
①实验三为何反应后质量变小?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等物质逸出。
②实验四为何反应后质量变大?镁燃烧时产生的烟为氧化镁,不分散逸到空气中。
启示: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关系实验成功的关键: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
2.内容: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②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大于或等于参加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
3.实质: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元素的种类 物质种类
五个一 原子的种类 两个一
定不变 原子数目 定改变
分子种类
原子质量
—个可能改变即分子的个数。
同步练习:
1、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mg水受热形成mg水蒸气; B.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比原煤的质量少
C.10g食盐溶于70g水中得到80g食盐水 D.湿衣服凉干后,质量变小
2、在反应3Cu+8HNO3=3Cu(NO3)2+4H2O+2X↑中,X的化学式是 ( )
A.N2O B.NO C.N2 D.NO2
3、有X、Y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化合生成一种物质Z。如果X、Y两物质的质量分别为ag和b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Z物质的质量一定等于(a+b)g B.生成Z物质的质量一定小于(a+b)g
C.生成Z物质的质量一定大于(a+b)g D.生成Z物质的质量一定不超过(a+b)g
4、化学方程式“2H202H2↑+O2↑”,正确读法是 ( )
A.两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B.水通电等于氢气和氧气
C.两个水在通电后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 D.每两个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5、巳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05克,则该反应消耗B物质的质量为( )。
A.60克 B.50克 C.40克 D.30克
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
2
84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0
14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