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九上 3画“说”空间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九上 3画“说”空间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01 21:2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课题: 《画”说”空间》
科目: 初中美术
教学对象:初三学生
课时: 1课时
讲课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 本单元依据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即学生通过欣赏、描述、分析、感受、尝试来学习探讨空间表现的方法而设置。
学习任务包括:尝试分析表现画面空间感的要素,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并总结出运用空间元素表现不同视觉效果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中得到乐趣。通过观察方法的引导和表现方法的尝试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本课宗旨还在于力图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激发同学间形成互相合作的意识,树立集体观念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理解绘画在平面上塑造形体空间的要素,以及引发丰富联想的本质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使学生总结出表现空间的要素,能够灵活运用透视与层叠等手段表现出具有空间感的画面,运用空间元素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结互动的集体合作观念。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中学生积累的生活经历和理性思维的迅速发展,容易使其局限于对现实生活最直接,真实的感受中。教学通过营造新奇的视觉形象,打破学生对于视觉形象的思维惯性,培养学生积极开放,多元创新的思维习性,是基础美术教育中应当展现的优势和承担的任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针对学生的特点,我在课堂中遵循这一特征,投其所好,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新知,强化感受。有意图地运用课程所学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尝试规整的造型表现,探索不同的表现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本课主要采用几个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得出结论方法。这样能强化意识,为后面的创作打下基础。其次,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恰当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能够运用表现要素的透视原理与层叠遮挡,由意识地进行空间表现,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
难点:理解绘画在平面上塑造形体空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播放一组3D地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简单介绍3D地画。
提出问题: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出这杨的视觉效果的,他们如何做到的?
大家喜欢这些地画吗?老师准备了好多精美地画,表现积极的,将得到它们。
?学生观看,发表感受,思考问题。
导入课题:启发学生认真思考与观察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空间表现的方法。
打出课题,同时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思考
带着问题进入主题
课件:观赏“人类的状况”一画,提出问题:画布上的风景真的是窗外的风景吗?
第二张图片“楔形浪”,提问:艺术家是怎样制造出画面的纵深感的?
?学生观赏并思考
观赏并试图寻找答案
第三幅图片结合书中作品“层峦叠嶂”具体感受画家处理近景与远景的不同手法。
?思考并回答问题: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分析寻找表现空间的方法
带领学生做实验操作一:请将“风景”一画用 大小不同的点概括出来, 你发现了什 么?
学生动手操作,并很快得出结论。结论:大点显得近,小点显得远;对 比强的近,对比弱的远。即: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
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
“风景”与“宁静的小镇”比较,请观察比较。
实验操作二:试着把第二幅图用你所熟悉的表现元素概括出来
学生积极动手,找出表现方法,得出结论:线是点的 延续,长短、 粗细、疏密、 方向等变化
也能构成前 后纵深空间
主动获得知识
思考练习:选择树叶、水果、文字等形状做点状排列,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 在画面上适当补充线条,加强画面的纵深感。
学生动手合作完成
学生展示,获得肯定
教师小结:点、线、面是构成形的主要要素,同时也是表现空间纵深感的主要因素。
学生补充总结
调理并清晰思路。
体积与空间:
展示太空题材的作品
观赏分析具有遮挡关系的空间作品。
理解具有体积的物体本身就具有空间感。可以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组合题材,表现空间。
学生得到新知
课件打出本节课的结论,肯定学生的成果。
观看视频短片《瀑布》及一组具有奇思妙想的设计作品
观看,思考
发散思维,启发想象,激发学生可以创新表现空间关系。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准确运用语言说出自己作品的思路
2、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大胆表现和交流、具有合作精神
3、能在作业纸上分别画出形的空间感和形体的体积感。
4、在练习和造型活动中能较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八、板书设计
画 点
说 线
透 层
视 叠
空 面
间 体
九、教学反思
学生活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应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预设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并恰到好处地找到方法引导其步入有效的活动环节,使之积极融入课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