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1 23:2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七单元工业革命
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温故知新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场景新课导入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一: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英国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的原因材料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英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英国贩奴船平面图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资本、市场和技术 《圈地法令》材料三: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足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推行圈地运动获取了充足的——劳动力材料四: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18世纪英国已成为最大殖民国家,商品需求增加,
But 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圈地运动劳动力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资本、技术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政治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归纳政治前提经济条件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飞梭的发明,大大提高织布效率,但棉纱供不上使用,迫切要求发明一种机器,提高纺纱速度,提供更多的棉纱。发明者: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在技术上的突破:
可同时纺出多根纱线, 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纺纱机(1765)人力珍妮机的故事 引发棉纺织业一系列发明水力纺纱机 水力织布机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标志工业革命开始情景再现1:因为购买了新机器,我们小作坊搬迁到离水源较近的地方。但是水流湍急的地方往往交通不便,要是有机器能够取代水流做动力就好了。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情景再现2:现在我们的作坊搬迁到了城市,我打算扩大生产规模,各位股东们,你们觉得我需要做到哪几点才能保证咱们的作坊越做越好呢?集中的生产场所面向市场机器生产劳动纪律管理制度工厂19世纪,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工场与工厂的区别:
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
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
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情景再现3:我扩大了规模,但这堆积如山的产品仅靠马车和牛车什么时候才能运完啊?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斯蒂芬森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铁路时代的到来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火车1825年英国斯蒂芬森瓦特的蒸汽机广泛使用,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标志“蒸汽时代”的到来。 改良的蒸汽机
1785年
英国瓦特引发了生产领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生产发展,标志工业革命开始。珍妮纺纱机18世纪60年代
英国哈格里夫斯影响主要成果发明时间国籍人名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法国美国德意志俄国日本奥地利工业革命的扩展材料三 机器都在执行者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在家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四 18世纪末,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
材料五 兰开夏(英国工业城市)最初一批工厂全用童工。童工常常工作14到18个小时,仅有40分钟吃饭时间,还得用20分钟擦机器。手指轧断,四肢被碾碎,事故层出不穷。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评价工业革命1. 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 改变了生产方式,
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3. 工业污染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工人工作环境恶劣。工业革命带给我们怎样的发展启示?历史的追问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坚持科教兴国战略2.科技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消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积极:刺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工业革命与中国> 珍妮纺纱机 发明一系列机器 寻找方便、有效的动力 改进蒸汽机 广泛运用
促使交通革新 火车 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分析事物。 课本介绍的三项重大发明/改进之间是否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呢?Q1 纺织业 冶金 采矿 交通运输 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分析事物。 课本介绍蒸汽作为动力带动生产的行业顺序?Q2课堂小结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从手工生产转化为机器大生产的一次大飞跃。是生产技术变革的过程,也是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的过程。最先发生部门:棉纺织业
最先发生国家:英国
代表性发明:
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
史蒂芬孙 蒸汽火车习题巩固1.国家发改委于2017年3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截止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出现在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2.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D.凯伊发明了飞梭DB习题巩固4.“1700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60%在田野耕作,而到18世纪末时,只剩不到33%。”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由于
A.交通发达促进人口无序迁移 B.环境污染导致人口死亡
C.工业革命导致经济结构变化 D.水土流失耕地渐成沙漠3.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 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 引发了社会结构变化CC 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借此博览会英国在当时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技术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1819年,在瓦特的讣告中,对他的改良蒸汽机这样的评价: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詹姆斯·瓦特
(1736-1819)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发明是
A、凯伊发明飞梭
B、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C、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D、瓦特制成“万能蒸汽机”
D【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