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3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5-11 21: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1.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德国鲁尔工业区
材料1: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图4.9)。自19世纪中叶形成以后,鲁尔工业区依托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发达的水陆交通、充沛的水源、广阔的市场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重工业,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它位于德国中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域内,临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
纵贯鲁尔区的莱茵河及其3条支流与总长400多千米的4条运河相互沟通,形成区内完整的内河运输网络。并通过莱茵河口的鹿特丹港与海外联系。鲁尔区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区内的高速公路也交织成网,任何地点距离高速公路都不超过6千米。
鲁尔煤田是著名的优质煤田,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图4.10〕.鲁尔区西南部靠近法国著名的洛林铁矿。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矿和生产钢铁,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传统工业地域。鲁尔区也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城镇集聚区,形成了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著名的工业成市。
材料2: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长期局限于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鲁尔区传统的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降低,技术的发展使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鲁尔区的煤炭产量也逐步减少(图4.11)。同时,世界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越来越多,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经济危机,钢铁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都使世界钢铁市场需求急剧减少。鲁尔区经济衰退,一些大型煤钢联合企业关闭,工人失业。
此外,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迫使许多企业的经济活动纷纷向德国南部地区传移,也使鲁尔区的工业发展难以为继。
材料3: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综合整治(图4.13)。经过综合治理鲁尔区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工业布局趋于合理.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改变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环境优美地区。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位于落基山以东的北半部,包括美国北部工业带和五大湖工业区以及中央低地一带。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五大湖区西部有巨大的铁矿及其他有色金属矿产、阿巴拉契亚山地丰富的煤田,成为制造业的基础。这里集中全国人口的2/3,制造业、加工工业的3/ 4,以底特律为中心的汽车城,集中了全国汽车产量的60~70%,以匹兹堡为中心的钢铁产量占全国的3/ 4。化学工业及其他军事、食品、农机、印刷等工业,也都集中在这里。特别是大西洋沿岸北部地区及五大湖区,工业发达,运输便捷,城镇密布,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主要大城市和港口有纽约、费城、波士顿、克利夫兰、匹兹堡、底特律、巴尔的摩、芝加哥、华盛顿、密尔沃基、布法罗和圣路易斯城等。
美国的工业体系以重工业占绝对优势。美国工业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欧洲移民首先开发的地方,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这里拥有采煤、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全国的钢铁、汽车、化学等工业大部分分布在这一地区,这里,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
美国有庞大而完整的水系。源远流长的密西西比河纵贯大平原中部,它同北部美加国界上的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有运河相沟通,并通过圣劳伦斯河、伊利运河和哈得孙河通往大西洋沿岸的许多优良海港,形成联系全国主要地区的内陆水运网。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系共占全国内陆水运周转量的80%。五大湖及其周围地区对美、加两国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美国拥有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部分矿产品可以自给。在阿巴拉契亚山区有丰富的煤矿,阿巴拉契亚山脉是一条古老的褶皱山脉,经过长期的侵蚀,地势低缓。这里丰富的煤藏,因地表受侵蚀,有些煤层直接出露地表,开采非常便利。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西部有大量的铁矿。此地临近煤矿和五大湖西部铁矿,容易获得煤、铁矿石的供应,背后又紧靠大西洋沿岸的工业区,有利于钢铁业的发展。
美国的五大湖附近有波士顿、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纽约等大海港,还有匹兹堡、芝加哥、底特律等大工业城市,纽约人口800多万,连同周围的卫星城市,人口有1600多万,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联合国总部也设在位于这里的首都华盛顿。这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业以乳畜业为主。为附近城市提供丰富的副食品。
在二战后,80年代以来,美国工业发展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一方面,传统工业面临国际上新兴的日本、西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工业国家的剧烈竞争,正呈衰落状态,使钢铁、汽车、某些化工等基础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中的一些部门停滞下来。另一方面,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州,一些与军事有关的新兴部门,如飞机、导弹、电子、原子能等得到巨大的发展,以洛杉矶为中心形成一个高科技的电子工业区,号称“硅谷”、以高技术工业为核心的新兴工业部门则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趋势。由于东北部工业区工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交通拥塞、税收增多、地价昂贵、生活费用高涨等原因,使被称为的“阳光地带”的南部和西部工业发展较快,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被称之为“夕阳工业”东北部地区。尤其是二十世纪中后期,美国东北部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人们形象地把该地区称为“锈带”。
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传统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1)丰富的煤炭、铁矿及水资源;(2)便利且廉价的水运条件;(3)城市众多,市场广阔;(4)乳畜业产品产地,副食品供应方便;(5)欧洲移民最先到达的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
2.20世纪中后期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原因:
(1)工业结构单一;(2)国际市场的冲击使其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减少;(3)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4)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开发;(5)新科技和高新产业的冲击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1)调整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2)调整工业布局和交通布局;(3)环境整治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材料1:分布及形成条件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利用当地及国内外有利条件(图4.15),这里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区。
材料2:生产特点
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有以下特点。
1.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
2.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轻工业产品。
3.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4.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
5.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材料3:独特的发展模式
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①为独特的发展模式。萨斯索罗是意大利众多新工业小区中的一个代表。20世纪80年代中期,萨斯索罗地区逐渐形成以瓷砖生产为骨干企业的工业小区。在萨斯索罗及周围集聚了很多相关企业和服务性机构,如制造模具、釉料、包装材料的企业和运输企业,从事与瓷砖生产有关的设计、后勤、商业、广告、财政等方面工作的企业,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中心从事有关陶瓷生产的研究工作。瓷砖企业的集中创造了激烈的竞争环境,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迅速扩散,并造就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如工程师、经理人员、维修服务人员、设计人员等。
①在意大利,工业小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销体系。这有助于加强专业化,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意大利小城萨斯索罗集中了世界瓷砖工业生产量的30%以及出口量的60%。
①在意大利,工业小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销体系。这有助于加强专业化,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美国“硅谷”:
材料1: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美国“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通常有以下特点。
1.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2.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的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3.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4.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材料2:美国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优势
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既是美国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次电子工业技术的创新;20世纪70年代的半导体、80年代的个人电脑、90年代的互联网,都发生在硅谷。微电子工业是高技术工业的核心,“硅谷”创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推动了全世界电子工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刺激“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硅谷”位于旧金山市东南部(图4.19),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在低山和海湾之间,从西北向东南点缀着若干个彼此相连的中小城镇。各大公司的现代化建筑掩映在田园诗般的恬静气氛之中,这里被称为公园式的工业区。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居住。
3.交通便捷。“硅谷”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4.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硅谷”聚集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和技术的密集程度居美国首位。其中,斯坦福大学有世界上最好的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系,拥有众多的由公司资助的一流实验室,与产业界有着广泛联系。大学与产业部门互相依托,教学、科研、生产三者协调发展,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互相促进,使硅谷成为“美国新技术的摇篮
5.市场稳定。长期以来,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电子产品稳定的订货,订货额曾占“硅谷”总产值的40%,成为“硅谷”最大,最稳定的客户。
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硅谷文化广泛的包容性及其推崇创业、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社会文化观念,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新和奋斗精神,为“硅谷”企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无论国籍、肤色和性别,只要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都可以进入“硅谷”创业。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 )
A.充足的铁矿资源 B.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
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D.丰富的煤炭资源
2.鲁尔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 )
A.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B.生产结构单一,工业部门少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以下属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的是 ( )
①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②钢铁工业向东、南布局;③引进了技术精良的大型石化企业; ④区内建立数所高等院校; ⑤减少了铁路交通建设,采用网上销售; ⑥控制排污,植树造林,优化环境
A.①②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⑥ D.②④⑤
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第三次技术革命,使得工业迅猛发展,带来了经济的腾飞。判断4-5题。
4.此时新出现的高技术工业部门包括
A.化学工业、核工业 B.汽车工业、电子工业
C.生物工程、航天工业 D.石油加工、半导体工业
5.这些新兴工业和传统工业相比
A.更新换代周期长 B.生产规模很大 C.增长速度慢 D.研究开发费用昂贵
温家宝总理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路子。完成6题。
6.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鲁尔区相比,突出的优势表现在
A.交通 B.市场 C.资源 D.水源
下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图示表示2003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回答7~8题。
7.国家⑤的三次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
A.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D.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8.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有关工业的集聚和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供销关系的工业应该集聚,没有供销关系的工业应该分散
B.工业分散必然导致成本过高,效益低下
C.工业集聚可以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D.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
10.高技术工业的共同特点为: ①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②需投入较多的自然资源
③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④接近市场、利于销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判断题
11.德国鲁尔工业区与中国辽中南工业区都属于传统工业区,区内矿产资源较丰富。( )
12.美国“硅谷”工业区属于新兴工业区,区内基本无污染。 ( )
三.综合题
13.到20世纪50年代,辽宁省已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辽宁省蕴藏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抚顺有“中国的煤都”之称,读下图,完成问题。
(1)辽宁省作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突出的工业部门有 工业和 ________工业。
(2)在这里形成的重工业基地,主要的区位因素有: ;
; ; 等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区企业效益普遍下降,不少工人下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4)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使本工业基地焕发青春,其出路何在?
14.根据以下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硅谷”长48千米,宽16千米。1950年这里还是布满果园和温室的纯农业区,现在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以至世界的电子企业中心,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
(1)意大利的新兴工业中多为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以 (轻、重)工业为主;我国经济特区的中小企业以 (轻、重)工业为主;美国的硅谷集中的是 工业。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我国经济特区发展的主要条件的共同点有( )
A.政府的大力支持 B.海外投资者的故乡 C.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D.大批廉价的劳动力 E.开放的经济 F.有利的地理位置
(3)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形成了以中小企业集聚的 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典型特征是企业间注重 、 。
(4)从以上三个不同的新兴工业区实例中,可得出新兴工业区得到蓬勃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5)由此,归纳出新兴工业区的特点有( )
A.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既不接近原料地,也不接近消费市场
B.企业规模小,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
C.从区位因素看,对知识、技术、交通运输的要求较高
D.从工业部门看,以技术雄厚的高技术产业为主
图3-2-5
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量
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
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油化工、汽车、机械等部门的中小企业
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
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发展科技和教育
开展工业旅游
发展金融服务业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
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
植树造林
调整工业布局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美化环境
鲁尔区综合整治
服务性机构
专业研究中心、工业联合会、培训机构
支撑性企业设备制造
服务性企业
专业咨询公司、金融企业、专业仓储运输公司、商业营销企业
骨干企业
瓷砖生产
辅助性企业
生产模具、釉料、包装材料等
图4.17 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