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一中2009年-2010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校对:龙京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右图回答1—2题。
1.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 )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2.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读中国地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大区域图,回答3-5题。
3.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abcd B.adbc
C.dbac D.dcba
4.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水旱灾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长积温
5.有关四大区域主要能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水能、潮汐能、太阳能
B.b——煤、石油
C.c——石油、煤、天然气
D.d——地热能、风能、太阳能、水能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挑战。根据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与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图1),回答6-8题。
6.从国际价格比看,图中四种农产品受国际市场冲击强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油料、水果、水产品、粮棉
B.水产品、粮棉、油料、水果
C.粮棉、水产品、油料、水果
D.水果、油料、水产品、粮棉
7.关于图中农产品在我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第二级阶梯上也有商品粮棉基地分布
B.我国北方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南方是花生
C.我国北方主要水果是苹果、柑桔,南方是香蕉、荔枝
D.我国最大的渔场是长芦渔场
8.长江中下游平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主要农作物是
A.春小麦、大豆、甜菜 B.冬小麦、棉花、花生
C.大麦、青稞、豌豆 D.水稻、棉花、油菜
读右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矿产储量丰富
B.广阔的冲积平原,地形平坦
C.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水能丰
D.自然土壤为黄土,深厚肥沃
10.该地区酸雨危害较严重,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A.气候湿润 B.地形以盆地为主 C.有色冶金工业发达 D.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下图是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12.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D.青稞、小麦、水稻
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14~16题。
14.该图中心所在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是:
A.红壤 B.黑土
C.紫色土 D.黄壤
15.图示区域应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地震
B.洪涝、泥石流
C.台风、滑坡
D.寒潮、干旱
16.该地区主要能源是:
A.石油和天然气 B.水能 C.地热能 D.太阳能
下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地势、年太阳辐射量、7月均温
B.地势、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
C.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地势
D.年太阳辐射量、地势、7月均温
18.制约a、c两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A.降水稀少;光照不足 B.地形崎岖;土壤贫瘠
C.地质灾害多发;丘陵起伏 D.热量不足;气象灾害多发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0~22题。
19.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为山地;乙为河谷
B.甲、乙两地均为河谷,
C.甲、乙两地均为山地
D.甲为河谷;乙为山地
20.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位于丙城市所在省区的是:
A.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
C.故宫 D.秦兵马俑
21.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下列四图,为我国的四大淡水湖轮廓图,回答22-23题:
22.①、②、③、④湖泊的名称分别是
A.鄱阳湖、洪泽湖、太湖、洞庭湖 B.洞庭湖、洪泽湖、太湖、鄱阳湖
C.鄱阳湖、太湖、洪泽湖、洞庭湖 D.洪泽湖、鄱阳湖、太湖、洞庭湖
23.改革开放以来,四湖的水质明显变坏,其主要原因是:
A.四周森林锐减,水土流失严重 B.均处于我国主要酸雨区
C.湖泊围垦,自我净化能力减弱 D.城市废水及过度养殖
“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右图中的A地区,回答24-26题。
24.A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光热资源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 D.劳动力资源
25.影响番茄榨汁企业地区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 B.市场
C.水源 D.劳动力
26.图示地区的铁路是
A.南疆线 B.北疆线
C.京包线 D.兰新线
27.B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汛期分别是
A.积雪融水;春季 B.雨水;夏秋
C.湖泊水;夏季 D.冰川融水;夏季
下图为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回答28-30题。
28.甲、乙两区域中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分别是:
A.甲—水稻、油菜、棉花;乙—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
B.甲—冬小麦、甜菜、大豆;乙—水稻、高粱、棉花
C.甲—水稻、甘蔗、棉花;乙—玉米、花生、大豆
D.甲—玉米、橡胶、甘蔗;乙—春小麦、枸杞、番茄
29.图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旱灾害 B.寒潮频繁 C.热量不足 D.地广人稀
30.图甲区域A、B平原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
A.平原狭小 B.河网密布 C.技术落后 D.人多地少
高二地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卷纸
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读图问答题:(共40分)
读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二个省区是____、____。(2分)
(2)列举该区域内与喀斯特地貌相关的二个著名的旅游景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壤和地下水特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右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城市分布的共同区位因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泉市将建设一个大型风力发电站,试分析该地区风力强劲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干涸,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人为因素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图甲为我国沿某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该地形剖面线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A与E两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上互为长短(即A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劣势)往往是E地区发展农业的劣势(优势)),请列举两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地区的生物种类远比D地区丰富,试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B A C A D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C C B B C D B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D C A B D A C D
31.(1)贵州、广西
(2)云南石林、贵州黄果树瀑布、广西桂林山水等
(3)可溶性岩层(石灰岩)分布;气候湿润(降水量丰富)
(4)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地下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
32.(1)临河 (2)河西走廊,地形平坦,狭管效应;大陆性气候,多大风
(3)中上游用水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
(4)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
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33.(1)东北-西南向(2分)
(2)A地(云贵高原)土壤贫瘠,E地(东北平原)土壤肥沃;A地(云贵高原)热量丰富,E地(东北平原)热量较少;A地(云贵高原)地形崎岖,E地(东北平原)地_形平坦;A.地(云贵高原)耕地很少,且破碎;E地(东北平原)耕地广阔连片(至少两例,4分)
(3)气候:B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比D黄土高原温带季风,温暖湿润;且气象灾害较少。
地形:四川盆地四周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明显,
土壤: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植物生长良好
古地理环境:四川盆地免受第四纪冰川影响,(写出其中三点得6分)
105°
110°
40°
35°
E
H
① ② ③ ④
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例
岩溶(平原)
岩溶(高原)
岩溶(丘陵、山地)
23 26'
100
105
110
25
30
成都
重庆
长沙
贵阳
昆明
南宁
国界
省界
河流
某区域咯斯特(岩溶)地貌分布图
42°N
38°N
98°E
102°E
甲
乙
巴丹吉林沙漠
弱水
酒泉市
张掖市
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