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一中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学科试卷
第Ⅰ卷 (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
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2.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3.下列有关三个经济地带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逐步转移到中、西部
②把农牧产品加工企业逐步转移到东部
③优先安排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
④充分发挥三个地带各自的优势,实现协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 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地带城市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交通状况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5.关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
B.工业化处于发展阶段,以资源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C.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大 D.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工业生产活动
6.近十年来我国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的根本动力在于( )
A.企业追求生产的低成本以获取高利润 B.内地政府的大力招商引资
C.内地劳动力数量多、工资水平高 D.沿海地区市场已经饱和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
A.冬季 B.秋季
C .春季 D.夏季
8.荒漠化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气候因素在荒漠化过程中的作用是( )
①平均气温的高低及变化影响荒漠化进程 ②年降水量的多少及变化影响荒漠化进程
③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 ④年降水量<400mm的地区都是荒漠化严重的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10.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B.湿地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
C.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D.我国湿地仅分布沿海和平原地区
11.湿地的主要功能是(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12.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三江平原上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十分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 . 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13—14题:
13.基塘生产是( )
①商品谷物农业 ②大牧场放牧业 ③混合农业
④生态农业 ⑤可持续农业 ⑥无土栽培农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4.拟在右图中A、B、C、三处建制糖厂、食品厂和造纸厂,其最佳方案是( )
A.A—食品厂;B—造纸厂;C—制糖厂
B.A—造纸厂;B—食品厂;C—制糖厂
C.A—制糖厂;B—造纸厂;C—食品厂 D.A—制糖厂;B—食品厂;C—造纸厂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线路工程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河流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16.下列关于“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积极地推动新疆以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C.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 D.加重了沿线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
温州地处浙南山区、丘陵,自然资源贫乏,但温州人开创了以私营经济为主体的令人注目的“温州经济模式”;温州人足迹不仅遍布中国,而且还走遍世界。据此完成17-19题
17.温州城市的发展形式与“温州模式”的经济密切相关。“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是对温州城市形象的写照。由此可见温州的城市化,主要是( )
A.发展大城市 B.发展中等城市 C.发展小城镇 D。郊区城市化
18.温州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 )
A.资源优势 B.对外联系密切 C.基础设施好 D.高科技人才多
19.温州皮鞋走天下,由此也促进了皮鞋原料皮革的生产。温州平阳水头的皮革作坊可以说是遍地开花,皮革的制作要经过去脂---打硝---鞣质---染色等工序。影响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有( )
A.原料不足 B.资金不足 C.市场狭小 D.环境污染
20.我国西部所具有的优势有( )
①矿产资源 ②油气资源 ③水能资源 ④森林资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1.下列有关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扩大国内市场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可以缩小东西部差异,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C.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西部,有利于净化东部地区的空气
D.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
22.制约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枯竭 B.能源资源的不可再生C.森林资源的破坏 D.水资源的短缺
23.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 )
A.水热充足,有色金属、生物资源丰富 B.环境优美,平原面积广阔
C.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重工业和能源工业发达,基础好
24.我国工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 )
A.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B.南轻北轻,东轻西重
C.南重北轻,东重西轻 D.南轻北重,东重西轻
25.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耕地面积增加 B.生物物种增加 C.加剧土壤盐碱化 D.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第Ⅱ卷(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
26.下面两图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下列各题。(10分)
(l)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 ℃,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 ℃。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 ,风速日变化幅度较 。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风速比荒漠 。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风速比荒漠 。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 的侵袭。
(4)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测的结果,还可以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课题名称: 。(2分)
27.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读后回答问题。(16分)
(1)请分析A图、B图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条件。(4分)
(2 )读下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4分)
(4)B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该区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什么?(4分)
28.山东省寿光市原为产粮大市,目前是为我国最大的蔬菜(主要是大蒜、土豆、大白菜、洋葱等)出口市,2003年其蔬菜出口量占全国六分之一强,农民收入得到提高。下图中图(一)表示该市种植业播种面积变化,图(二)表示该市种植业产植结构变化,两图中A都代表1994年情况,B都代表2003年情况。据图完成(1)~(4)题。(14分)
图一 图二
(1)2003年,该市蔬菜播种面积占种植业的( )(2分)
A.30% B.40% C.50% D.60%
(2)近十年来,该市是如何调整农业结构的?这种调整的积极意义是什么?(4分)
(3)为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有人建议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甘蔗、柑橘等经济作物种植,这个建议是否可行?请说出理由。(4分)
(4)为继续增加寿光农民的经济收入,该地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分)
29.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
F是 带, B是 带,D是 带, 图中农业带的形成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 特征。
简述A农业带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G与I农业带发展蔬菜和水果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
(3)C农业带种植的农作物是 (冬或春)小麦。原因是 。
(4)美国这种农业生产的布局的目的:① ②
永康一中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学科答题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答案
二、非选择题 (50分)
26.(10分)
(l) ℃, ℃。 (2) , 。
(3) , 。 , 。 。
(4) 。
27. (16分)
(1)
。
(2) 。
(3) 。
(4)
。
28.(14分)
(1)( )
(2)
。
(3)
。
(4)
。29.(10分)
(1) , , , 。
(2) ;
。
(3) ; 。
(4)①
。
②
。
永康一中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学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D A A D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B C D C B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A A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9.(10分)(1)棉花,小麦;玉米;地区专门化。(2)气候湿冷利于牧草生长;交通便利。(3)冬小麦;纬度较低,热量较好。
(4)①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
青藏地区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东
部
区
风
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