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02 14:49:26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 B 2. D 3. D 4. C 5. A 6. C 7. D 8. C 9. B 10. C
11. 零下4摄氏度(或负4摄氏度)
12. 80 5
13. 升华
14. 汽化 液化
15. 蒸发(汽化) 吸收
16. 空气中水蒸气的液化
17. 凝固 熔化
18. 不变 低于
19. 液化 乙
20. 降低
21. (1)如图所示。
(2)气压过低 (3)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4)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22. (1)乙的好;可以使加热过程缓慢进行,便于观察,且试管受热均匀,一般不会发生危险 (2)48 吸收 不变 3
23. (1)-4 固 高 地沟油 (2)有效
24. 解:洗澡时,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镜面后,液化成小水滴,使镜面出现“哈水”,而防雾镜的背面装有电热丝,电热丝接通电源后,使镜子的温度升高,水蒸气遇到温度较高的镜面后不发生液化现象,从而避免了镜面上出现“哈水”。
25. 解:摆动气球或给气球扇风会增大酒精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使酒精蒸发加快,而蒸发从周围吸热,这样就降低了气球的温度,导致气球的体积缩小。
26. 解:1.2cm=1.2×10-2m,1h=3600s。S水龙头=(1.2×10-2m÷2)2×π≈3.6×10-5m2×3.14=1.1304×10-4m2,V水流=1.1304×10-4m2×(10m/s×1s)=1.1304×10-3m3。m水=1.1304×10-3m3/s×3600s×1t=4.06944t。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检测卷
[检测内容:第四章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事例中,目的为减慢蒸发的是(  )
A.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C.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2. 如图所示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可以判断(  )
A. 这种物质的熔点是190℃ B. 这种物质在CD段已变成气体
C. 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12min D. 这种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 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B. 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时温度不升高
C. 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D. 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4. 下列对各种现象形成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雾是地面的冰块升华而形成的
B. 石头上的霜是水滴放热凝固而形成的
C. 荷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形成的
D. 雪是雨水汽化而形成的
5. 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之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B.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放热
C.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固现象 D.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中吸热
6. 以下实例中液化方法与其他都不同的是(  )
A. 煤气罐中的液体 B. 一次性打火机中的液体
C. 烧水时锅盖内侧的水滴 D. 推压活塞,注射器内重新出现液态乙醚
7. 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
A. 冰的熔化过程 B. 蜡的熔化过程
C. 玻璃的凝固过程 D. 海波的凝固过程
8. 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根据对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夏天吃雪糕凉爽 B. 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
C. 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 D. 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
9. 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A. 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 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 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 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10. 下表是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物质

水银
酒精
乙醚
熔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 水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 酒精温度计  D. 乙醚温度计
二、填空题(第1~4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6分)
11. 如图所示的温度计读数为 。

第11题 第12题
12.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凝固图像。结合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此物质的凝固点是 ℃,其凝固过程共经历了 分钟。
13. 某地区出现严重干旱,政府部门多次实施人工降雨,对缓解旱情起到一定的作用。人工降雨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投到云层,干冰迅速 ,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水蒸气凝华为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滴,下落而形成了雨。
14. 电热液体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雾”飘出,其“白雾”是驱蚊液先 后 的物态变化过程产生的。
15. 如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 过程中 热量,产生的湿冷空气被风机吹出。
16. 使用空调的同学都知道,炎热的夏天,开启的空调制冷机处总有许多水形成,这里的水是来自 。
17. 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和 。
18. 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没有燃烧。其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水不断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温度 ,也说明水的沸点 (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

第18题 第19题
19. 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着“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中的 。
20. 火山爆发是人们常议论的话题,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 (选填“升高”或“降低”)。
三、实验题(第18小题8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5分,共19分)
21. 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张怡然同学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 。
(3)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 。
(4)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地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22. 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选择了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哪个实验小组的方案好?请你说明原因: 。
(2)下表是一个小组的测量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28
32
36
40
44
48
48
48
54
60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海波熔点是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要 热量,温度 ,熔化过程经历了 分钟。
23. 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忧,由网络查得:菜籽油的凝固点是-10℃,大豆油的凝固点是-18℃,他质疑:地沟油的凝固点与大豆油、菜籽油的凝固点会有明显差异吗?于是,小华利用实验室制冷设备做地沟油的冷冻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2
0
-2
-4
-4
-4
-4
-6
-8
-10
状态



固液混合
固液混合
固液混合
固液混合



(1)小华在实验室测得地沟油的凝固点是 ℃。当环境温度为-5℃时,地沟油所处的状态是 态,可见,地沟油的凝固点比菜籽油、大豆油的凝固点 (选填“高”或“低”),当环境温度逐渐降低时, (选填“地沟油”“菜籽油”或“大豆油”)先凝固。
(2)综上可知:用凝固点测量法来检测地沟油是 (选填“有效”或“无效”)的 。
四、计算与简答题(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25分)
24. 在家里洗澡时,浴室里的镜子上常常会出现“哈水”,用起来十分不方便。现在有一种新型的镜子——防雾镜,就是在普通镜子的背面装有电热丝(电热丝接通电源后,会使镜子温度升高),洗澡时,只要接通其电路,就可避免镜子上出现“哈水”。请你说明“哈水”产生的原因以及防雾镜是怎样避免“哈水”产生的。
25. 如图所示,用浸透酒精的湿方巾擦拭扎紧的气球,然后摆动气球或给气球扇风,会观察到气球的体积明显缩小。请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26. 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1012m3,占全球水资源的6%,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但是水资源的浪费却十分严重。小华看到一个水龙头常开不关,他对此进行测量得水龙头出水口直径为1.2cm,若水流出的速度为10m/s,那么,1s内从水龙头流出多少立方米的水?1h浪费了多少吨的水?(1立方米的水重1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