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新课导入【学习目标】
1、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识记《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的内容;
2.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
3.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的关系。
【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
【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的关系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万船齐发,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一举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在短短的三年内,人民解放军是如何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对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的意义?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随后,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目的: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政策:1927 打土豪,分田地 ;
1931土地革命,农民土地所有制
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度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影响: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了保障,调动了他们革命的积极性中共主持的三次土地改革2、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进行根据地建设—大生产运动;军垦屯田
①目的: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影响: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健康发展,成就显著。农业和工商业的产值迅速增长,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军民生活明显改善。 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①目的:团结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②影响:中共在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改变了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承认了地主土地所有权、地主对农民的债权和租佃关系。但对地主的封建剥削又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这一措施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解放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有利于团结地主抗日,巩固了抗日统一战线。3、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目的:调动广大群众革命积极性
政策:1946年《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变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
影响: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十年对峙时期1927 打土豪,分田地 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解放战争时期变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土地政策,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措施1.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9)2. 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1948.4)作用1. 政治上,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巩固了解放区的后方,巩固了工农联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2. 经济上,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3. 人力资源上,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人力资源。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农民在丈量土地中国土地法大纲1.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2. 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3. 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4. 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8 年.由于战争中的大量繳获,解放军的装备已大大加强,建立了炮兵、工兵,并积累了攻坚作战经验;由于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和战争的锻炼,解放军的政治素质和军事技术也大大提高;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生产迅速发展,兵源充足,后方巩固。 一白砥民 《中国现代史》 ——原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民工担架 大小车 牲畜船只筹粮挑子543万人30.5万副88万辆 76.7万头8500只 9.6亿斤20.6万 材料二淮海战役人民 支前统计表:从上面的材料中,说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有什么样的关系?1. 政治上,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巩固了解放区的后方,巩固了工农联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2. 经济上,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3. 人力资源上,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人力资源。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人进攻。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一举切断了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淮海战役,歼灭大量敌军。到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几乎与淮海战役同时,东北人民解放军挥师入关,与聂荣臻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解放军将国民党军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和张家口等孤城,并武力攻占张家口、天津,威逼北平。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是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背景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两个拳头”指的是哪两个地方?“一刀”指的是什么事件?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大别山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一举切断了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淮海战役,歼灭大量敌军。到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平津战役 几乎与淮海战役同时,东北人民解放军挥师入关,与聂荣臻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是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林彪、罗荣桓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三大战役名将风云榜林彪罗荣桓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一举切断了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三大战役名将风云榜陈毅刘伯承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三大战役名将风云榜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渡江战役1949年4月1日-15日,中共与国民政府在北平举行停火谈判。但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表示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
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随即发起渡江战役。23日,南京政府垮台。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此诗气势恢宏,语言铿锵有力,它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一辽沈战役——关门打狗,各个击破
淮海战役——直接敌人,中间突破
平津战役——分割包围,瓮中捉鳖材料二在追歼黄百韬兵团的堰头镇战斗中,我军某部被敌人火力封锁,十勇士冒严寒跳进河水,以身体当桥桩,架起一座“人桥”,保证全营迅速通过。材料三:淮海战役人民支援前线统计表战略得当英勇作战群众支援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政策调整将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法令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文件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土地改革意义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序幕。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历史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中,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援前线,主要是由于( )
A.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B.解放战争具有正义性
C.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D.中共代表农民阶级利益
2.下列对解放区土地改革过程中现象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地主在号啕大哭
B.农民在为给地主交租发愁
C政府干部在找中农做工作,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D.很多青年农民在排队当兵
3.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 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
①平津战役 ②江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CBC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4.”时间:1948年9—11月;主要战场:锦州、沈阳;结果: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 这是小明同学对某战役知识的梳理,这场战役的历史影响是( )
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B.解放了东北全境
C.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D.基本消灭了国民觉军队的主力5.1947年底, 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故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国帝园主义及其走向蒋介万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天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毛泽东主要论述了( )
A.重庆谈判的作用 B.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的战略作用
C.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战略意义 D.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B C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6.刘伯承和邓小平被称为战场L的最佳搭档,他们共同指挥的著名战役有( )
①挺进大别山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 ④平津战役
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7. 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募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 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与这一诗句有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CCD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10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授助........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
A.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毛泽东:十月革命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C.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去不复返了。
D.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9.整理历史知识绪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粉碎敌人进攻
(转战陕北) 转人战略进攻(挺进中原) 进行主力决战(三大战役) 推翻反动统治(渡江战投)D C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1. 阅读下列材料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 是近代中国的缩影。近代以来,它受到了外来列强战火的多次侵扰。历史事实证明:南京不仅是悲情之城,更是英雄之城。可以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更的終点。 请回答:(1)南京“受到了外来列强战火的多次侵扰”,请举一例说明。(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近代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主要事迹。(至少写出两位英雄人物及其主要事迹)(3)用史实说明为什么“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1)鸦片战争(2)林则徐虎门销烟(2)左宗棠收复新疆(3)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垮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8 年.由于战争中的大量繳获,解放军的装备已大大加强,建立了炮兵、工兵,并积累了攻坚作战经验;由于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和战争的锻炼,解放军的政治素质和军事技术也大大提高;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生产迅速发展,兵源充足,后方巩固。 一白砥民 《中国现代史》 ——原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民工担架 大小车 牲畜船只筹粮挑子543万人30.5万副88万辆 76.7万头8500只 9.6亿斤20.6万 材料二淮海战役人民 支前统计表:材料三在座的朋友们.......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 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大革命时期毛主席的主张是对的,但是没有被当时的领导接受。十年内战时期他是对的,当时也有一些同志搞错了,没有完全同意他的意见。抗战时期,全党承认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抗战成功了。到这次解放战争,更加证明其正确。
——周恩来 《学习毛泽东》(1949年5月7日)从上面的材料中,你能找到多少信息来帮助你解答人民解放军仅用三年时间就打垮了军事力量强大的国民党的原因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