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教案(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3 16:1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是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五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及用途;基本掌握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并能根据统计图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从折线统计图上学生易于看清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并能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培养统计观念。
2课时
第一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材104~105页内容)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学生能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3.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做出一定的推测和判断。
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生观察图片)
大家真聪明,他们在参加机器人大赛。我们把中国青少年参加机器人大赛的情况制成了条形统计图,其实,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讲解例1
(1)观察:折线统计图和我们以往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生自主探究)
(2)观察统计图: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逐年上升)
师:由此可见:折线统计图不但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哪种情况适合用条形统计图,哪种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学生讨论)
2.绘制折线统计图
(1) 怎样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①描点  ②标数量  ③连线
(2)绘制折线统计图要注意哪些?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完成教材105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108页1、2题
四、总结评讲,升华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适当点拨。
第二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106~107页内容)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势,掌握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并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分析、合理推测。
2.在对比、分析、绘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渗透统计思想,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正确地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分析和推测。
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讲解例2。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1.怎样才能较容易比较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的情况?
学生思考,并说出可以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统计图。
教师用电脑课件呈现画图的过程。(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的连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2.观察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二者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总结出: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较容易地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画出图例,并用不同的线段分别连接表示两组数据的点。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完成教材109页“练习二十六”的4、5题。
对于这两题可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进行全班反馈。反馈时,只要学生的想法合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四、总结评讲,升华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适当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