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高频考点之图表分析转换题 型1.把表格(图徽)转换成文字。
2.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3.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对图表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
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阅读图表要关注以下几点:①表头。表头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②分类、图例。如统计图表首先要确定统计的类别,阅读中首先要看纵轴、横轴的分类情况,以便能迅速得知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③数据。统计图表以数据或箭头反映问题,阅读时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中得出结论。
④注释性文字。要重视审读配合图表而出现的注释性文字,注释性文字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
要信息。答题技巧统计图表类统计图表类包括表格、柱形图、饼图、坐标曲线图等,它们都是用数据的形式,反映某一话题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内的客观情况。
此类题,一般要求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或者谈看法建议等。 解题思路 :(1)仔细审题。(审题目要求、审图表标题和内容)
(2)抓图表主要信息。(比较的变化特点)
(3)准确归纳表述。例:根据下面的调查表,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36字。
我国国民阅读方式倾向
近两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倾向:_____________。【答案】主要以纸质图书阅读为主,现已有所下降,网络(电子)阅读则逐步上升。]审题→抓主要信息(分析数据,找规律)→归纳表述图标1.分类
徽章、会徽、标志、警示牌等
2.解题思路
A.如果有色彩的话先看它的色彩,然后分解图标组成部分,明确各部分的象征义。
B.着眼图标的出处,整体考虑图标的寓意。 9【2012·山东东营】例:右图是中国节能认证标志,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说明主体部分(蓝色。周围汉字和英文除外)的构成要素、含义及其造型特点,至少用上一个成语。【答案】标志由“energy”的第一个字母“e”、中间的变形汉字“节”构成一个圆形图案。 “节”字由古长城、峰火台图形和“能”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构成。图案为蓝色。整体图案的含义为中国节能,通过节能还天空、海洋于蓝色。
图案设计中英文兼收并蓄,物形与文字浑然一体,结构紧凑,意味深长,可谓独具匠心。 评分:构成要素和含义1分,造型特点1分,成语使用恰当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漫画 漫画的构成标题: (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注释:(可以没有) 是对画面情景进行提示与注解的文字。主体:是画面各事物按照一定的序列构成的情景。解题要领: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看对象)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绘,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抓细节)
3、 注意说明的顺序 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讲顺序)题型1:画面描述题 例:请说明右边漫画的题面内容。 [注意:]1. 标题.
2. 主体、背景。
3.细节:人物动作、语言和表情等.
4. 不要主观想象.“砍”砍参考答案: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有许多树桩,一个人脚踏在树桩上,站立着。他一手拿着一把大斧,一手放在抬起的腿上。他砍光了树,脑袋也不翼而飞。砍规范答案示例:1、联系生活
解题要领:2、挖掘道理 由表及里,由画面到生活,挖掘出漫画蕴涵的深刻道理。
3、揭露讽刺??????概括寓意要语言简明,语言要讲究,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题型2:揭示寓意题 椅子上的人看不见视力表上最大的“人格”两字,眼里只看见“孔方兄”.画面:由画面到生活: 社会只重金钱不重人格的人.例: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参考答案:这幅漫画讽刺了某些人只重钱财而忽视人格.(3分。)只答“眼中只看见钱”给1分;只答“忽视(丢掉)人格”,得2分。 从大体上描述或表示物体的形状、相对大小、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联系(关系),描述某器材或某机械的大体结构和工作的基本原理,描述某个工艺过程简单图示都叫做示意图。
示意图的特点就是简单明了,突出重点,忽略次要细节。1示意图 ■下图是某住宅楼九楼的938号的平面示意图,阳台均备有逃生绳。假如室内客房起火,在没有灭火设备的情况下,客房里的陈粤生先生应怎样逃生?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具体逃生线路。所写字数不得超出给定书写框。【示例】
第一条:出房门向左(或向西)经客厅,到观光阳台,再用逃生绳逃生。
第二条:出房门向左(或向西)然后右转(或向北)经客厅、(再向北穿过)饭厅,到大门,开门逃生。
第三条:出房门向左(或向西)然后右转(或向北)经客厅、(再向北到)饭厅,再向右(或向东)经厨房到生活阳台,再用救生绳逃生。
(位置和方向是要点!)1专项训练(一)关于中国服饰
【材料一】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制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服饰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
中国古人讲究同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因此,在中国古代社会,凡是一个新的王朝建立,都要确定本朝崇尚的颜色,以证明自己统治天下是顺承天意、合乎天德的。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例如,青色就是蓝草(草名)染在素色布上的颜色,而黄色是土地之色,源于古人对土地的崇拜。秦尚黑色,到了汉代,黑、黄、红三色都曾受到尊崇;而唐宋以来,黄色成了最尊贵的色彩,“黄袍”成为天子专着的服装。金、黄、红、紫等艳丽之色多属于达官贵人,蓝、绿、灰、白则属于平民。不过,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的语句,紫色于是自官服中废除不用。可见,色彩的应用已逐渐脱离自然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除了色彩之外,服装款式也蕴含着古人的思想追求。以深衣为例,它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圈融;领口左右相交,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深衣背后有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顶天立地,为人正直;腰系大带,象征行动进退符合权衡规矩。总之,深衣象征着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中华传统美德。
【材料二】早在《诗经》中,就有借服饰表现人物身份,寄托人物情感的诗句。“硕人其颀,衣锦褧(jiǒnɡ)衣”,这里的锦绣华服不仅是描绘一个女子的衣着,也显示了她贵妇人的身份;“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青衿”是古代读书人常穿的衣服,在这里既表明了恋人读书人的身份,也借写对衣服的念念不忘传递出女子相思萦怀之情。
周代时,冠服制度确立,规定:天子、诸侯穿衮服,戴冕;大夫穿裨衣,戴冕;平民则只能穿布衣。这一制度在不少成语和古诗文中都有体现,比如成语“冠冕堂皇”就与这一制度有关。古时的王公贵族和武将还要戴“貂蝉冠”,这种冠冕“附蝉为文,貂尾为饰”,是地位的象征,陆游诗句“长安貂蝉多,死去谁复还”中的“貂蝉”指的就是达官显贵。到了明代,冠服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服装方面,开始用官服上补子图案的不同来区分官职:文官都用禽类,武官皆用兽类。成语“衣冠禽兽”即源自于此,本指身居高位,但后来渐渐演变成了贬义词。在冠冕方面,因为当官封王的太多,“貂蝉冠”供不应求,貂尾严重不足,只能用狗尾来代替,从而产生了成语“狗尾续貂”。【材料三】【材料四】胡服骑射是中国历史上汉族服饰与少数民族服饰的第一次融合。赵武灵王发现汉人的上衣下裳和深衣的着装方式不便于作战,于是果断推行短衣长裤的胡服。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使胡服掀起又一个高潮。到宋代胡服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朱熹感慨“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可见其流行之广。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也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如清代后期的史书中就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的记载。中国各民族服饰文化在彼此融合中不断丰富与发展。
20世纪初,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交融中,中山装与旗袍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男女的主要服装样式。它们的变革融入了时代的特征,糅合了中国传统服装的民族特色与外来服装的特点,既保留了中国古典服装的含蓄、端庄、严谨的风格,又吸取了洋装的实用、简洁、舒适的优点,体现了“洋为中用”的时代精神: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适应了国际化的潮流。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成为外事场合礼仪服装和国际盛会礼服。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APEC会议中,与会女领导人的服装就由立领旗袍礼服裙和直领开襟披风构成,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1.2022年,我国将承办第24届冬奥会,服装学院的同学们想为出席冬奥会开幕式的国家女领导人设计一套礼服,要突出中国元素和时代特征。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三、四,从下面三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并从服装款式、色彩和图纹三个方面说明理由。(3分)
①方案一:绿色复古深衣,配朱雀纹样。
②方案二:红色改良旗袍,配祥云纹样。
③方案三:白色西服套裙,配梅花纹样。
选方案二。改良旗袍既是外事场合礼仪服装和国际盛会礼服,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1分)红色是尊贵的颜色,祥云纹样象征祥瑞喜庆、和谐共融。(1分)方案二的设计突出了中国元素和时代特征。(1分)2.阅读上面几则材料,简要说明你对中国服饰有了哪些认识。(3分)
①中国传统服饰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与文化;②中国服饰文化对文学、语言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中国服饰文化在成语和古诗词中均有体现);③中国服饰文化兼容并包,与时俱进(中国服饰在民族融合、中外交流、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丰富)。(每点1分)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为了证明自己统治天下是顺承天意、合乎天德的,从古至今,凡是一个时代的确立,都要确定崇尚的颜色。
B.中国古代的深衣象征着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中华传统美德。
C.明代,开始用官服上补子图案的不同来区分官职:文官都用兽类,武官皆用禽类。
D.20世纪末的中山装与旗袍糅合了中国传统服装的民族特色与外来服装的特点。(二)节气与气节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通过观测太阳运动规律,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分。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材料二】农民借助于节气,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将时间和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应乃至合一的状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君子以向晦入宴息。”生产生活有时,人生社会有节,人身人性有气,节气不仅自成时间坐标,也演化成气节,提醒人生百年,需要有精神有守有为。孔子像农民那样观察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为此引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可以说,中国源远流长的精神有节,源头正是时间中的节气。【材料三】梅花是小寒节气的第一花信,而梅花自古就是诗人们咏赞不衰的题材。咏梅诗起源于六朝,隋唐兴起,极盛于宋元,明清相继,直至今日仍余韵犹存。这些诗词或写梅品质或咏梅风姿,或绘梅神韵,或歌梅情怀。大都立意新颖,借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梅花以抒发作者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高尚情操。
【材料四】立春亦称“打春”。这个节令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主持“打春”仪式,是每个地方的最高长官。他穿戴整齐,带着下属官员,在鼓声中举起柳条,鞭打土牛三下。柳条长24寸,寓意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之后,他把柳条交给下属和民众,让他们一路传下去,轮流鞭打。噼啪的鞭响,是春耕开始的信号。在这鞭打声中,土牛破碎了,泥土散落开来,露出藏在其中的的小土牛。牛角上的土洒在地里,能让土地丰收。牛身上的土放在家中,会使得今年养蚕兴旺。而牛眼的泥,据说放在药里调和了,能医治眼病。即便随手捞到的一把泥土,洒在牛栏里,也能让自家的牛膘肥体壮。【材料五】1.默写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词,并联系上述材料,简要阐释你选择这首诗词的原因(4分)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桃花盛开,鸭子凫水,蒌蒿满地,河豚渐肥。都是春天来临,气温回升的物候表现,万物复苏,富有生机。(与节气、物候相关联)(写出诗词2分,写出原因2分)2.“材料五”所画场景反映的是哪一种习俗?你是如何看待这一习俗的?(3分)
“打春”仪式。(1分)
示例1:这是春耕开始的信号,鼓励农民们开始新一季的劳作;仪式由官府组织开展,上下齐心,官民和谐;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庄稼丰收,农事兴旺,生活安康的美好向往。
示例2:仪式中视土牛身上的泥为神物,这是封建迷信行为。(2分)3.你认为“节气”和“气节”有关系吗?请结合上述材料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3分)
有。从材料二、三中可见,节气将时间和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应相合,人身人性有气,人生社会有节。节气不仅自成时间坐标,也演化成气节,提醒人生百年,需要有精神有守有为。(2分)比如梅花不仅是小寒节气的第一花信,还因其傲霜斗雪、不畏严寒被赋予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高尚情操。(1分)(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材料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什么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该成果是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三年完成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明确核心素养,一方面可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材料二】我们的同龄人在怎样学习
未来需要自己定义,学习方式也是如此。对于一个学习者而言,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同学们,一间教室,一位教师,几十个孩子,你对这种传统课堂的学习形式是不是习以为常?但你知道吗?你身边已有同龄人通过线上学习掌握了成人认为不可思议的技能。在他们眼中,学习不过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们兴致盎然变身为主动的学习“进攻者”,同时他们可能并不需要特别框定的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学习随时随处发生。
浙江温州翔宇中学,以在校内建博物馆进行教学而著称。相继建成开放了“翔宇昆虫博物馆”“王羲之书法教育馆”“翔宇中华灯谜馆”和“科学体验馆”。
以昆虫博物馆为例,整个博物馆,展出来自全球各地的昆虫1500多种,还有很多其他昆虫博物馆没有的创新之作。如《名虫名言》《甲虫帝国沙盘模型》《昆虫编年史》《469个虫字部汉字中国地图》《珍稀蝴蝶分布图》《昆虫成语摆件》《蝶翅时装画》《308首昆虫诗歌挂饰》……还拥有昆虫艺术区,展出艺术家受昆虫启发而创作的与昆虫相关的各类艺术品。是不是只有生物老师才能带孩子们在昆虫博物馆学习?或者,孩子们在昆虫馆只能学习生物知识?当然不是。地理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去研究地形地势对昆虫的影响,美术老师可以带孩子们素描写生讲色彩搭配……更多情况下,为了提升孩子们的素养,各种兴趣小组、社团、选修课程的研修者可以在博物馆开展各种各样的自主学习。
浙江温州中学的创客学习也声名在外。作为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创造性活动,该校两名女生的创客小故事就很有意思。生活中恒温孵化箱已经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网上百来元就能买到,但是马肃爽和潘艺文两位女生却想自己做一个。一开始,她们面对型号繁多的加热片,根本不知道该买哪一款,后来经指导老师提醒,运用物理和数学知识计算温度并最终确定需要多大功率的加热器。最后,她们经历几次失败才终于孵出一只瘸腿的小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小女生对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以及综合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她们平时最不喜欢的物理科目的成绩自然也上去了。【材料三】
学习者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与问题解决需要来选择学习的内容与学习路径。它以一连串问题为中心,像蜘蛛网一样不断向外扩展,形成以个人兴趣与需要为中心的个性化知识体系。学习者通过平时的碎片式的“零存”,最终实现系统性的“整取”,将碎片化知识按照个人需要,通过一定的步骤,整合成一个独特的知识体系。
自组织学习
通过团队学习、组织学习的方式来提升共同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创客的学习是自组织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过做中学、将创意变成现实而实现共同学习目标。
“互联网+课堂”
一种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翻转学习方式,包括线下实体课堂、线上虚拟课堂。大家分散时,通过网络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大家集中时则进行分享、交流、讨论、练习、创造等活动。学习内容来自网络与生活实践,而不仅仅是书本与教材。学习者可以自由进出这样的课堂,而不是被严格限制步调与进度。学习的目标是为了建立个性化知识体系而不是标准化的知识体系。1.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是A(2分)
A.《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
养。从图表看,自主发展放在中间最醒目的地方,表明自主发展是最重要的一方面。
B.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要努力发展专业,学生要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C.温州中学两名女生马肃爽和潘艺文,经过多次尝试,制作恒温孵化箱的创客过程,体现自组织学习的特点。
D.“互联网+课堂”包括线下实体课堂、线上虚拟课堂。不管哪一种课堂,它们都与互联网紧密相连。2.仿照材料一、材料二的标题,在材料三横线处添加一个小标题。(2分)
示例:面向未来有哪些学习形式(面向未来还可以怎样学习;非传统学习方式有哪些;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3.探究“材料二、三”中关于学习方面的共同特点。(2分)
学习不限时间地点;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兴趣化学习);自组织学习。(答出2点即可得2分)4.浙江温州翔宇中学陈老师想利用“翔宇昆虫博物馆”开发语文选修课程,请你依据示例,帮助陈老师完成选修课课程规划。(2分)
课程名称课程资源课程目的示例一:咬文嚼字《469个虫字部汉字中国地图》或《昆虫成语摆件》辨识虫字部汉字(积累昆虫成语),激发学生兴趣,丰富人文积淀(或培养乐学善学素养)。示例二:诗歌朗诵《308首昆虫诗歌挂饰》激发学生朗诵热情,提高朗诵水平,培养审美情趣。5.初中生王海喜欢电脑编程(即编辑程序,让电脑执行),课余时间,他经常在网上下载电脑编程教学视频观看。王海妈妈认为电脑编程是“不务正业”,耽误学习。为了劝说王海妈妈正确看待这件事,请从材料中找出依据,并进行分析。(3分)
王海喜欢电脑编程,通过网络视频自学电脑编程的行为运用了面向未来的“个人导向的系统学习”和“互联网+课堂”两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国家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的要勇于探究、乐学善学、信息意识、技术应用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