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一中2010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长沙市一中2010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5-19 16: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长沙市一中高2008级 第四学期文选班 (地理)期中考试
考试范围:必修Ⅰ全册、选修三、选修五
命题:汤江波 王思亮 审核:王斌 张万敏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6个小题,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如右图,图中圆圈表示某条纬线,A点为晨昏圈与该纬线圈的切点。据此回答1~3题。
1.若A点的地理坐标为(80°N,150°W),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则国际标准时间为
A.2时 B.10时
C.18时 D.22时
2.若A点的地理坐标为(70°N,30°E),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B点位于80°N纬线上,则B点午夜太阳高度和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A.30° 70° B.20°20° C.10° 20° D.10°70°
3.若A点为中山站(69°22′S,76°23′E,),地方时为12时,则下列描述与题设条件最符合的是
A.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B.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元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据新华网报道,智利当地时间27日凌晨(以北京时间为准)发生里氏8.8级地震,现已造成800多人死亡,损失惨重。读图完成4~6题。
4.强震发生时,全球新的一天范围是旧的一天的
A.1倍多 B.2倍多 C.3倍多 D.4倍多
5.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硅铝层 B.岩石圈 C.软流层 D.下地幔
6.地震发生时节,震中附近的气候主要受
A.西风带影响 B.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C.信风带影响 D.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l8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A城市)举行。
材料二 丹麦位置示意图(图2)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图3)
7.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气温变暖,降水变少 B.气温降低,降水变多
C.气温变暖,降水变多 D.气温降低,降水变少
8.对照图3,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9.面对当前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人类应该
①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少矿物能源消耗总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名胜被印在它们背面。读图4完成10-11题。
10.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甲——内外力共同作用 B.乙——断层下陷
C.丙——背斜顶部侵蚀 D.丁——冰川侵蚀
11.丁地所受侵蚀作用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5,据此回答12—13题。
1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①瓦斯爆炸 ②崩塌事故 ③透水事故 ④滑坡事故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关于该地区发生的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从古到今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水平挤压断裂-外力作用
B.水平挤压断裂-沉积作用-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C.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水平挤压断裂-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水平挤压断裂-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沉积作用
图1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低压的槽线,完成14~15题。
14.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则槽线西北和东南的风向分别为
A.西北、东南 B.西北、西南 C.东北、东南 D.东北、西南
15.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该类槽线夏天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A.暴雨和冰雹天气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连绵的阴雨天气 D.干热风(焚风)天气
读下图,回答16-17题。
16.若图所示曲线为某谷地地形剖面图,a、b、c三处岩石年龄关系为a=c>d,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①剖面处是背斜构造    ②剖面处是向斜构造 ③一般中午时d处气压略高于a处 ④深夜c处常吹山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若图示曲线为等高线,且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b、c、d各点气压最高的点是d点 ②若有一小溪,其流向是b流向d
③b、d的相对高度等于a、d的相对高度  ④b、d处于山脊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资料表明,近年来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加快,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增强。同期,墨西哥湾暖流较为稳定,北大西洋暖流速度减缓。据此并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A处洋流流速的变化表现为
A.加快 B.减慢 C.稳定 D.不能确定
19.B处海水蒸发量增加,对同纬度东岸陆地造成的影响是
A.增温降湿 B.增温增湿 C.降温降湿 D.降温增湿
下面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下图回答20--22题。
20.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
A. 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B. 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 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 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21.该经线可能是:
A. 30°E B. 120°E C. 100°W D. 60°W
22.关于图中曲线①②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 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值越小
C. 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气温较低
D. 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的相应纬度也存在
下图中数码①-⑦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读图回答23-26题。
23.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24.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①与⑤  B.①与⑥ C.③与⑤  D.③与⑥
25.与①所处纬度相当的表层海域相对于⑦东侧表层海域:
A.温度高、盐度低  B.温度高、盐度高
C.温度低、盐度高   D.温度低、盐度低
26.两大陆不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第Ⅰ卷(非选择题,共54分)
提示:请同学们在专用答题卡上认真填涂
长沙市一中高2008级 第四学期文选班 (地理)期中考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27.(12分)全年开始南方爆发特大干旱,读“我国南方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以下问题:
(1)(2分)据图,我国南方特旱灾害分布最广的省区主要是_____、______。
(2)(2分)当前,缓解我国南方旱情的有效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造成本次特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水循环偏弱 ②气候变暖③农业用水偏多④水体污染⑤西南季风势力弱,带来的水汽少⑥东北季风势力弱,锋面位置偏东⑦多溶洞地下暗河,地表水渗入地下⑧地形起伏大,滑坡、泥石流增多
(4)(2分)正常年份该地区也是“十年九旱”,除降水外,地形地势因素如何影响该地旱情?
(5)(2分)干旱造成的次生灾害有哪些?
28.(14分)阅读材料一、二,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7年云南丽江地区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古老的建筑、山川美景、世界文化遗产带来的名气,这一切都使丽江古城(海拔2416米)的中心成为一个熙熙攘攘的游乐园。到2000年为止,丽江每年接待游客超过400万。蜂拥而致的游客严重破坏了丽江地区的文化和生态平衡。据当地官员说,丽江老城10%的户主(其中80%居住在市中心)已迁出老城,因为生活越来越不方便,租金和开销也在增加。这些现象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初衷。甚至连丽江的玉龙雪山也在融化,当地人说这是由于“游客呼出的热气”所致。
材料二: 网友推荐了丽江五日游行程:丽江~虎跳峡~香格里拉~梅里雪山~丽江,其中香格里拉景区汇集了雪山、峡谷、森林、湖泊、花海、草甸等让景区颇具《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所描述的香格里拉神韵。
(1)(1分)丽江风景属于( )
A.旅游主体 B.旅游业 C.旅游资源 D.旅游目的
(2)(1分)丽江地区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这里具有的( )
A.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B.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C.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D.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3)(5分)根据材料一、二对景区的描述和该行程沿线地区的地理特征,实现该游程最好是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为什么?(两点以上理由)
(4)(4分)材料一两则例子说明了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 相适应,否则就会产生哪些旅游环境问题: 。
(5)(3分)旅游业对当地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 ② ③
29.(8分)读我国某地相关要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分)若该地取得如图正午太阳高度时为长沙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期,则该地的纬度度数为_________,试判断下面关于该地的描述最可能正确的是( )
A.N坡面为阳坡,红壤广布,适合马尾松的生长
B.图中河流在该地最可能自西向东流
C.该地的自然植被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图中河流不可能存在结冰现象
(2)(2分)简要说明说明图中河谷的形成原因。
(3)(2分)M坡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是什么?据图概括其可能的形成原因。
30.(12分)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自然资源,也影响着聚落和交通的形态,阅读下列有关图文资料,回答:
材料一 图5示意古荆州部分地区。
(1)据图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4分)
材料二 江汉平原的湿地主体是“云梦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而洞庭湖平原的湿地主体是“江南之梦”,“江南之梦”也泛指荆江以南湿地。
材料三 “江汉-洞庭湖平原城市圈层扩展图”
(2)(4分)江汉—洞庭湖平原最晚形成的城市圈包括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开发最快的区域为 ( )
A.西北地区 B.北部地区 C.东部地区 D.南部地区
(3)(4分)江汉—洞庭湖平原城市(聚落)发展的空间演变是一个圈层_________(辐合或辐散)扩展的过程,并解释其原因。
【1-3解析:D D C (1)切点可能为12时、0时,如为北半球冬半年则该点应为极夜切点,150°W为12时,则此时0°经线的国际标准时间应为22时;(2)A点为北半球夏半年则为极昼切点,地方时0时,则太阳直射20°N,30°E为0时,则B点的午夜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7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 (70°﹣20°)=40°,80°N正午太阳高度角=90°﹣ (80°﹣20°)=30°,其午夜太阳高度角=10°。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90°﹣ (40°﹣20°)=70°。(3)A点为南极圈内地点,则地方时为12时为极夜切点,应为北半球夏季。
【4-6解析: C B D 读取震中经度72.7°W,地方时为3时34分,则地方时为0时的地点位于126.2°W,从0时经线向180°为今天范围,则今天与昨天的比例为5.58:1 (2)据深度为岩石圈;(3)震中纬度为35.8°S应为地中海气候区,地震发生季节为副高控制
【7-9解析: C D A (1)气候变暖后对西风带影响地区通过增温而增湿;(2)保温效应主要是大气逆辐射增强,即④。(3)关停高耗能产业影响经济发展。
【10-11解析:A B (1)三峡成因为流水侵蚀与地壳抬升结合、珠峰为冰川作用、桂林为喀斯特地貌的流水溶蚀作用、壶口主要是流水侵蚀与地壳抬升结合。(2)壶口为黄河中游景观,侵蚀作用最强的是夏季(流水侵蚀最强)。
【12-13 解析:B A (1)地质剖面显示,a为背斜、b为向斜,向斜构造造成①到④事故,背斜难以排初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可能与上下岩层的含水性有关)。(2)首先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变动后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后,(右侧)断裂在外力作用形成了煤层。核心判读为:断裂作用发生前一定有石灰岩的形成和变质作用过程。
【14-15解析:B C (1)槽线即为低气压中心的槽线,依据锋面气旋的结构模式可以判读B正确;(2)槽线东北为高压则西南方向为低压,且槽线出现的在华北地区应为雨带在华北,暖湿气流在北方地区爬升则带来连绵的阴雨天气。
【16-17解析:C A (1)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d为谷地中午受热力环流影响为下沉气流,气压高;(2)为谷地地形,地势最低者气压最高。
【18-19解析:B B (1)北大西洋暖流即A处速度减弱(2)海水蒸发增强则增温增湿。
【20-22解析:A B C (1)三个要素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在高纬度的极值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冬至日南半球,太阳高度最低值应为23.5°,三线均远小于该值;第二种,冬至日北半球,太阳高度最低值在66.5°,为0°,该图中②曲线合乎题意;气温的纬度变化应为高纬度较低,考虑到北极地区为海洋过极圈后温度略高,①线合乎题意;③线气压的纬度变化在中高纬度产生极值,则可以考虑大陆冷高压。(2)有大陆冷高压的经度应为穿越奥义米亚康的120°E,A穿过欧洲、C穿过北美、D穿过南美。(3)曲线③极值在南半球不存在。
【23-26解析: A C A B 从干湿状况、空间分布格局,可知甲大陆南北对称的格局为非洲大陆、可知乙大陆干湿格局为澳大利亚大陆,南美、非洲南部的干旱区没有这么宽广。调动关于板块分布、自然带类型、盐度、气候类型的知识回答问题。
27.【答案】A(1)云南、贵州(2)跨流域调水、人工降水 (3)①②⑤ (4)①多溶洞地下暗河,地表水渗入地下;②地形起伏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 (5)森林火灾、虫灾
【解析】从图3经纬度、等高线图可判断是云贵高原,乙、丙气温和降水气候资料中,正常年份11月到2月降水量约70—170毫米(还可以判断甲图中A、B两地中与乙、丙对应的气候资料),是由于受准静止锋影响,西南季风带来的暖气团在冷气团之上爬升,贵阳一带冬半年阴雨连绵,今年这里出现特大干旱,其原因可能是:西南季风势力弱,带来的水汽少,降水偏少,A正确;东北季风来自较高纬度内陆,带来的是冷气团,水汽少,即使其势力弱,锋面位置偏东,若西南季风势力强,暖湿气团受地形抬升,也可能形成较多的降水,B错;正常年份该地区出现干旱,除降水外,多溶洞地下暗河,地表水渗入地下、地形起伏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都是原因,但今年的干旱主要是降水量偏少造成的,C错;降水偏多的年份、多暴雨的季节,滑坡、泥石流增多,干旱的年份、季节,容易出现森林火灾、虫灾,D错,所以选A。
28.答案:(1)C(2)B(3)夏季,香格里拉的垂直变化最丰富、虎跳峡水量最大、梅里雪山最温暖、丽江海拔高兼有避暑功能等(4)环境承载量 污染自然环境 破坏生态系统 扰乱社会秩序 损毁文物古迹 (4)①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资金 ② 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 ③ 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29.(1)36°34′ B (2)岩层断裂,岩石破碎;流水沿断层面侵蚀下切;(3)滑坡。原因:坡度大;岩层走向与坡向大致平行。
30.答案: 水陆交通要道(枢纽、节点)。 分析:扼西部山区东出口,为吴蜀东西相连的水运交通要冲; 西部的山地与东部的湖沼阻碍了南北的联系,使荆州成为南北交通要道。解析:交通区位分析要抓住水陆交通要道(枢纽、节点)。 区域判读特点描述类问题,先读图、挖信息:(读地形、水系分布)东西水运的咽喉要道;南北贯穿的必经之路。(1)洪湖、仙桃,A (2)空间演变过程为“圈层辐合式扩展”,从平原边缘往平原腹心,可分5 个城市圈层,越往平原腹心,城市形成的年代越晚。这种空间规律反映了湿地从易到难的开发过程,两个城市圈之间的区域也大致反映了其间主要的湿地清理区和聚落形成带。
考室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
座位号
成 绩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