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母亲的歌[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献给母亲的歌[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3-11 17:53:00

文档简介

课题:献给母亲的歌
课程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多侧面地认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
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流或书面写作等)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二、教师准备
1.活动前,老师要涉猎有关“母爱”的材料,最好准备一些声像资料,以便给活动营造一种情境或提供一点背景;
2.教师在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给学生划分学习小组,确定学习小组组长,明确学习小组长的职责;
3.在本次活动开展之前,明确任务,提出要求,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4.设计活动计划表,以便让学生做好活动记录,使之成为过程评价的依据。
三、活动指导
本次综合性学习,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开展四项学习活动,二是在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四项活动各包括若干小项,可让学习小组各有侧重地开展活动。
1.关于“道不尽的母爱”。“母爱”的主题,在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中都有表现。开展本项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围绕“母爱”这一主题把目光投注到各类文学艺术的题材和体裁中去,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母爱”情感的浸润,同时培养诸如编辑、概括、交际等语文能力。教材中列举的五个方面,其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体裁、题材)去探寻、感受“母爱”。“母爱”几乎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永恒“话题”,学生深入其中,将会发现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感情世界。
2.关于“剪不断的‘脐带’”。开展这项活动,是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属于自己的那份“母爱”,通过与母亲聊天,向母亲采访,进一步了解母爱,体会母爱。教材中列举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既不是要求面面俱到,也不是仅此而已。只是举例,旨在提示。实际上,这四个方面中,3、4小项可以合二为一,当然,也可以从所列举的四个方面伸展开去,这将根据学生家庭的特点和母亲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取舍或自主设计。
3.关于“多角度看母爱”。如果说,前两项活动侧重于了解和感受,那么这项活动则侧重于对母爱的理性思考,也就是说,前两项活动是较感性的,而这项活动则是较理性的了。在这一活动中有三个问题可以任选其一。(1)从生活中举出几件倾注着母亲无尽关怀的寻常小事,再说说你的感受。在这项活动中,既有对母爱的回忆和追叙,也有对母爱的再体验和反思。母爱,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那寻常的小事却富含着深爱。因此,开展这项活动,就是让学生学会体验,学会反思,从而培养美好的人格情操。(2)狐狸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你怎样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你认为理智的母爱应该是怎样的?开展这项活动,是让学生从动物世界的母爱中得到启示,进而对人类的母爱进行理性思考。母爱,是伟大的,忘我的,但有时是狭隘的,短视的,溺爱便是如此。对孩子的溺爱是有害的,爱,就是对成长负责,对未来负责,因此,开展这项活动,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母亲的严厉,像胡适的母亲那样,但更要注意母亲的溺爱,防止溺爱对意志的侵蚀,防止溺爱对坏习惯、坏脾气的纵容和袒护。(3)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不只是爱的抚慰,往往还有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人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请你对自己的“第一任老师”做一个客观的评价。这一问题是对前两个问题的深化,是促使学生从做人处世的方面去思考母亲对自己的影响。要求做一个客观评价,就含有对严爱与溺爱等不同的爱的方式和内涵的辨析。
4.关于“报得三春晖”。这项活动是对前面几项活动的升华和总结,既是对母亲感念之情的表达,又是对母亲热爱之情的深化,同时也是要求把孝敬母亲的感情化为实际行动。这项活动形式多样,有朗诵、唱歌;有讲故事、演讲;亦有看电影、图片展示。可从教材列举的多个项目中选择,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
四、活动建议
1.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活动,不求面面俱到,但要讲求实效。
2.要特别关注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如单亲家庭,努力避免触动学生的心灵创伤,如有必要,可让一部分学生围绕“亲情”自主设计和开展综合学习活动。
3.本次活动主要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展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活动要围绕家庭开展,因此,教师应事先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比如,先给学生家长写一封公开信,说明本次活动的内容、程序和目的,以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
4.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记录和材料整理,以便作为后期写作的素材,作为评价的依据。
5.适当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小结,及时检查前期活动,以帮助深入有效地开展下一步活动。
五、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分为四项,根据四项活动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1.对“道不尽的母爱”活动的评价。这项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分小组开展,在班上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是这一活动的主要特点。因此,活动评价应以同学相互评价为主。同学相互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同学参与的态度、程度以及合作意识与能力;二是同学在搜集资料、编辑成册方面的实际水平与交流的效果。
2.对“剪不断的‘脐带’”活动的评价。这项活动主要是在家庭中开展,是在母子之间进行,因此,有必要让家长(特别是母亲)参与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是这一活动评价的重要特点,家长评价应成为本项活动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表格,以便家长对活动进行记录和评价。
3.对“多角度看母爱”活动的评价。这项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对三个问题的探讨,活动的形式主要是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因此,本项活动评价的侧重点是评价该同学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实际就是参与的程度)和在班上“交流”的效果。可以让同学们自主地用评议或评比的形式进行。
4.对“报得三春晖”活动的评价。这项活动可以用不同形式来开展,因而,评价也可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可以让同学相互评价,可以同学自我评价,也可以让家长参与评价,亦可以由老师进行总结性评价等。
对四项活动的评价,都要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情感投入以及情感的变化发展,注意把语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学生情感态度(对母爱的体验和理解,对母亲的热爱和孝敬)的养成结合起来考查。
六、参考资料
母爱的力量
汤治平曾听一位朋友讲过一个悲壮感人的“鹿跳峡”的故事:一只老鹿和小鹿被一群凶猛的猎豹追逐到了一个峡谷前,那峡谷的宽度太大,超越了鹿的跳跃极限,但老鹿毫不畏惧地跳了。结果大峡谷前出现了这样一幅壮烈场面:老鹿起跳后小鹿也飞身起跳了,到了峡谷中间,就在老鹿即将坠落谷底的刹那间,小鹿落在了老鹿的背上,并以老鹿的背为支点,成功地实现了第二次起跳……老鹿牺牲了,小鹿跃上了峡谷彼岸,存活下来。
动物的母爱尚且如此感人,人类母爱的力量就更是感天地泣鬼神。这里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某省一个旅游景区,一部满载游客的缆车突然从高空坠落,就在转瞬即至的生死关头,年轻的母亲和父亲一起,奇迹般地将不满周岁的孩子高高举起,结果,缆车内三十余名游客全部遇难,惟有这个小孩存活了下来……
最近还读到另外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吞没了小山村。次日,当救援人员循着哭声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发现一个光着身子蜷缩在屋梁下的两三岁小女孩竟然活着。救援人员赶紧将小女孩抱出来,可她死活不肯离开,边用小手指着边哭喊起来:“妈──!”救援人员沿着隐约露出的一双泥手小心翼翼地往下刨,眼前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仿佛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女人竟是一个盲人,身体早已僵硬。而她的身下,又刨出一个昂首挺立的半裸男人!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肩上,双手高举小女孩,小女孩才奇迹般地成为这场泥石流中惟一的幸存者!
动物也罢,人类也好,惟有父母之爱是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们总是义无反顾地舍弃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当初,老鹿如果停蹄不跳,它和小鹿毫无疑问都会成为猎豹们的战利品。关键时刻,老鹿选择了作小鹿的跳板,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小鹿的生命。而年轻父母和盲人父母舍己救子女的壮举更是爱的力量的最好诠释。
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奉献和牺牲是母爱这两个字眼丰富内涵中最动情和闪光的部分。正是这种博大深厚的爱的力量,繁衍传承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和万物生灵,谱写出永恒不朽、传诵不衰的爱的诗篇和情的乐章。
漫漫人生旅程,正是无私奉献的母爱,教会我们用心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世界;也正是这种母爱惊天动地的力量,激励我们摒弃自私和怯懦,用爱心拥抱真善美的生活,一步步走向成熟和成功。


课堂练习

课件19张PPT。献给母亲的歌1.你了解妈妈结婚前的经历吗?
2.你了解妈妈的生活和理想追求吗?
3.你了解你出生时的情况吗?
4.你了解妈妈对你的期望吗?
5.你一般是在痛苦的时候想到妈妈吗?
6.你给妈妈过过生日和母亲节吗?
7.你用过妈妈的生日作密码吗?
8.你知道妈妈的出生年月日吗?
9.你知道妈妈最爱吃的食物吗?
10.你知道妈妈最爱做的事情吗?
考验你一下讲故事关于母亲节。
母亲节是由一个名叫贾维斯的妇女倡导,并由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发起创立的。贾维斯夫人是一个有着10个子女的母亲,是当时美国格拉夫顿城教会主日学校的总监。在美国以解放黑奴为目的的南北战争结束后,她在学校里负责述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贾维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的女人。她讲述着战争中那一个个为正义捐躯的英雄的故事,望着台下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孩子们的脸,一个想法猛然涌上心头;为祖国贡献了这么多英勇战士,保证了战争胜利的,不就是那一个个含辛茹苦地抚育着子女的母亲们吗?她们的儿子血染疆场,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牺牲的,不也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吗?因此,她提出应该设立一个纪念日或母亲节,给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达儿女们对母亲的孝思。可惜的是,这个良好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贾维斯夫人便与世长辞了。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目睹母亲抚养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劳,深感母亲的提议是适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写出了几十封信,发给美国国会、地方州长和妇女组织等,提议领导创立母亲节。在她的一再呼吁下,这一提议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呼应和支持。1914年,美国总统威尔逊郑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贾维斯夫人的忌日,定为母亲节。美国政府还规定,母亲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以表示对母亲的尊敬。由于贾维斯夫人生前喜爱康乃馨花,这种花也就成了母亲的象征。母亲节是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全部家务活包下来,儿女们每人都要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以尽孝道。即使远在异地的孩子,也要打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这一天,美国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亲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欢愉;母亲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达哀思。母亲节创立后,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安娜.贾维斯在世时,设立母亲节的国家已达43个。时至今日,欢庆这个节日的国家就更多了。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相对于父爱,母爱是日常的,琐碎的。母爱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和人的本性。当你第一次喊出"妈妈"时,母亲满脸笑容,满心惊奇,当母亲把你从怀中放在地上,让你爬,让你站,让你走,当你跌倒了,又把你扶起来,继续操练……从此,你便开始了全新的人生。每次放学回家,你都要向母亲汇报自己的收获,母亲听得津津有味,。笑靥如花。谈感受与母亲聊天
? 母亲的生活经历,喜怒哀乐,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梦想和追求;
母亲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的甘苦;
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甜酸苦辣;
母亲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谢母恩
??? 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成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
提问: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说说母亲
母爱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会,从下面三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在班上与同学交流。
1. 举出几件倾注着母亲无尽关心的生活小事,再说说你个感受。
2. 狐狸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逼它开始独立生活。你怎样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你认为理智的母爱应该是怎样的?
3. 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不只是爱的抚慰,往往还有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人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你对自己的“第一任老师”作一个客观的评价。小结: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们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我们永远爱着您──妈妈。图片展示羊有跪乳之恩,鸭有返哺之情,孝亲之情也 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