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INCLUDEPICTURE"教学分析.TIF" INCLUDEPICTURE "F:\\7.15\\九人历(上)教案\\教学分析.TIF" \* MERGEFORMATINET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巴黎公社政权的史实及其意义;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状况,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意义;解读材料与教材,培养分析、概括、归纳等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文史资料和影视片段,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整理资料、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与交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终生从事革命活动创立马克思主义及其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讲述,培养学生全面深入认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教学难点】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教法特点】
查找有关巴黎公社运动的资料。结合以前所学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知识,领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
INCLUDEPICTURE"教学过程.TIF" INCLUDEPICTURE "F:\\7.15\\九人历(上)教案\\教学过程.TIF" \* MERGEFORMATINET
一、导入新课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事业——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他奠定了这个伟大事业的全部理论基础,并推动了这个伟大事业的实践发展。马克思对于人类发展做出了哪些伟大的贡献呢?
二、课堂活动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提出要求】阅读教材,分别介绍出马克思在德国、法国和英国的革命历程。
学生介绍:
德国——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市,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他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禁锢出版自由。普鲁士政府决定查封报纸,马克思被迫转赴法国巴黎。
法国——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年轻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两位青年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从此,恩格斯不仅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在经济上也给予马克思很多支持。
英国——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直至去世。
【教师讲解】“我是世界公民”,是马克思的名言,也是他革命流亡生涯的真实写照。定居伦敦后,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就成了马克思每天必到的地方。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那里完成的,其中,《资本论》至今还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去世,葬于海格特公墓。
【教师提问】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哪三个组成部分?
学生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材料展示】
材料一 到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极大提高,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但给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工人带来的却是巨大的伤害和灾难。资本家把机器变成残酷剥削工人的工具,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把工人推向了贫困的深渊。这样,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就充分暴露出来了,也就为马、恩对社会历史作出全面科学的认识,并提出新的理论提供了根据。
材料二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法国、德国都出现了令资产阶级震惊的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充分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三大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发展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而工人斗争的丰富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材料三 马、恩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辩证法与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合理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批判地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学说,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同时,对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做了批判考察,为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思想条件。
材料四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街头,广泛接触工人群众。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与在伦敦的一个德国流亡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协商,把该组织改造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归纳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1)经济基础: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2)阶级基础:欧洲发生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新生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4)实践基础:马、恩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主观条件)。
(二)《共产党宣言》
【提出问题】《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时间、地点、起草人及机构是什么?
学生回答: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三)第一国际
1.第一国际
【提出问题】第一国际成立的时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后,做了哪些工作?
学生回答: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第一国际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教师过渡】1871年,第一国际的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
2.巴黎公社运动
【视频播放】播放《巴黎公社起义》视频片段。
【提出问题】巴黎公社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学生回答: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提出问题】巴黎公社最终取得成功了吗?
学生回答: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问题思考】巴黎公社为什么最终归于失败?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敌人力量强大——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大的政治环境不允许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存在下去;内部出了奸细——无产阶级自身尚未完全成熟,虽能建立政权,却还缺乏巩固政权的经验。
INCLUDEPICTURE"板书设计.TIF" INCLUDEPICTURE "F:\\7.15\\九人历(上)教案\\板书设计.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教学反思.TIF" INCLUDEPICTURE "F:\\7.15\\九人历(上)教案\\教学反思.TIF" \* MERGEFORMATINET
在本课教学中,我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入手,引入课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梳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尤其探讨了《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内容、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国际工人运动的重大指导作用。整个环节,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探究之中,在合作与分享中获得了知识,升华了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