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二中 醴陵四中
2010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两校联考高二年级地理科试卷
命题学校 醴陵二中 命题人 丁传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上。)
1.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月球的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太阳系
2.下列现象不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A.磁暴 B.极光 C.扰乱无线电通讯 D.四季更替
3、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
C.凌晨,小明从床上爬起来观看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
D.珠三角地区春暖、夏热,降水充沛
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
A.0° B.23.5° C.66.5° D.90°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中国“神七”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回答第5-6题。
5.翟志刚出舱活动时,伦敦(零时区)的区时是
A.9月28日3时43分 B.9月27日3时43分
C.9月27日8时43分 D.9月26日3时43分
6.这天,湖南昼长约为
A. 4小时左右 B.8小时左右 C.12小时左右 D.16小时左右
7.夏至日这一天,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长沙 D.广州
8.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岩石圈 B. 大气圈 C. 水圈 D. 生物圈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11-13题。
11 塔里木盆地有非常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其中属于非可再生的是
A、石油、天然气 B.天然气、太阳能 C、太阳能、风能 D、天然气、风能
12、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13.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这反映了地理环竟具有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干湿度分异规律
14。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A. B. C. D.
读甲、乙两图,回答15~16题。
15.甲图中山前的地貌名称是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背斜
16.乙图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读下面四种不同降雨类型示意图,回答。
17.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完成18—19题。
18.从图中岩层形态看,N处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山谷 C.向斜 D.断层
19.①处的岩石主要是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石灰岩
20.广东盛产荔枝,山东盛产苹果。出现这种差异主要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
A.水分 B.热量 C.光照 D.土壤
下图为“我国北高考资源网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没有规律
2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这些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气候水热充足特异性 D.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23.下列人类行为可能与全球气温变化有关的是
①大量燃烧煤炭 ②大量围湖造田 ③大量砍伐森林 ④大量抽取地下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四个地形区中单位里程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最高的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5.从08年末至09年初,我国北方省份出现了50年一遇的重大旱灾,这种自然灾害属于
A.地质灾害 B.气象灾害 C.生物灾害 D.海洋灾害
二.综合题:(本部分4大题,共50分)
26.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读图回答(14分)
(1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呈 时针方向,图中DB线为 (晨、昏)线
(2)此图表示的时间是 月 日前后,
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图中B、C、D
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
(3)此时北极圈内出现 (极昼或极夜)
现象,湖南正值 季,盛行 风
(4)此时,D点太阳高度是 。
(5)D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E点地方时为 。
(6)这一天,B地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
(7)图中ABCDE五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27.分析北半球某地的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16分)
(1)图中的高低气压中心:C为 ,
D为 。
(2)图中的风向: A地 风,
B地 风。
(3)图中的冷锋,右侧为 (气团)
左侧为 (气团)
冷锋雨区位置在(甲乙丙丁中的) 地,
暖锋雨区位置在(甲乙丙丁中的) 地。
28.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10分)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 较合理。理由是
。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
。
(3)由于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镇建钢铁厂。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修建 和公路等基础设施,这需要 条件作保证。
(4)河流I在B段主要受到流水 (外力作用)作用,在D处形成
地貌。
( 5)A城市比C城规模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
29.读全球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和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10分)
(1)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趋势是 ,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是 。
(2)设计一个联系框图以表示下列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框内填写字母代号)。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极地冰雪融化 C、海洋表面出现膨胀
D、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E、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附加题:不计入总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读图,完成1-3题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A.0°-20°N
B.0°-20°S
C.20°N -23°26′N
D.20°S -23°26′S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W.w.w.k.s.5.u.c.o.m
3 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W.w.w.k.s.5.u.c.o.m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完成4~5题。
4.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 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5.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
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醴陵二中 醴陵四中
2010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两校联考高二年级地理科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本部分4大题,共50分)
26.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读图回答(14分)
(1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呈 时针方向,图中DB线为 (晨、昏)线
(2)此图表示的时间是 月 日前后,
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图中B、C、D
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
(3)此时北极圈内出现 (极昼或极夜)
现象,湖南正值 季,盛行 风
(4)此时,D点太阳高度是 。
(5)D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E点地方时为 。
(6)这一天,B地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
(7)图中ABCDE五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27.分析北半球某地的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16分)
(1)图中的高低气压中心:C为 ,D为 。
(2)图中的风向: A地 风,B地 风。
(3)图中的冷锋,右侧为 (气团)左侧为 (气团)冷锋雨区位置在(甲乙丙丁中的) 地,暖锋雨区位置在(甲乙丙丁中的) 地。
28.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10分)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 较合理。理由是
。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
。
(3)由于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镇建钢铁厂。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修建 和公路等基础设施,这需要 条件作保证。
(4)河流I在B段主要受到流水 (外力作用)作用,在D处形成
地貌。
( 5)A城市比C城规模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
29.读全球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和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10分)
(1)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趋势是 ,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是 。
(2)设计一个联系框图以表示下列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框内填写字母代号)。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极地冰雪融化 C、海洋表面出现膨胀
D、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E、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附加题:不计入总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读图,完成1-3题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A.0°-20°N
B.0°-20°S
C.20°N -23°26′N
D.20°S -23°26′S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W.w.w.k.s.5.u.c.o.m
3 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W.w.w.k.s.5.u.c.o.m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完成4~5题。
4.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 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5.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
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B C C A A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D C C A C D A B
21 22 23 24 25
B A C C B
二.综合题:(本部分4大题,共50分)
29.每空1分共10分
(1 )上升、波动上升
(2)
附加题答案
1.C 2.A 3.D 4.D 5.B
C
A
F
D
G
E
B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