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部编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作者从海水、海底、海岛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语句优美形象,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总分或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更让西沙披上了一件美丽、富饶的彩衣,使其美轮美奂。?
二、学习目标?
1.在朗读课文中,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富饶”、?“五光十色”、“蠕动”、“威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整理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西沙群岛的资料。?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以读为主线,通过不同形式的读,结合优美课件的播放,让学生在读中想,读中品,读中悟,逐步领会句意,深入体会文章的主要脉搏。让学生在读中领略西沙的风景,在词藻间体会西沙的富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风光。今天,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领略西沙群岛的美景。?
2.瞧,在距离海南岛三百多公里的地方,有一群岛屿,像颗颗珍珠镶嵌于南海万顷碧波之上,——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板书:(西沙群岛)
二、新授?
(一)解决字词,扫清障碍。?
过渡:同学们,要想和我一起登上西沙群岛,必须会读下面的词语,你们会读吗??
出示词语,指两名同学开火车读词语。(正音)强调多音字“栖”“参”两个字的读音?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读的很好,请同学们看第一自然段,本段中哪些词语概括出了西沙群岛的什么特点?(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请同学们观看下面的内容,西沙群岛是不是真的如作者所说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呢??
(三)快速默读课文2-6自然段,思考:?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介绍了哪些景物?(学生答,教师板书:海面、海底、海岛。)?
三、精读课文,感悟美丽与富饶?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乘船来到海面,看看海水是什么样子的吧。?
(一)海水部分?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
(1)西沙群岛的海水有什么特点??
(2)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什么颜色的??
(3)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色彩??
学生答师板书: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从哪里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因为海水的颜色多,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出示(各种颜色的海水图)?
2.那么多的颜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多么美丽啊!没有哪个地方能和它相比,真是瑰丽无比?
出示句子,海水这么美,谁能读出它的美呢??指名读,齐读。?
3.我们平时看到了海水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有这么多颜色呢?你能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到答案吗??
学生答。老师出示图片,解说(海底的地形是山崖时,海水就浅,海水的颜色也就浅些;海底的地形是峡谷的话,海水就深,海水呈现的颜色也就深。)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
特殊的地形造就了西沙群岛海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使人见了顿生喜爱之情,?
过渡:欣赏完了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下面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看看海底世界都有些什么吧!?
(二)海底部分?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思考:?
(1)?西沙群岛的海底有哪些丰富的物产?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2)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画出有关语句。?
边读边用笔圈画课文都写出了哪些海底生物?(?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
学生答,师板书:珊瑚、海参、大龙虾、
?2.你们想认识它们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珊瑚图,这就是珊瑚,课文中是怎么写珊瑚的,你能找到这个句子读给大家听吗?(找得真准,句子读得真流畅。)?
指名读,(谁来挑战,说我比他读得好。)再指名读,????
?过渡:作者运用比喻,把珊瑚的样子写得多形象啊!海底有各种各样的珊瑚,请大家仔细看大屏幕,说说这些珊瑚都像什么?????
出示珊瑚图,学生用“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有的像……”句式仿说句子。?
过渡: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就连懒洋洋的海参也过来凑热闹了。你们瞧,它们来了!
指名读,解释“蠕动”。这句话写出了海参的什么特点??谁能读出海参的“多”与“懒”呢??指名读,齐读。?
4.送走了懒洋洋的海参,咦,谁来了?出示大龙虾图,课文怎么写大龙虾的??
指名读句子。课文中用说大龙虾挺威武,谁知道“威武”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看,这全身披甲的大龙虾,像不像一个身穿盔甲,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这么威武的大龙虾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别提有多神气呢!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大龙虾的威武与神气。指名读,齐读。?
小结:在海底,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和威武的大龙虾,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读这一段,注意要读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哟!课件出示第三段课文。齐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很好,我们赶紧去跟海里的鱼打个招呼吧!?
5.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
(1)西沙群岛的海里有什么样子的鱼??
(2)人们是怎样形容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多的??
(3)作者又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学生答,海里的鱼又多又美,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指名读。出示句子,指四名学生读,看着大屏幕,喜欢哪种鱼就读哪一句。再指四名同学读。这一组排比句,把鱼写得太美了,你们想见见这几种鱼吗??
出示,瞧,有一条鱼游过来了,谁来介绍一下??又有一条鱼游过来了,指名介绍……?同学们刚才的表现太棒了。?
?6.西沙群岛的海里难道只有这四种鱼吗?不是的。海里还有好多好多呢!(课件出示各种鱼的图片。)这些鱼都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课件出示成群结队游动的鱼图)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出示句子。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西沙群岛的海水里真的有一半是鱼吗??
学生答,课件出示:为什么这么说呢?(是说海里的鱼很多)。老师讲解“夸张”。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是为了强调海里的鱼多,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
(三)海岛部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
?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学生朗读)?
?从哪些词语体会到“鸟多”??
?本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四、总结全文?
读完最后一段,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同学们,下节课,让我们继续我们的快乐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