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70~71 页例 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探索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运用运算规则进行计算,形成相应的运算技能,增强规则意识和应用意识。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探索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能自觉运用运算规则进行计算,形成相应的运算技能。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回顾。
依次出示下面的两组算式,分别说说各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1)46-25+27 50÷10×6(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12×3+15 85-70÷10(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沟通。
提问:上面两组算式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相同点?
小结:算式中只含有加、减法或者只含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简单地说,就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引新。
谈话:这是我们三年级时学的知识,现在我们已经四年级了,要迎接更大的挑战。
提问:原来的两步计算,现在变成了三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说明】从复习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开始,唤起学生已有的混合运算经验,并进一步分类观察与比较,把“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者乘、除法”、“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这两种混合运算的情况从式题结构到运算顺序进行再梳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自主迁移
1.出示主题图(说明:这里对教材主题图略作修改,去掉了图中购买象棋和围棋的数量,仅呈现物品单价和需解决的问题)
(1)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什么?
(2)根据学生的讨论相机补充条件:买 3 副中国象棋和 4 副围棋。
(3)学生独立完成。
(4)汇报并说说解题思路,每一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计算的?
12×3=36(元) 15×4=60(元) 36+60=96(元)
(5)要求学生将分步式子列成综合算式。
板书:12×3+15×4
这道综合算式含有哪些运算?按照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乘后加)这个运算顺序与我们解决问题时的顺序一致吗?
指出:这道综合算式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与我们以前学的两步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根据图中的条件,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买围棋比象棋多用去多少钱?
(2)你能列综合算式并计算吗?试试看。
(3)讨论运算顺序:4×15-3×12
这道综合算式含有哪些运算?按照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乘后减),这个运算顺序与我们解决问题时的顺序一致吗?
(4)内化算法。
出示:12×3+15×4和15×4-12×3。
指出:这两个算式都可以先同时算两边的乘法,再算中间的加法或减法。
出示:80÷2+76÷4和80×2+76÷4。
观察: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说明:像这样的算式,第一步都可以同时计算两边的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教学“试一试”。
出示复习题中的 50÷10×6,并把算式变成50+50÷10×6。
提问: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启发:这回你的感觉怎么样呢?我们也来找一找它背后的故事。
出示:一个排球50元,是一个羽毛球价钱的10倍,王叔叔买了1个排球和6个羽毛球,一共要用多少元?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释上面的运算顺序,再尝试着完成计
算,然后组织交流,并出示以下三种算法,组织评价,最后教师小结。
(1)50没有移下来的;
(2)把50写到后面去的;
(3)先算50+50的。
4.归纳规则。
出示前述的三个算式:12×3+15×4,15×4-12×3,50+50÷10×6。
提问:今天学的都是不含括号的几步混合运算式题?
思考:在这样的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什么?如果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呢?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40÷6-2×17 440-200÷5×8
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然后组织反馈与交流。对于第三题,让学生具体说说做完第一步后,算式中只剩下加、减法了,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2.病题诊所。
出示“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说说每一题的计算错在哪里,再把错误的改正,并作适当小结。
3.呈现算式,明确规则。
同时出示之前遇到的所有算式,并进行分类,让学生具体说说每一类算式的运算顺序。
明确:在不含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
加、减法。
4.对比练习。
出示:
让学生分成两组,各完成其中一组题的计算,然后校对答案。
提问:观察每组中的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明确:从左边一组题,可以看出,30个25减20个25,就是10个25。
再问:后面一组题呢?
明确:84 的一半加上 40 的一半就是124的一半。
5.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谈话:你知道什么是人均居住面积吗?
要求:这道题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如果有困难,也可以先分步列式,再列综合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反馈: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强调:在计算时,要注意先观察算式,弄清运算顺序。
五、拓展延伸
谈话:用扑克牌算“24”点的游戏,同学们不陌生吧?今天,我们提高点要求,不仅要算出24,还要用综合算式来表示你的算法,行吗?
1.出示:6、4、9、9。
指名回答后,师生一起验证。
提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2.抢答。
出示以下三组数,让学生抢答,并由最后一组数的算法,引入含有小括号的算式,并提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1)3、8、3、2;
(2)6、2、8、1;
(3)8、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