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亿以内数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亿以内数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3 07: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教学读万级的数。
三、教学难点:
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四、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课前准备:
PPT课件 计数器 数位顺序表图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带领大家去我国的几个地方参观一下!请看大屏幕,你们能从图中看出这是我国的哪些地方吗?
(课件出示北京、西藏、四川、河南、新疆、黑龙江的情境图)
师: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请看!
(课件出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师:这些数你们认识吗?
生1:这些数好大呀!
生2:数字好多呀!
师:(课件出示教材3页例1情境图)请同学来读一读北京市的人口数:19612368人。
生1:一千九百六十一二千三百六十八。
生2:一九六一二千三百六十八。
生3:一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
师:这些数真大,究竟谁读得对呢?就让我们走进大数的世界,感受大数的奥妙吧!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去我国的几个省市参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大数的存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读亿以内的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温故知新。
(1)回顾学过的计数单位。
师:要想准确地认识这样的数,需要请我们的老朋友——计数器来帮忙!(出示标有个、十、百、千四个计数单位的计数器)
(每组学生手里都有一个同样的计数器,如果没有,可以用印有这样的计数器的卡片代替)
师:计数器上面的个、十、百、千表示什么?
生:表示计数单位。
师:个与十之间是什么关系?十与百、百与千呢?
生: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2)在计数器上拨出4,40,400和4000。
师:听老师口令,在计数器上拨出老师说的数。
A.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啦!(4)
B.程老师看起来像40多岁的人。(40)
C.近年来我教过的学生大约有400人。(400)
D.我们学校大约有4000名师生。(4000)
师:刚才拨的几个数一样吗?为什么用的珠子一样多,可数的大小却不同呢?
生:同样多的珠子在不同的数位上代表的数的大小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帮助学生理解位值的意义,为后面认识万级的计数单位奠定基础。
2.合作探究,整理数位顺序表。
(1)拨珠认识“万”。
师:请同学们在计数器上拨出“四万”。
(生组内尝试,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或在卡片上画一画)
师:你们的计数器上拨不出四万,是珠子不够吗?(不是)那是什么不够?(数位)怎么办呢?(生可能会说换计数器,也可能会说把两个计数器合起来)
质疑:计数器合起来就可以了吗?拼合后的计数器就能表示出四万了吗?(引导学生把两个并列摆放的左边计数器上的计数单位“个”改成“万”,在“十、百、千”的下面分别加一个“万”,再在黑板上贴出拼合成的数位顺序表,并改写上面的计数单位)
演示:从四千开始,每次拨上一千,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一千。
师:千位满10怎么办?(千位满10向万位进1,也就是“10个一千是一万”)
设计意图:将两个计数器拼合,以一种直观、形象的方式构造出了“级”的雏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级计数”奠定基础。
(2)拨珠认识“十万”。
师:现在的计数器上的数是四万,如果在万位上再拨一颗珠子是多少?
生:五万。
老师在万位上依次增加珠子,学生跟着数,数到九万停下来,让学生思考,再拨一颗是多少?要怎么拨?(生拨)
师小结:10个一万是十万。
(3)借助计数器,用同样的方法拨珠并交流,得出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师小结: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4)明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师:大家看拼合成的计数器,结合刚才的拨珠过程,你们发现了什么?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5)介绍数位。
师: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寻找拼合成的计数器上新增的四个计数单位和原来的四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构建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分级计数等一系列数学知识,为后面自主整理数位顺序表奠定基础。
(6)整理数位顺序表。
①学生自主整理数位顺序表,在学具上完成。
②探究:新增的四个数位都和什么有关?
新增的四个数位统称为万级,而原来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统称为个级。
③师生共同总结: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同一个数字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不同的。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
(7)认识“亿位”。
操作:在计数器上拨珠,引导学生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九千万时停下来。
师:如果再添加一颗珠子是多少?(1亿)现在计数器上的数位够吗?(不够)怎么办?
小结:10个一千万是一亿,需要将三个计数器合起来,那就增加了一个数级——亿级。(板书:亿级)亿级从右数的第一个计数单位就是亿,后面还有计数单位,以后我们会继续探究,这节课我们只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
⊙巩固练习
1.自我检测,反馈提升。
你知道19612368这个数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吗?(同桌互相说一说,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4页“做一做”1、2题。
3.你知道1万米有多长吗?(1万米需要绕着我们学校操场的200米跑道跑50圈)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亿以内的数。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