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2 15:4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黄巾起义
皇帝大权旁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农民揭竿起义
军阀割据
汉末军阀割据图
汉末军阀割据图
国家内部用武力占据一块地盘,不受中央政府节制
第 16 课
三国鼎立
汉灵帝
汉少帝
何进
董卓
汉献帝
汉末军阀割据图
(一)背景
1.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一)背景
汉末军阀割据图
政治优势
经济优势
2.曹操势力逐渐壮大
(一)背景
2.曹操势力逐渐壮大
政治优势
“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
曹操
“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
——《三国志·武帝纪》
“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三国志·武帝纪》
“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三国志·武帝纪》
(一)背景
2.曹操势力逐渐壮大
政治优势
“挟天子以令诸侯”
经济优势
采取屯田措施
(一)背景
汉末军阀割据图
曹操
袁绍
(二)经过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200年
曹操VS袁绍
官渡
军队不过三四万人
“精兵十万,骑万匹”
(二)经过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200年
曹操VS袁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官渡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隆中对》
(二)经过
曹操取胜有哪些原因?
(二)经过
“(曹操)迎献帝到许,借皇帝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
“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都提拔重用。”
“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
“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烧掉粮草。”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个人:任用贤才
经济:推行屯田制,发展农业
军事:采取了正确的战术
曹操取胜有哪些原因?
(三)影响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200年
曹操VS袁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官渡
(一)背景
官渡战后新闻发布会
曹将军,我拜读过您的《龟虽寿》,您曾提到“…志在千里,…壮心不已”,那么统一北方后,您有怎样的雄心壮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一)背景
孙权、刘备成为曹操统一全国的障碍
中山靖王刘胜
诸葛亮
(二)经过
荆州
赤壁
(二)经过
(二)经过
《三国演义》
《三国志》
文学作品
史学作品
诸葛亮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文学≠历史
文学作品中有真实的历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面貌。
但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会有虚构的成分。
(二)经过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孙刘胜利
赤壁
曹操失败有哪些原因?
(二)经过
曹操失败有哪些原因?
水土不服
指挥失误
不习水战
远道奔走
疾病流行
骄傲轻敌
(三)影响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孙刘胜利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赤壁
(三)影响
曹操
无力南下
刘备
巩固发展势力
开发江南地区
孙权
曹操
(一)魏国
汉献帝
曹丕
1.建立
时间:
创始人:
都城:
国号:
公元220年
洛阳
曹丕

(一)魏国
2.措施
“淮南地区建有芍陂、茹陂、七门、吴塘等堤坝。……太寿陂、郑陂,开通贾侯渠、淮阳渠和百尺渠、成国渠和临晋陂、沁水堰。”
——《中国通史》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一)魏国
3.影响
北方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北方受战乱影响,民不聊生
魏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北方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二)蜀国
1.建立
时间:
创始人:
都城:
国号:
公元221年
成都
刘备

(二)蜀国
2.措施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3.影响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三)吴国
1.建立
时间:
创始人:
都城:
国号:
公元229年
建业
孙权

(三)吴国
2.措施
3.影响
开发江东,发展造船业
发展了海外贸易,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