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建议
《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本课设计根据新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入境、想像、美读、感悟,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创设情境,走进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让大自然带领学生聆听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空间距离,让学生置身于自然之中,俨然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在情境中感知,体会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美读感悟,放飞想像。
语文应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本文没有生涩难懂的词语,文笔清新流畅,我始终以“大自然中这些声音真是太美妙了”贯穿始终,重点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思考,大胆的展开想像,(入境想像、乐器感知想像、角色体验想像)有感情地读,配乐读,自由读,分组读,师生合读,全班齐读,在读中生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感受风声的美妙,水声的有趣,动物声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
3、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课后布置学生课后在大自然找一些新发现,着意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扩大视野,增长知识。让学生在课内外的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
《大自然的声音》教材简说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文章结构严谨,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说明“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作为文章的总起。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总分的方式构段,用拟人的手法介绍风、水、动物。在第二自然段侧重对比的写法,把微风与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写得细腻、生动。第三自然段运用了顶针句式。第四自然段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充分展示声音的魅力。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美读中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
【文本解读】?
《大自然的声音》是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与自然”。本文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句话展开,从风、水、动物三个角度来分写声音的美妙。文章通过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生动描写,表现了用心体验大自然的妙趣。?
本单元的核心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把大家习以为常的声音写得丰富鲜活:通过对比“微风”和“狂风”,写出来不同的声音带给人的不同感受;用上顶针手法,把水的声音层层叠加;运用排比句式,用拟声词把不同地点的不同动物的声音形象写出。因此,在本文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真正体会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拟声词,但是针对具体语境,还不能准确地运用恰当的声音短语进行描述;更不要说用上具体的方法去描写出美妙的声音。因此,本文的教学难点定位为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用摘抄的方式积累喜欢的语句,写下自己的感受。像这样语言生动的文章,在学习表达的同时,也能通过朗读、背诵、摘抄感受文字之美。
【教学目标】
1.会写“激、击、器”等6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妙。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3.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
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导入:上节课我们和大自然成为了朋友,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齐读课题《大自然的声音》?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1)回顾一下《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出示导图)(相机板书:风 水 动物)
(2)这篇课文开头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许多美妙的声音,后面又用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三种声音。
二、创设情境,研读“风之曲”?
接下来,我们就跟着作者的脚步去参加第一场音乐会——风之曲。
自主学习:
1.自由地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我们把这一句称作这一段的中心句,也可以说是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后面的句子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写的,像这样的构段方式我们称为总分结构。?
3、我们一起再来读一下这一段的总起句,平时你听到的音乐是谁演奏出来的?(人),这里是谁?(风)作者在这里把风当做了人来写,这就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板书:拟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抓中心句,以理清文章脉络。
小组合作交流:?
风带来的音乐究竟美妙在哪里呢?(出示自学提示。)
1.风声就像奏响的手风琴一样美妙,快去画一画这个自然段中描写风声美妙的句子或词语吧!
2.小组合作交流画了哪些描写风声美妙的句子或词语。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
1.出示“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谁来读?哪里让你感到美妙?(配合音乐。)大家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想象一下,哪些树叶会唱什么样的歌曲呢?(指名说。)当他翻动树叶——(指名说。)
2.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声音。这里有几个不一样?看到这几个不一样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3.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情趣呀,大自然还想让我们聆听微风和狂风的演奏呢?(听微风和狂风的声音)??
4.体会微风和狂风有什么特点并进行朗读指导。?
你通过哪些词语感受到美妙?(指名说。)观察得真仔细,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我们来看这个句子很有意思,他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用了“对比”的写法。(板书对比并将部分关键词变红。)
5、(出示课后短语。)读一读这三个短语,说说你在哪里听到过。(播放视频和声音)大自然也奏起了这样的声音,听——这就是(手指大屏。)把它的轻柔读出来。(指导朗读。)阅读的时候就可以用这样联系生活经验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现在带着理解和同桌对比着读一读。(同桌对比读。)
【设计意图】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学生通过咬文嚼字、品词酌句、反复诵读,在情境中阅读,在阅读中感知,在感知中升华。
想象画面背:
1、这个自然段对风的描写仿佛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幅画面,我们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样能帮助我们很快记住文章的内容,我们称这种记忆方法为“情境法”。请同学们利用这种方法,试着背诵一下。?
2、看看在老师的提示下,你能不能在括号里填上词语呢?填上这些重点关键词语,是不是差不多就记住了这个自然段了呢?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重点除了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还要积累喜欢的语句,即背诵课文,本文要求背诵二、三自然段,背诵对于刚上三年的学生来说是难点,既要避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要达到良好的背诵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尽量在课堂中完成这项学习任务,所以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非常重要。
总结学法?
刚才我们在感受风的美妙这一个自然段时我们是怎样做的呢?那你能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三自然段并完成自学单吗???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运用、提炼总结,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感悟水之歌,迁移类推
1.出示自学提示和小组合作提示,指生读。?
2.学生按照学习步骤自学、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3.组织汇报:从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中,我看到了你们的认真,相信此时大家都已经收获满满了。老师准备为你们今天的小组合作学习录好视频,发到班级微信群。你们准备好了吗?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同桌合作读)?
4.查看微信群内什么情况?(家长们都在为我们点赞呢)
5.家长们的鼓励就是我们学习的动力。同学们,老师要提高合作要求,加大难度了。?
6.出示合作要求:同桌合作完成思维导图。
7.借助思维导读背诵第3自然段。?
(展示导图)第三自然段也要求背诵,我们将思维导图理清了,背诵它,我们就容易多了。借助导图,试着用2分钟将第三自然段背会。(指名背、齐背)?
8.朗读第4自然段。
聆听了水之乐,让我们走进动物之歌,感受动物们的快乐吧。(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这样迁移类推学习方法,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使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并养成了举一反三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总结写法,迁移运用?
1.同学们,作者以“美妙”为线索,用细腻的笔触、巧妙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大自然的声音美。现在,让我们一起合作读背课文吧。(师生合作读背课文)?
2.写法收获。?
同学们,刚才老师读的句子和你们读背的句子有什么关系呢? 2-4自然段分别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我们把这样的第一句话叫做总述句,后面的句子,都围绕着这句话,描写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我们称作分述句。(总分构段)这样写法可以让我们的文章读起来更加优美传神。?
3.大自然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如果我们现在走进大自然中去,还会听到什么美妙的声音呢?老师把大自然的声音带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一起去聆听吧。(视频)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声音,仿佛一支支等待演奏的乐曲,凑在一起就构成了大自然的交响乐。?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选择一种你们听到的“美妙的声音” “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个音乐厅……”用总分的构段方式,试着写几句话。?
5.学生练笔。
6.展示评价?
四、拓展阅读?总结全文?
1.阅读《沙湖》你有什么发现呢??
2.音乐会欣赏就要结束了!大自然因为和谐生生不息,只要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21大自然的声音?
风
美妙 水? 总分构段
动物?
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字及相关的词语,认识7个字,掌握多音字“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朗读课文,背诵第2至3段。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3.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注意读准“柔、敲、奏”这三个字以及多音字“呢”的字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美妙的声音,说说你有些什么新的发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风声、雨声、动物声音的音频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好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今天,他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齐读课题)
2.不过,大自然说,要去参加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出示词卡)。认识他们吗?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3.开火车读词语:小火车开起来,带上这群小伙伴,跟着大自然快乐出发吧。
二、入境想象,美读感悟。
1.师:小火车开得真快呀,我们顺利到站了。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看看有哪些音乐家和歌手参加了这场音乐会?(生默读、思考,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记号。)
2.师:有谁参加了音乐会?你们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说出“风、水、动物”的声音,教师相机板书)
☆关于风的声音(大胆想象,美读悟妙)
(1)师:那让我们先去听听风之曲吧!“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你们听……
(2)播放手风琴变奏曲,教师根据节奏的变换范读相关句子,让学生在音乐的变换中体会微风和狂风带给人不同感受的对比。
(3)出示相关句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4)指名美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时注意微风的轻柔读得轻、缓,狂风的雄伟读得急、猛,感受风声的美妙)再指名2~3人有感情朗读。
(5)读得真好,让我们聆听了音乐会的风之曲。
(6)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微风”部分,男生读“狂风”部分),教师适时用手势划出朗读的节奏和声音的高低起伏。
(7)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正因为这样,所以,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
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8)教师小结:风儿真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呀!既会演奏舒缓的小夜曲,又能合奏出雄浑的交响曲,让我们发现大自然的风声原来如此美妙。
☆关于水的声音(直观感知,美读悟趣)
过渡:还有谁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在书上找一找,自己读一读。
(1)指名生回答,为什么这样说呢?出示相关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丁丁冬冬……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①“滴滴答答……丁丁冬冬……”声音多好听啊!连水也能演奏,真是趣事,像这些描写事物声音的词,它有个名字叫“象声词”。想像一下,小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还会发出什么声音?你能不能也说几个?(淅淅沥沥、叮叮当当、悉悉索索……)
②这些词描绘得真像,我们一起来听听真正打击乐器的演奏吧!(播放打击乐)
真精彩!其实把同学们说的这些词语补充到课文中来,小雨滴这敲敲打打的音乐会,也能演奏得生动有趣热闹非凡啊!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读好“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不同音效。)
(2).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唱歌呢!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什么样的歌?
出示相关句子: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①名学生读。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水之乐曲的美妙。
②小溪→河流→大海的声像画面,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体会、理解“汇聚”、“波涛澎湃”。(体会不同水声的特点。)
③出示填空:当小雨滴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河流,大海。从,唱到。指名学生填空。
④师生小组合作朗读。1组读小溪,2组读河流,3.4组词大海,老师读最后一句话。(从体会“淙淙、潺潺、汹涌澎湃”感受水声变化的美妙。)
(3)小雨滴又会演奏,又会唱歌,可真了不起!让咱们一起随着小雨滴的伴奏一起唱歌吧!(全班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这个自然段吗?喜欢就试着背一背吧!
(5)学生试背——指名当堂背诵——想背的一起背。
☆关于动物的声音(角色体验,美读悟乐)
(1)教师导语:听到了风之曲水之歌,动物们也不甘示弱,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
(2)谁想当这些小动物,来演一演。学生模仿出相应动物的叫声。大自然中,还会有哪些动物的叫声。看谁敢挑战难关,说说像课文中这样的词,学着叫一叫。
(3)情境互动。师:小鸟(小虫、蝈蝈),你在唱什么呀?出示句子“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教师范读句子。真是太快乐了,你们自己也读读吧。
(4)指名读,同座轮读,小组赛读。
(5)看来,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歌声,快乐无处不在。全班一起齐读第4自然段。
三、回归全文,积累语言。
大自然的声音太美妙了,【板书:太美妙】真可谓“人间天籁”。这样吧,让我们全身心地走进大自然,静心聆听这场天籁之声的音乐会。全班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
四、自主记、写生字。
好了,欣赏了精彩的音乐会,我们也该返程了。大自然说同学们还想再来参加音乐会,只要敲敲大自然的门,他就会带我们去了。
1.学生齐读13个生字(出示“演、器、滴、敲”)
2.怎样记住这13个生字伙伴的样子呢?自由地和同桌说一说,记一记吧。
3.你记住哪个字就说哪个字?(学生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4.指导书写“敲”字。
5.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想象拓展,课外延伸。
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把你有趣的发现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风
水 美妙
动物
(共49张PPT)
竖起耳朵听一听,看你能听出哪几种声音?
新课导入
21 大自然的声音
会认“妙、奏、呢”等8个生字,会写“妙、演、奏”等13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本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并懂得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教学目标
演奏
打击乐器
呢喃细语
美妙
雄伟
汇聚
波澜壮阔
潺潺
叽叽喳喳
汹涌澎湃
复习字词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 ,其中详细介绍了 、 和 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
风
水
动物
整体感知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总起句
你能在文中找一个句子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自主阅读
课文描绘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小组合作,交流喜欢的句子。
小组合作: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拟人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对偶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让我们听一听,微风是什么样的呢?
当狂风吹起,整座城市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让我们听一听,狂风又是什么样的呢?
风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音乐家
微风轻拂
狂风吹起
大自然的温柔
大自然的威严
轻轻柔柔
呢喃细语
激动、雄伟
充满力量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拟人
象声词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潺潺
淙淙
哗哗
汩汩
咕咕噜噜
淅淅沥沥
咚咚
唰啦啦
水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让句子更连贯,朗朗上口。
顶针
水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音乐家
小雨滴
小溪
汇聚
淙淙
河流
潺潺
大海
哗哗
汹涌澎湃
轻快的山中小曲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比喻
象声词
叽叽喳喳
唧哩哩
呼呼啦啦
喵咪咪
咕噜噜
动物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
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
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
排比
动物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歌手
公园里
唱什么
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树下
水塘边
叽叽喳喳的鸟叫
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
青蛙的歌唱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总
分
填一填,再说一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那些声音。
读读课文中描写声音的短语,说说你在哪里听到做这样的声音。
示例:妈妈说话是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黄河大合唱》是一首雄伟的乐曲;战士们齐唱军歌是充满力量的声音;学校组织的音乐会非常热闹;小溪流水的声音是一支轻快的山中小曲;台风来临,波浪翻滚奏起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 雄伟的乐曲 充满力量的声音
热闹的音乐会 轻快的山中小曲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小组合作探究
瀑布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进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到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吹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叶圣陶
积累拓展
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示例:火车也是一个音乐家,到站的时候那“噔噔噔”的声音,就像是久别故乡的游子回家时的欢呼,一遍又一遍地宣告自己的归来;离站时那“呜呜呜”的音调,又像是不舍离去的孩子在低泣,轻轻诉说着自己的眷念;旅途中“况且况且”的响声,多么像坚定前行的战士们的脚步声,带着希望,带着激情……
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背诵第2-3自然段。
本文先总写大自然的声音美妙,然后分写了风声、水声和动物声。风声先写了风吹树叶的声音,然后分微风和狂风来描述;水声先写了雨声,然后按小溪-河流-大海的顺序写;动物声主要写了鸟叫和虫鸣。这样延伸记忆会更容易哦!
课后练习